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感
——儿童道德成长的有力支点

2017-02-15

名师在线 2017年19期
关键词:现场感品德道德

徐 睿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一、满怀“理解”,号准儿童的“现场感”

1.有“情境”不等同于有“现场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它“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1]。真实的品德课堂引导儿童自主学习与探究,激发儿童真实的道德情感,提升儿童自我的道德认知,实现内在的道德建构。这离不开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相互碰撞的体验过程,更离不开儿童的当下。它要求理解儿童,让儿童走入课堂“现场”,回到生活“现场”,融入社会与时代的“现场” ……儿童的“现场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融合,比教学“情境”更加具象。

2.脱离“现场”必定缺失“现场感”

虽然学生身在课堂,却不一定人人都有“现场感”。

案例一:“家庭树”。师:孩子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过家家”吗?生:玩过!师:老师下班也会和女儿玩,女儿扮演妈妈,我扮演宝宝,玩得很快乐。你的家里也会有这样快乐的时候吗?生1:外出旅游时,爸爸晚上睡到地上去了。(众生笑)生2:我回老家睡觉的时候最快乐。师:哦,那是挺快乐的。生2:我们家阿姨给我妹妹喂奶,看电视的时候,她最快乐。师:看来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觉很开心。生2:我感到高兴。……

以上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家庭欢乐时光”的情境,但缺乏正确引导,如没有让学生回忆和父母游戏的情境,却直接跳到教师自己的经历;没有引导学生深描场景,即时说出自己和家人相聚的真实感受;没有关注“那时阿姨最快乐”的发言,提醒学生更正谈话主题。于是,学生脱离了教师希望出现的“现场”,缺乏更深刻的“现场感”。可见,品德课堂是一个真对话的课堂,只有当儿童真正进入“现场”,才能够感同身受。

3.身在“现场”未必有“现场感”

已经身在“现场”,就一定有“现场感”吗?请看“父母的疼爱”中的片段。

案例二:片段。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爱吗?(出示照片:孩子在广场上玩轮滑,摔倒了家长不扶)生1:这是爱,是爸爸妈妈在锻炼我们。生2:我没玩过这个,不过我每次摔倒,妈妈都会过来扶我,这就是不爱我吗?师:哦,这也是妈妈在爱你呢!再来看一幅漫画。(出示漫画:妈妈凶巴巴地讲:“考这么差,赶紧做练习去!”)生1:这是妈妈想让我们考好,提高成绩。生2:(笑着说)这个妈妈好凶,我妈妈从来不这么讲。……

佐藤学教授说过:“和谐交响的课堂,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开始。”[2]儿童具有普遍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有个性的儿童怀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生活经验来到课堂,学习中应有所观照。案例一中,教师出示的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吗?学生的发问恰恰说明他们身在情境之中却无法共鸣,造成“现场感”缺失。案例二的做法是从学生身边出发,从内心出发,理解与尊重学生,让学生有例可依,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质朴动人。

二、观照“生本”,进入儿童的“现场感”

要使学生进入有深度的“现场感”,促发儿童的道德提升和道德建构,就必须观照生本,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整合与教材相符、与学生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引领,通过解读教材,促发学生经历“自我—本我—超我”的过程。

首先,通过理解、想象文字进入。教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教师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建构自己新的感悟和体验”[3]。

第二,通过非连续性文本进入。儿童的生活需要提炼、组合,选择适合的“非连续性文本”,如符号、表格、示意图、地图、广告等,可让学生与静止的教材进行对话。

第三,通过讲述故事进入。“心中有‘规则’”中,教师讲述了儿童作家程玮的作品《红灯下的德国人》,将学生带入规则的魅力;在“父母的疼爱”中,教师讲述了父亲每天站在上班必经之路为自己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了浓浓亲情;在“鸦片的背后”中,主要讲述了乾隆帝将英王的友好和一切先进拒之门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正是为鸦片战争的“挨打”埋下了祸根。通过讲述与学习内容、生活情境、历史背景等相关的生动故事,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体验,感知生活情节,号准时代脉搏,较快进入“现场感”,提高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

第四,通过欣赏影视作品进入。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作用。”在教学“中山陵前”一课时,和谐社会下的学生很难理解那个年代革命者的行为,这时补充电影《辛亥革命》中“林觉民与两广总督的对话”视频:“——我选择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你已经老了。你读过《天演论》吗?物竞天择。当今世界列强,有哪个国家不是因为革命才得以强盛的?中国岂能不思革命?……孙文先生说过,中国积弱,在今天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王室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而老百姓呢?个个都是苟且偷生,蒙昧无知,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幽暗的审讯室里,林觉民手脚镣铐作响,身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隐约可见。正是这一曲荡气回肠、“牺牲尽我责任”的正义之歌把学生带入那个“现场”,被革命者心中追求自由平等的崇高信仰深深震撼。

第五,通过接触微观世界进入。孩子目光质朴,心灵澄净,小小却大大的微观世界,最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和热情。“夏天的小虫”一课上,教师让学生分组交流自然昆虫小标本,寻找昆虫的共同特征。千奇百怪的小昆虫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其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专心致志地观察起来,收获丰多。“我掉了一颗牙”中,教师播放动画引导学生了解不保持口腔清洁,细菌一族就会入侵,继而产生龋齿。教师找来显微镜投影牙菌斑玻片,让学生在神奇的旅程中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

第六,通过体验活动进入。杜威说:“教学绝不是一种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品德教学应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真实愉悦的体验活动,能让孩子愉快飞翔。

第七,通过考察、感受热点进入。“教室中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具体的人,必须考虑他们的特定环境和特殊要求。”因此,教师既要研备教材,又应根据学情通过考察、筛选当下热点,充实素材内涵,增强学生感受,与现实对接。

第八,通过抓住生成性资源进入。品德教学是唤醒、汇聚、共享、生成、获取、共享新的生活智慧的过程。学生现场的“突然发难”,并不是课堂的麻烦,而正是一份难得的精彩。教师应针对学生现场萌发出来的新问题,及时做出反应,调控并处理。教学环节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取舍、调整,将课堂的时间、空间、表达的权利还给孩子,激发学生对自我的提升。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

[3]陈红艳.用“对话”的钥匙打开心智之门[J].中小学德育,2014,(03):73-74.

猜你喜欢

现场感品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品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