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02-15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江苏海门226113
顾 忠(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13)
引 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的过渡阶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在开展德育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强化学生们的政治意识,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来自生活,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既是时政热点,又是政治教学的“风向标”[1]。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以时事政治激活沉闷的政治理论课堂,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既有生活趣味,又有政治深度,确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在时事探讨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个时候,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既新奇、又神秘,他们个性鲜明,见解独到,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承担着德育的教学功能,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发展学生的政治意识,是这个时候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呢?我认为,时事政治就是渗透政治教学,强化学生政治意识的有益养料。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基于教材,联系生活,聚焦热点新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特别是在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嵌入恰当的时政热点,以新闻设计话题,在话题探讨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们对“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政治概念的理解,我在教学导入情境中,嵌入了一小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的精彩片段,尤其是代表们投票的镜头,以庄严的投票视频,唤醒学生们的国家意识,让学生们初步体验到投票的神圣感,让学生们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一定的认识。随后,我播放了我们学校选举党代会及教代会代表的相关视频,把话题由大变小,将视角从国家转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们围绕“党代会、教代会代表是由谁选出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对选举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联想到社区选干部、农村选村长及村书记、班级选干部等等,逐渐有了一定的公民意识。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促进他们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二、在时事案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话题讨论只是表皮功夫,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我们还要善于以时事新闻为背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开展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学,一改以教材为中心的讲教模式,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价值,让思想品德课堂更具活力。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准定位、聚焦热点,并做到难度适宜、科学合理,尽可能地选择学生们有共鸣的新闻热点。而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采用微课、思维导图、情境再现、小组辩论等形式,尽可能地把教师的讲教教学变成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们在感知、思考、讨论、交流、体验的过程中,陶冶自身的政治素养,表达自己的新闻观点,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在这样的案例教学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爱家乡”“我们应该遵纪守法”等这样的价值观念,将由表及里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初中生已经有着丰富的购物经验,无论是实体店购物还是网购,现金消费还是网上支付,如微信、支付宝、扫二维码、银联等,他们已经是轻车熟路的“消费者”了。然而,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消费观,还不懂得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对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也了解甚少。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我在话题讨论中,插入了今年3.15晚会——“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的相关视频,以晚会中的时事为案例,引发学生们就维权的大讨论。同时,连线昨日的新闻直播间,就市民邓先生买车维权的相关事例,将目光聚焦我们的实际生活,分享你的消费经历,说一说自己吃过哪些亏?下一次遇到这样的侵权行为,你会怎么做?如此一来,循循善诱,从大事件到身边的小新闻,再联系到自己的消费经验,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引发共鸣,对“消费者的权益”有了新的认识。
三、在时事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改革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开展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应该明确,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他们追求个性、追求独立、渴望表现,在教学中应该为他们创设实践与探究的机会与空间,促进他们的个性和成长,尤其是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嵌入最新鲜的新闻话题,以微课、微信、生活视频为媒,设计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并以新闻播报、现场汇报、情境扮演、问卷调查、新闻评论等形式,呈现探究成果,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义务》这一课,我发现学生对“义务”这个法律名词还非常陌生,在学习之后,他们对自己应尽的公民义务还不甚了解,特别是像道德、法律这两个方面的义务,还非常模糊。为了强化他们对自己应尽义务的认识,在教学预设之前,我以视频剪辑的方式,剪辑了四个分别以亲情、纪律、道德、法律义务为基础的新闻视频,并将其制作成微课。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新闻视频及微课所提出的探究任务,就新闻展开话题讨论,分别指出在新闻中公民应尽的义务有哪些,并分析新闻当事人的做法是否得当。在这个探究中,以微课的形式,将教转化为学生做,鼓励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与应用,由此促进学生们对公民义务的理解,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
结 语
时事是鲜活的思政教学素材,它与思政学科的理论教学是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利用好时事政治资源,才能使其与教材中的理论教学交互生辉[2-3]。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有益的时事新闻,以热点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在时事讨论与分析过程中,以政治与德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并有效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以此培养出具有时代感、综合性、具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金敏怡.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优先出版[J].中国校外教育,2015,(03):127.
[2]徐秋儿.初中思想品德课利用时事政治开展有效教学的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4):47-48.
[3]于云玲,贺为强.时政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有效教学理念的方法之一[J].考试周刊,2017,(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