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文本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化

2017-02-15何素萍

名师在线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赤壁赋文言苏轼

何素萍

(福建省光泽第二中学,福建南平 354100)

引 言

2014年的高考中,江苏一考生写的题为《绿色生活》的作文获得了满分。该考生丰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令专家惭愧。作为中学生,在考场中能大胆选用文言骈文的形式写作,并运用得如此娴熟,文中洋洋洒洒求证“生态平衡的重要”之结论,体现了该考生独特新颖的见解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考生取得的骄人成绩,不仅依靠文言知识的积累,更得益于平时古典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染。而大部分学生视文言文为第二外语,产生畏难和厌恶情绪。文言文到底教什么?文言文教学是“为言”还是“为文”,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

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高中阅读教学应以“读文”为依归。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广博的精神涵养,如果离开了文言语体,精神的一切也随之消失。可见,只有“言文兼顾,突出基础”才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根本。“为言”是基础,“为文”是高度。

一、文言知识是基础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这样规定:“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从文言文的本质特点这个角度而言,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要改变传统的“串讲式”,虽说文言文教学的基础首先要通句、明义,一些较短小浅易的文章的学习,可以在探究问题中结合注释、工具书顺带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但一些长篇的、涉及面广且难词难句较多文章,可以在学“文”前集中释“言”。但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在感悟的同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言文其自身的规律,灵活地运用规律,万变不离其宗,自然可以应对文言文的文本大意的理解。

1.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之根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语言生动凝练,节奏富于变化,讲究音律美,最适宜于学生诵读。因此,学习文言文,在粗明句读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

《劝学》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本文在铺陈扬厉中,说理透辟;行文虽简洁,却精练有味;警句层出,耐人咀味。在悠然的诵读中,学生自己能读清句子,读出情感,读懂意思。通过口、眼、手、心四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浸入脑里,课文的内容、意旨和作者的情感,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抓住关键字词夯实文言基础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把这些知识通过简单而又具体的例子分析总结出来。《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放在能愿动词的后面,这在现代汉语中不符合语法规范,因此,就在文言文中出现了词类的活用。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从句子的结构了解定语后置的特点,这样一来,使这些难以弄明白的知识,做到有据可依了。这样有特征的语法给学生讲清楚,把它系统地归纳起来,为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也容易多了,这不仅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学生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文本内涵是核心

文言知识的落实绝对不能构成文言文教学的全部,被选为教材的文言文脍炙人口,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古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理等,在作文上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教学只停留在字词理解的浅层面的“言”上,而不去领悟文言文涉及的文化内涵和写作技巧,实则是浪费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经典的写作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文言文视为一种文本,珍视学生在读文本中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本进行赏析,深入挖掘文本语句的内涵,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体验、品味、最后形成感悟。

苏轼的《赤壁赋》行文结构经典,采用“扬—抑—扬”的格式,由景入情,逐级升华,最后到达哲理的高度,这也是文人墨客常用的方式,尤其主客问答的阶段,不由佩服创造这种形式的人,将人内心矛盾斗争如此直观、合理地表现出来而浅显直白,毫不费力,巧妙地将他此时心中的痛苦、自我释放诠释出来。

本赋的高潮部分让每一位欣赏此文的人为之赞叹不已。文章的开始争辩,苏轼的一个自我发现,另一个自我的颓废衰败情绪,令人为之深陷苦恼而伤感,苏轼试图说服自己摆脱这种消极的想法,于是怂恿原本发问的自我辩解,于是便有了精彩的譬喻。我们的主人公最终成功地说服自己,将自己从无端的愁绪中解脱出来。

苏轼《赤壁赋》的学习,为学生进入古人为我们所构建的精神家园铺平道路。在教学过程中,文言基础知识的关注也只是品味此文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苏轼是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纵情豪迈、风流文章,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的哲学意蕴和人生启示。

三、文化味道是精髓

文言文教学的终点并不是深挖文本丰富的语言内涵。文言文教学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文本鉴赏层面后,应该进一步追问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能力和传承能力,这也正是一堂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

《赤壁赋》教学中,优秀的教师关注了文言基础知识,也关注了文本的语言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将重难点落在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领悟苏轼文中的“深趣”。

但现实中许多教师的课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将苏轼文中的“儒、道、佛”带出,缺乏文化的味道。特别是在鉴赏赤壁泛舟和水月意象的环节中,仅仅让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品味图画的美,缺乏对儒、道、佛的理解,学生无法从景中感受到美和人生启示。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从文本层面上对图画进行鉴赏,应该要上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直指苏轼内心的“儒、道、佛”。在《赤壁赋》这篇文章中,深挖苏轼内心的“儒、道、佛”,这正是文化味道之所在,而有了这个文化的观照后,学生才能更好地回归文本,从文本层面进行鉴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和文化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儒、道、佛对外物的观照并非目的所在,而是由外向内,指向心灵的体验和领悟。它徜徉在感性之中,终又超越了感性,获得某种体会、意念”。苏轼对赤壁水月的观照,目的就是指向其心灵的体验和领悟,正是有了“顿悟”,《赤壁赋》才有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美,苏轼的大文豪的气度才得以领悟。这恐怕就是《赤壁赋》一文的文化味道吧。

结 语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这也正是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文化遗产”,这个“遗产”我们不能丢。所以,文言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从古文经典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的滋养。由此而言,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深化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化。

[1] 李安全.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J].名作欣赏,2008(04).

猜你喜欢

赤壁赋文言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苏轼吟诗赴宴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苏东坡《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