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四种策略
2017-02-15董健
董 健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21)
引 言
要想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高中地理知识,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外自主学习时间。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法引导,帮助学生在传统学习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高考中能够考出比较好的等级。
一、巧用图像,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对于地理教材来说,其内容充斥着各种图表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信息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解读,将图表信息传达的知识内容与文字内容进行生动的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图表信息,并将不同的图表信息和内容进行对比。信息的对比和整合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自主进行信息的分类和处理,形成具有个人针对性的学习思维。适当增加多媒体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以外的教学信息补充材料,通过图片、动画形式生动描绘地理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人口的合理容量》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关于人口容量的讨论,如果只是从教材中的文字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学生根本无法感知人口问题以及关于其容量和理性问题的严峻,所以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人口信息的图表,让学生对图表数据进行对比。信息整理和对比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概念的过程。在学生比照图表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信息的背景知识内容进行适当补充,给出引导性的教育指导,或者抛出一些信息相关问题,例如对人口数量的估算等。问题的提出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思路上的引导,借助问题从而理解相关知识点内容。
对课堂讨论环节来说,图表内容的引入能够提供更多的话题热点。学生在针对图表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习思维的梳理。学生的不同看法正是个体性差异的表现,教师对具有见解性的观点进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精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的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的活动进行甄选,根据教学课时选择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提高地理学习实践能力[1]。一般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都较活跃,并且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所以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未知事物和未被解读的内容,充满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愿意主动去探索。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帮助教师在互动展开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教学引导。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实地考察、地理实验以及地理信息查阅等活动,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活跃性。精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如气象台参观,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开阔学生的眼界。
以“交通运输布局”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自主设计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不同场景对交通运输形式进行选择。不同场景包括急救药物运输、海产品运输、粮食运输以及原油运输,而且不同场景下的运输距离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首先,必须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优缺点,再根据运输产品的运输要求与运输形式进行匹配。学生给出设计方案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对设计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并对设计中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
具体案例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运用。案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质;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进行运用。所以,此类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动教学进程,并提高教学质量。
三、介入演绎,升级学生互动体系
除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具体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引导上。对班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课堂上展示自我,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以《人地关系演变》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在课时学习过程中加入课堂讨论会的互动环节,从学生中选取主持人和发言人。讨论会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的参与过程又是对学生合作能力的锻炼。学生主持人在发言过程中将人地关系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并抛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例如,“人地关系”的演变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影响,问题抛出以后,学生发言人积极踊跃发表各自的看法,从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不同代表的发言是对各自的补充,也是新观点提出的过程,因此不难看出,这一活动的开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动活动的开展,为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发言的内容代表了学生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基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发散。活动的参与过程,实际上是经验积累的过程,能够对今后学生参与集体活动起到借鉴作用。
四、生活调查,洗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课程学习有时还需要开展生活调查活动,了解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对课程中涉及的地理内容进行调查,建立现实生活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生活调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学习和生活纽带,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度[2]。而且,这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虽然生活调查最终能够提供的可能只是数据,涉及的也就是基础的概率问题,但是正是基于数据收集处理等一系列行为,学生才能够从中了解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得到锻炼,帮助学生搭建各自的思维构架。
以《城市等级下的服务功能》这一课时为例。在这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设计了生活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收集不同等级城市的具体服务功能,并对服务功能的种类进行分类,对不同服务的涉及范围进行概括,搭建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之间的联系。生活调查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课外时间深入大街小巷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实践调查、采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汇总。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实际上,学生的生活范围十分有限,即使参与到生活调查中,能够收集到的数据也十分有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指引学生能够从何种角度出发,向更加容易实现的目标进行靠拢。而且,在教师评估环节,教师必须意识到生活局限性问题,避免因为负面评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 语
通过对以上创新学法的具体解析,不难看出创新学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学法的引入,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能够不断对其能力进行提高,而且教师的创新性教学以及适当引导,也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地理教学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性,更加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教学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1]赵留英.基于探究性理念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45-46.
[2]李秀茹.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