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TPP劳工条款对中国影响

2017-02-15豆娜娜

现代交际 2016年20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工会

豆娜娜

[摘要]TPP协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区域主义的最新产物,由于其针对的是亚太地区,不可避免会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权一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的难点,而TPP劳工条款中更能体现出对劳工人权的维护。在今后的全球贸易中,如果想占据主动地位,中国就必须对现存的劳工环境进行改善。本文从工会、出口贸易两个方面入手,讨论TPP劳工条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及中国应该怎样应对,以寻求在未来的全球经济贸易往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TPP劳工条款 工会 出口贸易 劳工保护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54-02

一、新区域主义及理论背景

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是有别于冷战背景下“区域主义”实践的一种解决利益区域冲突的新思潮和新理论。传统区域主义的理论是建立在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立历史现实基础之上的,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可以说是这一时代下的产物,它的发展更多是基于国家的地理空间和政治安全考虑因素。

而新区域主义则是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产生的,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交往密切。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发展环境饱和,产业结构同质化,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郑先武教授总结的新区域主义有5个特征:一是综合性;二是区域间性;三是开放性;四是主体化;五是趋同化。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下文简称TPP协定)可以说是全球新区域主义发展的典型代表,完全符合新区域主义的特征。

TPP协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贸易协定市场准入原则、原产地原则、海关管理和贸易便利化等,还包括电信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标准等新加入的内容,体现了它的综合性。同时根据TPP成员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北美洲2个国家,拉丁美洲3个国家,大洋洲2个国家,东南亚有5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分属在不同的大洲,TPP协定显而易见不是基于地理空间而订立的自由贸易协议,体现了它的区域间性。TPP协定中规定了,通过谈判方式可以接纳其他成员国的加入申请,对世界上各个愿意加入协议的国家持开放欢迎的态度,体现了它的开放性。TPP协定成员国签订协议之后,就必须遵守规章章程,不同于以往的自由贸易协定,TPP协定中的条约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且规定了违反规章后的贸易制裁惩罚手段,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的。同时TPP协定也具有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的趋同性,这样它在世界经济中可发挥的空间就会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新区域主义视角来分析TPP协定中的劳工条款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应该怎样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亚太区域一体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一) TPP协定发展状况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P),即“P4协定”,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国发起,并在2006年5月28日生效。由于WTO下的长达10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并没有取得效果,美国开始寄希望于其他贸易协定以期能打破僵局。故在2008年高调宣布加入,并在2009年正式加入把TPSP扩大至TPP谈判,成员国也由最初的4个国家变成12个国家,于2015年10月宣布完成谈判并达成了基本协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今年4月12日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出,TPP协议中的12个成员国国内GDP高达273877亿美元,占全世界经济总量(731710亿美元)的37%。而在郑为济的一篇文章中也可以找到更多具体的数据,“贸易额占全球的1/3,进口总额占全球的27%,出口额占全球的24%,同时拥有7.9亿人口。”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一个事实,即TPP协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涉及范围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建成之后是世界上经济吞吐量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TPP协定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施加经济影响的主要手段,它打破了进行十多年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亚洲各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TPP的目标是制定“里程碑式的、21世纪的贸易协议,为全球贸易确定新标准”,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今后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全球贸易。由于TPP成员国中的绝大多数是中国的贸易伙伴,而中国现今并没有加入TPP,这样的话就一定会对今后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国内的产业结构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试图从TPP协定中的劳工条款入手,分析TPP将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中国应该怎样面对。

(二)TPP谈判中的劳工标准

关于劳工保护方面,作为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当时就宣称“将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劳工和环境标准成为该项贸易协定的核心,并像已经制定的那些标准一样严格执行。”TPP协定是史上对劳工最强保护法律的贸易协定,它要求所有的TPP缔约国都采取和维护保护劳工的法律和实践,并承认所有国际劳工组织承认的劳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已经存在的贸易协定相比,TPP协定中不仅增添了劳工保护条款,并对成员各国拥有法律约束力,而且还规范了具体的标准:一是禁止使用童工和强迫劳动;二是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三是禁止雇佣歧视,包括性別歧视;四是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五是职业安全和健康条件;六是侵犯劳工权利后的贸易制裁规定。TPP协定是谈判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份标准高、目标高全面且平衡的协议,致力于建立全球贸易的新规则,以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和区域一体化带动全球化。而TPP协定中所设立的劳工保护标准,也是一个高标准全面的条款。不管是地理位置因素还是历史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亚太地区,离不开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TPP作为制定未来亚太地区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协定,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TPP劳工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工会发展

