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让教育如此生动

2017-02-15张祖润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花木园丁枝叶

◇张祖润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课程改革一路走来,从“三维教育观”到“儿童在中央”,从“素质教育”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变化的过程都充分指向了儿童的自主发展,为了儿童的成长而施行教育。只有当教师与儿童不断走向平等、尊重、理解,这种凸显儿童地位、具备典型特征的师生关系才可悄然沁入师生的心田。

陶行知曾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每个儿童是花木,内心深处有着被赏识、被认同的期待;每位教师是园丁,满眼洋溢着对儿童无限期待、无限希冀的爱意。

在这样的课程中,儿童像花木一样自由地成长,他们可以独立学习,勤思考;可以自由表达,说想法;可以参与辩论,表观点;可以动手操作,来验证;可以合作交流,乐分享。教师像园丁一样精心地培育,给儿童生长留下足够的空间,施以阳光雨露,尊重个性化意见,遵循多元价值观,用开放、包容和自由静候每朵花开的声音。

在这里,儿童的成长是课程建构之“魂”,儿童像小树苗一样地生长,起点平等,期盼成长自由,内心需要教师的认同和欣赏。教师则给予儿童更多的耐心、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包容,适度表扬、真心欣赏,让每棵花木都能在自己适宜的空间里自由成长。基于此,儿童的学习内容是多样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学习过程是多彩的……让教育显得格外生动起来。

如果把学校看成一棵大树,那么教师就是主干,学生就是枝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辉映。在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贵贱之分。教师充分给予儿童成长的养分,了解儿童的生活状况、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让每一片枝叶都能获得营养,健康成长。儿童吸纳着教师所赋予的知识、技能、经验、思想和情怀,把主干掩映得格外多姿多彩。

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精心呵护每一片枝叶的长大,尊重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多一点选择、多一种方法、多一些体验,让他得到适宜的发展,让他得到充分的表达,展示每一个个体独特的风景。比如,低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可以尝试用闯关的形式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中年级学生阅读数学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高年级学生走进历史、穿越时空,展现对经典的个性解读,也可以基于数字化平台对儿童的个性成长进行全面综合素质评价……

回归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文化,需要换一种角度看教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师生对话关系的理解与思考,并在实际教学中践行。教师要俯下身去,与儿童平等对话,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愿每位教育人都是“未曾长大的儿童”,胸怀童心,共同奔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花木园丁枝叶
枝叶
花木笺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唠叨的妈妈
我是小园丁
柳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爱找茬的老师
黄花三宝木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时间都去哪儿了
杜甫:大唐枝叶压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