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的主题选择与实施策略

2017-02-16翁建红

名师在线 2017年3期
关键词:读本名家深度

翁建红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江苏常熟 215500)

高中语文阅读的主题选择与实施策略

翁建红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江苏常熟 215500)

现在高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体悟,所以阅读也越来越凸显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高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就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开路者和引航者。高中三年一盘棋,高一阶段应注重主题阅读;高二阶段要注重议论素材的深度解读;高三阶段需注重阅读与作文充分挂钩。

主题;阅读;素养

引 言

高考语文卷一出来,很多老师都感叹说平时上课白上了,教的都没考到,考到的都没教!甚至有老师说不用上课了,给学生自己看三年书得了!的确,现在高考语文死知识和套路越来越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都说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体悟,所以阅读也越来越凸显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书山有路,虽可以勤为径,但如果让学生在三年本就紧张的时间中勤奋盲目地读书,显然是不科学的。我想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就应该是学生阅读的开路者和引航者!

一、高一阶段:自主编写阅读材料,注重主题阅读

这一阶段,学生刚进入高中,相比较初中的语文学习,更加灵活。所以我们思考的是要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让学生喜欢读?怎样读出效率,这样能让学生更有阅读兴趣和信心!我关注过读本和订的阅读材料,发现里面有很多好文章,学生拿来读都很好,但这些大家手笔如何能更有效地带给学生实质功效,我觉得同样值得思考。

翻开教科书和必修读本,我们会发现,在教材的编排上,编者是以主题来分类的,读本的很多文本是教材主题的补充和延伸,譬如教材的第一单元叫“向青春举杯”,而读本有两个单元分别是“青春颂”和“献给成长”,它们的视角基本是一致的。这就给了我启示,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写作的附带效应。而在记叙文写作中,主题是学生首先要确定的方向,所以我还是决定以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和阅读指导。

具体的操作是:首先,精讲课文,精选读本,给学生强化主题意识。譬如,必修一教科书的第三个专题是“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的主题是家、故乡对于人精神世界的意义,课本选入了五篇散文,除了考试指定篇目外,我觉得其他文章也有必要精讲。譬如《今生今世的证据》,我曾经在课堂里问学生:“你成长的证据是什么?”当时他们说了很多东西,有一次一个学生就在作文里提到了墙壁上爸爸给他画的身高线,我觉得这就是课文带来的启示。而在必修一读本中,“何以为家”“永远的记忆”“故乡诗情”这些都是诠释这个主题的,但里面的文章很多纯属欣赏性质,我觉得对写作的作用不大,这就有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老师指定一些篇目让学生阅读。

其次,按主题自主编写阅读材料,与学生作文相勾连,缩小与名家名作的心理距离。除了读本的阅读文本外,我们备课组大多数阅读材料为自己编写,按照书中的主题来给学生整合材料。譬如教科书第一个专题是“向青春举杯”,于是我就以“我想慢慢长大”为主题给学生选了很多名家书写他们自己青春的文章,来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

但是名家的文章,在高中生眼里总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学生一拿到往往就有“我学不像”的心理暗示,所以读他们的文章往往就是“过一遍”。所以我在阅读材料的后面,往往会加几篇曾经教过的学生此主题的优秀作文,而他们中有一部分的素材,正是来源于上面的“名家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缩小与文本的心理差距,告诉自己“哦,原来可以这样为我所用”。接着,在记叙文写作中,根据主题,我给了他们七个立意方向,分别是成长、社会、自然、历史文化、亲人、生活态度、作家主人公,这就让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有了思考的方向。

二、高二阶段:编写作家专题材料,盘活语文课堂

经过高一阶段的持续阅读,学生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到了高二,在记叙文方面,我们着重编写以作家为专题的阅读材料,譬如琦君、王安忆、季羡林等。因为不同的作家有着自己固有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家;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每个作家的不同文风下有所借鉴学习。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一般一份阅读材料安排一位作家的三篇文章,要求在摘抄本上写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并且在下面写作者选择的材料以及摘录可以借鉴的语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积累些素材。最后是挑选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书笔记,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除此之外,进入高二,学生开始接触议论文。在议论文教学上我们主要解决结构框架的问题,而在阅读上,我们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深度的议论性文本,譬如来自一些公众号上的深度文。记得有一篇文章学生印象很深,题目很博眼球,叫《容忍傻逼是不道德的》。其实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现在社会缺乏理性思考,盲从,认真的愚蠢!就像作者所说的,可怕的不是指鹿为马的人,而是那些明知是鹿还说是马的人!这些视角是可以和现实充分勾连的。同时我们还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一定社会人生思考性的书籍,譬如王开岭的《古典之殇》、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这些推荐的文章和书主要给学生一些思维上的启示,从而为高三议论文的升格来蓄势!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也应该做另外一些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尝试:首先,暑假前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并且选一到两本自己喜欢的;其次,构建班级图书馆,让学生把自己读过认为好的书带到学校,利用双休日在校时间阅读,最后,每节语文课上推荐好书,让学生脱稿向全班推荐一本他喜欢的书或者里面喜欢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高三阶段:讲究实效,阅读与作文充分挂钩

1.向名家散文借素材

在记叙文写作上,我们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素材的缺乏,立意深度的欠缺,所以进入高三,我们每周准备两篇便于模仿的名家散文,分别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思维迁移这五个角度进行积累,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现代文阅读文本。通过学生的积累,教师的讲评,让名家散文迁移到作文之中,真正做到阅读与写作的勾连。

2.议论类材料的深度阅读

议论文写作中,最重要并且最缺乏的还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很难对某个话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深度文的阅读、社会现象的剖析,能够让学生择其优,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作文中。我们专门搜集社会热点素材并编写材料,譬如“地铁里蹲着的女孩是否没有教养”“18岁史学奇才自杀”“小学生给妈妈捶背,妈妈一直看手机”等,这些材料的编写主要是从事件中提炼话题,再辅以名家就这话题的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从而让学生知道这样的话题可以怎样来写。例如关于小学生那篇文章,我们提炼出来的话题是童心,我们就引入了王开岭的《向儿童学习》、白岩松的《做一些无用的事》。

议论文论据的积累和深度解读也是重点,我们主要引导学生论据深度化和陌生化,譬如我们编写了以梵·高为主要人物的材料,里面引入了冯骥才的《最后的梵·高》等文章,还编写了“西方的哲学家”,里面有对尼采、康德等的解读。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一方面学生积累了一些论据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多方面对人物进行全面解读,从而避免在作文中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局面。

语文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有立足阅读、强化思考、勾连写作,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方能内化以抗不断变化的题型。

[1]张后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翁建红,1984年生,女,江苏常熟人。现任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常熟市教学能手,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读本名家深度
名家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名家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