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后毛竹鞭笋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2017-02-15毛培坚吴礼栋
毛培坚 吴礼栋
(1.浙江省遂昌县湖山林场,遂昌323300;2.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遂昌323300)
施肥后毛竹鞭笋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毛培坚1吴礼栋2**
(1.浙江省遂昌县湖山林场,遂昌323300;2.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遂昌323300)
通过对毛竹林实施施肥与不施肥的试验,分析施肥对提高鞭笋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的主要差别:①鞭笋单支重量变化很小,仅增加0.76%;鞭笋支数增加27.93%,t=18.965 6>t0.012.821 4,达到极显著差异。②毛竹林竹鞭在土层中鞭段数所占的比例:0<H≤10 cm和11 cm<H≤20 cm分别增加153.11%和11.09%;21 cm<H≤30 cm减少19.95%;31 cm<H≤40 cm和H>40 cm分别增加4.54%和7.56%。施肥提高鞭笋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施肥可为主鞭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支鞭萌发正常生长;但施肥后导致分布在土层中的竹林幼鞭上浮,鞭笋被采挖。因此,建议对施肥的林地,采取边挖鞭笋边埋鞭措施,以保证毛竹林的正常生长。
毛竹;施肥;鞭笋产量;原因分析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鞭笋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并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1],而且鞭笋生长期可长达6个月(5~10月)[2-3]岀;鞭笋市价比春笋高2倍左右,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同时鞭笋的生产季节又恰逢市场蔬菜供应淡季,也是市场上鲜笋供应缺少的季节[4]。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采用了叶面施肥[5]、采取控制毛竹密度、科学施肥、合理挖笋[6]和垦复、施肥、开设采集带等技术措施[7]。虽然笋芽萌发与外部养分无关,即施肥后鞭笋笋芽萌发的数量不会增加,鞭笋每棵笋之间的重量也基本相同,但施肥后鞭笋产量却能显著地提高[8]。本文试图通过对施肥与不施肥的毛竹鞭笋数量、单个笋体的重量及地下竹鞭分布的调查研究,分析施肥对提高鞭笋产量的原因,为今后培育优质丰产毛竹鞭笋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遂昌县三仁乡坑口村,地理坐标28°35′N,119°13′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最低气温-9.7℃,最高气温40.1℃,年平均降水量1 212.5 mm;年平均≥10℃积温5 273.3℃,年平均无霜期22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9%。试验毛竹林为纯林,连片分布,面积50 hm2,大小年明显,双数年份为春笋小年;实施笋竹两用毛竹林经营,立竹密度2 600~2 900株/hm2,立竹胸径10~13 cm,1、2、3度(含3度以上)立竹株数比为51∶32∶17。林地土壤属山地红壤,pH值5.3~6.0,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2.30 g/kg,全磷质量分数为0.26 g/kg,速效钾质量分数为2.85 mg/kg,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1.40 g/kg;土层厚度60 cm以上。
1.2 材料与设计
1.2.1 试验肥料用量与方法
肥料为商品用肥:氮用尿素,含N 46%;磷用过磷酸钙,含纯P 6.11%;钾用氯化钾,含K 52.4%;复合肥用施丰源牌,总养分45%,N∶P∶K=15∶15∶15。施肥以N肥和P肥为主,K肥少量[9];在春笋小年时,每年5月施尿素40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氯化钾75 kg/hm2,8月施N15+P2O515+K2O15复合肥220 kg/hm2;春笋大年时,每年5月施尿素220 kg/hm2、过磷酸钙200 kg/hm2、氯化钾50 kg/hm2。
施肥方法:采用株穴施方法,即在距竹秆基部30 cm处的坡上方,开深15 cm左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
1.2.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相似的林地,设计施肥(A)与不施肥(常规经营)2种处理,每种处理5个重复,共10个固定的20 m×20 m方形样地,每个处理间保留5 m作为隔离带。试验连续实施4年。
1.3 试验数据采集
样地鞭笋:采集2012年和2014年两个鞭笋大年的数据,具体每个样地中采挖的鞭笋支数、产量由农户如实记录。
地下竹鞭:2014年10月,分别在施肥与不施肥样地中心区域,随机选取一个1 m×2 m的长方形小样方,开展地下竹鞭的鞭段数量调查,深度45 cm;要求所选小样方的中间应有一株胸径在8~10 cm的立竹,尽量避免有老竹蔸的地方[10]。根据竹鞭分布在深度<15 cm、>30 cm处发笋成竹率低,在深度16 cm~30 cm处鞭段成竹率高[11]的特点,以15cm为一层,对0<H≤15cm、16cm≤H≤30 cm和H≥31 cm几种深度分别进行统计。
1.4 数据处理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分别对施肥与不施肥的鞭笋产量、支数和单个笋体重量的变化进行成对二样本t值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毛竹鞭笋生长的影响
