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节奏训练方法 丰富学生音乐感知

2017-02-15陆蓓蓓

名师在线 2017年7期
关键词:声部节奏音乐

陆蓓蓓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江苏南通 226100)

引 言

音符、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三大主要元素,而节奏则是音乐的第一要素,被视作音乐的生命与灵魂。对于刚刚正式接触音乐训练的初中生来说,拥有良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专业知识素养与教学经验,正确指导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划分歌词节奏,获得初步感悟

浏览音乐教材可以发现,每首歌曲的歌词都被有节奏地划分开来,这体现了演唱歌曲时把握音乐节奏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有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再教授歌唱方法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歌词节奏掌握不够准确,甚至出现误区。所以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获得初步的感悟。

如教学《七子之歌——澳门》,在歌唱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歌词抄录下来,合上课本,先凭借自己对歌词的理解,为歌词划分节奏。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有效地检验出学生的节奏功底。而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对照着看一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在教唱环节,让学生重点注意划节奏划分错误的地方,跟随教师的正确示范,进行反复练习。如果不看教材,学生对节奏把握非常容易出错。在朗读过后,再带领学生随着节奏反复跟唱。教师要留意学生的跟唱口型,看看有没有对不上的地方,如果发现要及时指正,使学生把正确的节奏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

运用歌词节奏划分法,不但进行了节奏的练习,也提升了学生对歌词的初步感知能力。在学生朗读节奏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运用打拍子或者手势指挥的方法让学生由慢到快,读出每段节奏要求的标准速度,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运用体态律动,突破教学传统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玆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尔克罗玆通过对音乐、戏剧、舞蹈等多重艺术领悟的经验,得出了这种创新式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方式。

在教学《唱脸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提前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与歌曲配套的舞蹈动作,在课下自主练习。课堂上,要求学生毛遂自荐,主动走上讲台为大家展现自己的练习成果。无论学生的舞蹈动作标准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肯定学生的勇气。再指出学生的表现存在的欠缺之处,鼓励学生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可以体现出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既使学生分辨了一些基本节奏,又锻炼了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学习效率显著。除了网上练习舞蹈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自主编写一套动作。比如歌词“简直OK顶呱呱”,有的学生会想到用“OK”的手势来表示,有的学生则喜欢伸出“大拇指”来突出赞赏之意。而“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由于不同的学生对李天王、魔鬼、猴王、妖怪、精灵等形象理解特质的差异性,所以脑海中幻想出的动作也大相径庭。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应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舞蹈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歌词、音乐节奏的把握更加深刻。

三、艺术实践锻炼,丰富节奏体验

“多声部分的听觉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能力应该尽早培养。”这是柯达伊的观点。节奏在音乐众多要素中是最重要的,也恰恰是最容易被学生感知的。并且多声部的听觉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也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艺术实践来丰富学生对节奏的体验。

如教学《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首歌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所作的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该曲是18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最早为弦乐合奏,后来被改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其中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在教学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感知对比节奏和节拍的方法,将全体学生按照男女分为两大组,分别采用LA和BENG模唱下面两条旋律。在歌唱准确之后,再让两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按照节奏节拍进行合唱,这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多声部演唱的技能。也可以找学生回答“你认为男女演唱的效果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可以得出:女生的声音比较尖细,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男生演唱的激情比女生要高;女生唱的效果比男生要动听。

通过多声部的节奏体验,可以带给学生多层次的音乐感受。选择男女分开唱后再进行合唱,可以为多声部的合唱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协调能力、对节奏的敏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这些对多声部和声意识的建立将产生直接影响。学生都很享受这种特别的学习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多声部演唱的技能。

四、多样形式指挥,体现引导价值

在指挥时,教师要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实现音乐的节奏感。当然,除却教师指挥外,也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指挥经验。如果有学生音乐基础比较好,可以选他们去领导一个小组,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和点评,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指挥与合唱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曲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演唱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侧重于选择一些曲调、歌词内容积极向上的、富有时代精神、能够反映新中国青少年精神面貌的优秀曲目。作品的难度要适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大海啊!故乡》就是一首不错的合唱歌曲。指挥并不是只会数拍子就够了,正式的指挥要求在指挥棒上有特别的训练。要学会跟随节奏做出敏锐的指挥,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这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动作要求。指挥者对音乐要富有激情,对声音的融合应贴切。耳朵要非常灵活,对合唱中的不谐音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来。站立姿势上,两脚自然地站立,大约跟肩部同宽,一脚稍微向前小半步,挺胸,直腰。这不仅可以体现出身体积极向上的美感,还便于调整身体的重心。不可以立正或八字的站法,那样会导致站立的姿势过于紧张而不灵活。在指挥时,两手挥动的方向可以上下,也可以左右,但手臂在向下挥动时不应过于用力,而是保持松弛的状态自然下落。面部表情要根据歌曲所赋予的情感做出相应的变化,眼神要擅长与学生交流,形成协调、统一的节奏。在指导学生练习指挥时,可以让两人以上参照着训练。平时对着镜子进行练习后,应该做一些放松型的活动,比如伸伸懒腰、自然摆动头部、腿部弯下用脚尖跳起来等,能够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运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牢固地掌握音乐知识。在节奏训练的同时,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也随之提高了。可谓是有了脉搏,也就有了生命。拥有这样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慢慢去探索音乐的灵魂。

[1]史美玲.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分析[J].音乐时空,2015(01).

[2]晁雅楠.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声部节奏音乐
花有自己的节奏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YOUNG·节奏
圣诞音乐路
音乐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