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2017-02-15孟令权
孟令权
[摘要]创新能力是当今全球“比拼”的焦点,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构建适时、科学和高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尤为关键。本文对当前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氛围营造、机构搭建、平台建设、政策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人才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79-0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科技创新已逐步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参与并赢得全球竞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
培养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校应积极地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认真分析当前的情势及存在的问题,加快研究和制定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舆论宣传策略、组织管理方案、保障激励措施等,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和活动体系,切实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搭建和科技创新型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政策保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服务和实现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一、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均已开展了各级各类的科技创新活动,普及性相对较高,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大学生较为关注的方向。活动普遍以省市级各类竞赛为依托,以校级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立项等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活动及人才培养。从工作开展目标上看,各高校参与各级各类国家和省级竞赛的热情较为高涨,例如“挑战杯”、国家级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智能车比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着重关注相关比赛的获奖情况;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以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企业家或名人的励志报告会、技术理论培训和社会信息调研等为主,强调活动数量,偏重于活动的示范性和适度的普惠性;从活动具体开展的手段上看,主要以科技立项和定向资助为主开展相关科技创新活动,主体资源着重支持校级规模且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科技创新类社团的项目,自发性小型科技创新类社团和院级相关活动以“自营”或学院支持为主;从活动效果上来看,大学生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的了解,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内也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学生有意愿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而积极尝试和参与。
总体来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随着高校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认识的不断增强,相关组织机构建设、配套支持政策、活动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完善,校园已经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广泛性也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一部分学生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推动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非常突显的作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但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在氛围营造、组织管理、活动设计、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宣传不足,影响有限
高校在积极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忽略了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活动开展前期宣传形式单一化,新技术网络媒体途径利用的不够充分,未能将传统宣传手段和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形成立体式的宣传体系;宣传内容过于宏观,未能从大学生现实理解和实际需要出发,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共鸣”,使大学生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透彻。以上问题导致学生一方面存在轻视心理,认为学業为先、成绩为先,不愿意抽出时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或即使参与也仅仅把科技创新活动定位于兴趣和业余爱好,缺乏对于持续、系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和积极性,忽视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自身发展重要的实现和长远利益;另一方存在“畏惧”心理,由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未知懵懂”,缺乏深入参与的自信,浅尝辄止。
(二)组织松散,缺乏指导
当前高校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层出不穷,活动以小规模、无规划、重复性的情况占比较多,有关专业各自“占山为王”,均突出自身专业特色但无法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和活动资源的整合,缺少学校层面的科学组织和统筹管理,导致活动大多以富有激情开始,以小有成就收尾,未有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搭建的本质是为构建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系统性的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而服务的。同时,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相关工作的教师在参与的人数和时间不足,指导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无法实现活动组织的初衷,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无法保障。
(三)形式单一,难于吸引
大学生已不再满足简单的活动参与和体验,需要更深层次的参与感和“变现”意识。某些科技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千篇一律,过于追求规模化和普适性,有些“官方”的活动更是为了完成评比和任务而被动“创新”,过于追求投入产出的效益比,活动水平和质量不高,忽略活动内涵和参与者的现实需求,极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和广度。而更多形式和内容符合学生诉求的“草根”科技创新活动却因为缺少深度挖掘和培育,缺乏品牌认可度造成发展缓慢,影响力和参与度难于提升。
(四)政策不足,持续乏力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仅依靠兴趣和热情是无法持续和深入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足严重制约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资源配置要求较高,尤其是硬件设施和资金的投入要求更为严苛,原有活动场地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不能充分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另外,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缺少政策层面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学生和教师难于长时间和深层次地投入精力。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的思路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存在的问题,经过仔细分析和深入调研,拟从氛围营造、机构搭建、平台建设、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促进工作开展的思路。
(一)氛围营造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要营造积极的、广泛的、有效的舆论引导和思想引导,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和渠道,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宣传板、公告栏、横幅等传统有效的宣传阵地,也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QQ、校园网、APP等新技术媒体手段,形成立体式、多形式的宣传渠道,实现影响力的全覆盖;其次要通过邀请知名学者、著名专家、优秀教师、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毕业校友等举办各类型报告、讲座、网络刚开课等形式,用杰出人物的社会成就鼓舞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用成功校友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成功的真实感和现实性,从而在高校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氛围。
(二)机构搭建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统筹使用。学校需要由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专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包括设计开发部门、运行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具体负责例如,竞赛设计组织、项目开发管理、场地统筹协调、成绩考核认定、师资培训指导等工作,设置各相关学院二级机构,直接负责实施以及运行反馈等工作,实现纵向管理的“动作”一致性以及横向发展的灵活性。
(三)平台建设
构建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才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活动平台的设计和组织上要兼顾普及性、科研性和实践性。一是要做到既能为专业特色服务又能为相关专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普适的活动供给,力求活动层次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规模性活动应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民间”活动偏向参与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二是要既能满足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又能提供相对普及且较为深入的科技创新的研发项目平台,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在满足学生“应激性”热情参与的同时,通过合理设计,以提供科研项目选择和自建科研团队等形式,完全满足学生进一步深入参与科技创新研发的需要,实现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研发—提升”的全产业链过程;三是既能满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普遍的参与热情又能给学生展现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施展的舞台。通过参与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和深入开展。通过组织校、院等各个层级具有品牌相应的大赛,支持学院及学生自发组织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各类竞赛,构建互为补充、横纵联合的完整科技创新活动参竞赛体系,不断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四)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人才培养工程,尤其在科技经费统筹、场地设施维护、政策激励保障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都是确保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核心。首先,通过制定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项预算、积极开发多类型的校企联合的资助项目、接受以个人或团体捐助的专项项目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多样化申报选择;鼓励和扶持各二级单位或机构设置自有的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和奖励办法,满足专业特色科技活动的集中深入开展;其次,学校组建的专项部门要对全校科技创新活动场地进行统筹协调使用,打破学院、专业界限,通过全面开放、预约使用、基金资助有偿使用等方式,实现实验室、科技活动基地,硬件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企业及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等的优化使用;最后,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仅要给予项目资助,还要有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奖励办法,不仅仅要给予荣誉奖励,还要在学分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激励性的考核指标,通过在各个环节实施阶段性奖励制度,逐步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潜能,使科技创新进入活动有吸引、参与有热情、付出有保障、最终有成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需要。高校应着力构建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切实满足学生现实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立完善持久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制定科学的激勵政策,实现活动活动平台和形式的多样化,项目激励和扶持的多元化,为实现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广君.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J].高教学刊,2015(11).
[2]丁英平,胡新颜,张登超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3]詹木生.略论大学生科技社团规范化建[J].未来与发展,2014(07).
[4]刘爱东.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何静.人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M].上海:同济人学出版社会,2011.
[6]杨安.创业管理:人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