劳工条款中的核心就是给予工人组织工会的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这样可以让工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至于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出现投诉无门情况。另外规定要建立一个“劳工对话机制”,在工会的帮助下使雇佣双方在发生劳资纠纷时可以进行更好的协调,减少解决的时间和成本。

由于社会制度原因,中国并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设立一整套完备的工会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劳工在雇佣关系中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在完善的工会制度下,当劳工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找到工会维护权益;劳工雇佣方也不敢随意地解雇劳工,解雇之后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劳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参与工会组织的游行集会,调节行业薪资待遇等等。

表1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来的,无论是我国工会组织的数量还是参与工会的人数都在逐年上升。但对比整个经济活动人口来说,能参与到工会中的劳工比例还是偏低,到2014年也只有36%左右,这就意味着在劳工市场中74%的人是享受不到工会保障的权益的。这剩余的74%的劳工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私营民营企业,工作环境和条件本身具有脆弱性,且得不到工会的权益保障,在农民工这个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他们受到侵害时经常是投诉无门,或是由于势单力薄不受重视,或是由于文化水平过低没有维权意识,或是由于维权成本太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默默承受。对外交往方面,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下,大量的企业进行了海外投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了解外国的工会制度,在海外投资收购企业中,往往会与原企业员工之间出现纠纷,比如说员工福利以及辞退补偿方面等,不利于企业在海外的长期发展。

无论是对内经济发展保护劳工权益的需求,还是对外经济区域一体化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要求,都进一步要求中国工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总而言之,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劳工组织并且签订了相关的劳工协议,在TPP这个新形势下,更是刻不容缓。首先,要改革工会组织形式,现在国内的工会都不具备完整的独立性,无法完全代表劳工的权益,有的时候更是企业压榨劳工的代言人。其次,要建立更为广泛的工会组织,尤其是在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再次,认真了解外国的工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吸取经验完善国内工会,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海外投资中的矛盾冲突和成本,使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在海外发展。

(二)出口贸易

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中国和区域内的很多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的表2可以看出,我国对TPP协定12个成员国的出口额连续5年保持在占出口总额的36%左右,对新兴市场尤其是文莱和越南更是成倍的增长。根据TPP劳工条款规定,成员国之间要建立一个劳动问题合作机制,包括邀请利益攸关方参与,以确定合作和参与领域,并酌情且在共同一致的情况下发起合作行动。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对外贸易中麻烦的跨国劳工问题,各个国家会更倾向于选择成员国内部交易,最终会形成对中国的贸易歧视和贸易转移效应。而中国对外贸易中往往占主导优势的就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如服装等,都将会面临越南、马来西亚等TPP缔约国的有力挑战。同时劳工条款中也规定了如果违反了相关规定,严重的会进行贸易制裁。

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最紧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和TPP成员国同质竞争的产业。在出口贸易中要增加科技和创新的比重,比如说中国高铁技术的输出。其次,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劳工问题,要根据具体不同国家的标准和实际情况分别解决,不能统一适应国内的标准,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最后,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结合国家实行的“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开拓非洲、拉美、中东和东欧的市场,分散TPP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四、总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在加快,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以说是新区域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有可能成为今后全球贸易的新准则。中国虽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没有加入,但是协定中的许多条款都具有借鉴意义,不仅是为适应今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更是我国国内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劳工条款更能体现出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更能保障劳资关系和经济环境的稳定。不管是为了国内劳工的权益,还是为了今后在加入TPP协定中占主动地位,中国的劳工环境都必须改善,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TPP相关条款翻译可参考美国贸易代表委员会网站.网址:http://www.ustr.gov/.

[2]刘中伟,沈家文,宋颖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3]郑为济.TPP框架下劳工标准问题探析[J].法制博览,

2015(03).

[4]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2007

(09).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工会
工会是什么公司
工会“共享梦”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