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评价走下“神坛”
2017-02-15谢兴群
谢兴群
传统的习作评价,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大包大揽,甚至独霸课堂,在“高标准”“高要求”下,对学生肯定少、否定多,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失去对习作的兴趣,视习作为畏途,提笔千金重。而学生也对教师耗费心血修改的习作大多置之不理,如此,习作评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了作文教学中的鸡肋。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让习作评价走下“神坛”,打破教师习作评价的霸权地位,把习作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习作评价中找到一些愉悦,收获一些快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习作评价的实效性,还学生以习作的乐趣,就要坚持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评价方法科学化
习作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层次出发,重视评价的指导性和差异性,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增强学生的习作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1.低起点
习作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评价中我们要遵循“兴趣为主”的原则,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中强调全员参与。确立适合个体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对低起点的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本学期我们语文课题组的老师共同尝试了让学生参与评价习作。但评价前期由于学生年纪小,认知层次低,面对习作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连几句通顺的话都写不出来,更别说评价习作了。因此,我们在习作评价中倾注了“关爱”,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认知层次,讲究耐心,力争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评价。对学生切勿心急,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只有注重并关注低起点学生,才能行之有效地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习作评价活动。
2.细要求
新的习作评价理念要求注重对学生习作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以促进个性发展,真正提高文化修养。教师对习作要求过高,强调习作内容的思想性、表达的艺术性,就容易忽视学生的习作真实性,造成学生在习作中造假、抄袭等现象。因此对学生的习作评价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求要小而实、精而准,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其做法,操作性强。
我们语文课题组的同仁共同尝试了习作评价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先从小处评价自己的习作。首先让学生将写好的作文稿多读几遍,再看看自己想要说的话说清楚了没有,然后再看看有无错别字、添字、漏字,最后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通过细化习作评价要求,学生在参与习作评价时,就不会不知所措,而是有话可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评价欲望。
3.强训练
习作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是为了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修改,在修改习作中提高习作水平,训练思维,丰富表达。评价更应着眼于如何在评价中启迪学生心智,激起学生修改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写好一篇习作稿后,便万事大吉,很少或是基本不去评价自己的习作,更别说是同学间进行相互评价了。因此,每次习作,学生写完初稿后,我都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评价,经过几次三番强化训练,学生对于字、词、句、标点便基本掌握,对于语句的运用也熟能生巧。学生在习作评价的训练过程中找到了自信,从而激发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4.巧引导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就要求执教者在“导”的方面下苦功了,做到巧导善引,才能点石成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的评价和引导是学生习作的“催化剂”。每当学生写完习作稿之后,我都会抽出一篇习作作评价示范,利用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评价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评价方法评价自己的习作或是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最后,我和学生交流其习作改前和改后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断地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评价,才能使自己的习作越来越精彩。
5.常点赞
教师作为学生习作的第一个读者,拥有最先评价权,但要善于把这一权利让给学生,组织学生一同分享。还要防止用自己心中的“好文章”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标准,不顾一切地评头论足。要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来呵护学生习作的信心,立足学生的个人发展,用“昨天的习作”和“今天的习作”作纵向比较,多加欣赏,多加鼓励,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写的作文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平时学生的习作只要有点滴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点赞。哪怕只是改正了一个错别字或是一个标点符号,我都会给学生一个大大的赞。我对学生的点赞有时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参与习作评价就更加积极,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自评和互评习作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1.自评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习作评价有许多精辟的看法,他认为“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作文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我也尝试这样做,学生写完初稿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几遍写好的习作,在朗读的基础上看看自己想要说的话是否表达清楚了,有无错别字、添字、漏字,标点的使用有没有错误,慢慢过渡到从大处看用词是不是富有变化,有无病句,会不会运用修辞,文章结构是否合理等。我先让学生自我评改,修改后抄写在稿纸上,交由教师作最后审查,教师认为合格后方可誊写在作文本上,这样交上来的习作就不会出现文不对题或质量过低的问题。这种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习作评价中来,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体,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习作评价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2.互评价
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我首先根据自己对学生日常习作情况的了解,将学生习作分发到按好、中、后进三类不同习作水平搭配的习作互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习作,这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接着进行习作评价,出示“评价要求”,这是指导学生互相评价习作的重要环节。
“评价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开头是否有吸引力;(2)选材是否符合主题;(3)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4)修改文理不通的句子;(5)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句子或段落;(6)修改补充不完整的地方;(7)结尾是否精彩;(8)找出用得精彩的词语和写得精彩的句子;(9)用词是否富有变化;(10)书写是否整洁规范。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对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更加贴切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习作评价走下“神坛”,从中年段开始,就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自评自改、互评互改,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评价,乐于评价,善与评价,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还学生一个尽情绽放的习作空间,让学生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过程中“自得其乐”。这样,学生写出的习作就会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