为研究毛竹林施肥后其鞭笋产量提高的原因,考察施肥影响的是鞭笋单个笋体的重量还是鞭笋的支数,现对施肥与不施肥的每个试验样地(400 m2)中2个鞭笋大年(2012年、2014年)采挖的毛竹鞭笋产量、支数和单个笋体重量的平均值,采用成对二样本t值法进行分析(表1)。
表1 施肥对毛竹林鞭笋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鞭笋产量施肥后为145.40 kg,不施肥为112.75 kg,增加28.96%,t值6.549 2>t0.013.746 9,达到极显著差异;鞭笋单支重量施肥后为165.38 g,不施肥为164.14 g,增加0.76%,t值1.047 5<t0.052.131 8,未达到显著差异;鞭笋支数施肥后为878.90支,不施肥为687.00支,增加27.93%,t值14.520 2>t0.013.746 9,达到极显著差异。这说明,对毛竹林地施肥提高鞭笋产量的原因,不是鞭笋增粗、单个笋体重量的增加,而是鞭笋数量增加、支数增多所致。
2.2 施肥对竹鞭在土壤中分布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分析结果看,施肥后鞭笋支数与不施肥存在极显著差异,支数明显增多。根据陈建华等[8]研究的“笋芽萌发与外界养分无关”的结论,施肥后不可能促使休眠的鞭芽多发,那么,鞭笋支数明显增多的原因,除了适时施肥,可为主鞭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支鞭萌发正常生长外,还有可能是由于施肥后导致竹林上层土壤水肥条件明显好于下层土壤,加上竹鞭生长具有趋肥性[12],从而导致竹林幼鞭上浮被采挖所致。为此,现对试验进行到第4年,即2014年10月进行的采用施肥与不施肥2种处理、5个重复、共10个小样方中,毛竹林竹鞭在土层中(鞭段数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表2)。
表2 不同处理竹鞭鞭段数在土层中的分布比例
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连续4年施肥,毛竹林竹鞭在土层中(鞭段数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分布在H>30 cm深度的,施肥与不施肥之间仅增加1.51%,基本上没有变化;分布深度在16 cm≤H≤30 cm时,施肥的样地是减少的,比不施肥的减少了10.68%;在0<H≤15 cm时,施肥的样地是增加的,比不施肥的增加了27.44%。由此可见,长期施肥会导致竹林幼鞭上浮,上浮的竹鞭鞭笋可能长出地面或使土壤表面产生裂缝而被挖除(挖掘鞭笋既不能象挖冬笋一样追鞭寻找,也不能象挖春笋那样待鞭笋全部出土露头时将其挖除,竹农习惯的挖掘方法是通过寻找土层表面裂缝来挖掉浮在表层的鞭笋,而长在土层中的鞭笋是不会被挖除的),致使施肥样地所采挖的鞭笋支数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3.1 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地施肥后,鞭笋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鞭笋支数增多,数量增加;鞭笋直径增粗、单个笋体的重量仅增加了0.76%。其原因首先是施肥可为主鞭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支鞭萌发正常生长;其次是原来通过寻找土层表面裂缝的方法无法采挖的长在土层中的鞭笋,由于施肥后导致竹林上层土壤水肥条件明显好于下层土壤,加上竹鞭生长具有趋肥性,导致分布在土层中的竹林幼鞭上浮,上浮的竹鞭鞭笋长出地面或使土壤表面产生裂缝而被挖除,致使施肥样地所采挖的鞭笋数量增加,支数增多。
3.2 通过对毛竹林地施肥,可提高单位面积鞭笋的产量,增加竹农经济收入。但施肥也会导致分布在土层中的竹林幼鞭上浮,这种状况对形成竹林经济产量不利,影响笋的孕育和萌发。为此,建议对施肥的林地,应采取及时埋鞭措施,加深竹鞭在土层中的分布,使竹鞭主要分布在20~40 cm。
[1]周文伟,周仁爱,何奇江,等.毛竹鞭笋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 391-1 393.
[2]王兴平,吴春发.毛竹鞭笋高产培育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9):19-19.
[3]苏福妹.毛竹“四季笋”培育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1, 15(3):41-43.
[4]连强牡,罗龙发,田晓萍.浅谈挖掘毛竹鞭笋的意义及提高鞭笋产量的技术措施[J].竹子研究汇刊,2000,1(19):44-47.
[5]梁玖华,黄河,潘斌,等.叶面施肥对实生毛竹苗鞭笋生长与萌发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4,22(4):47-49.
[6]周早弘.毛竹鞭笋开发技术探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2): 53-54.
[7]迟莹莹,鲁小珍,陈永江.北亚热带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1,38(2):4-6.
[8]陈建华,何正安.毛竹笋芽和竹笋生长规律[J].经济林研究,1992,10(2):46-49.
[9]汪奎宏,高小辉,潘金责,等.毛竹施肥技术经济效果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6,15(1):21-29.
[10]汪奎宏,何奇江,翁甫金,等.毛竹笋用丰产林地下鞭根系统调查分析[J].竹子研究汇刊,2000,19(1):38-43.
[11]潘桂山.毛竹鞭笋结构研究与低产林改造[J].安徽林业, 2007(6):30.
[12]杨明,艾文胜,孟勇,等.毛竹林覆盖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39-42.
第1作者简介:毛培坚(1964-),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潘启英)
S 795.7,S 644.2
A
1001-9499(2017)01-0032-03
吴礼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竹林的栽培与利用研究。
2016-10-18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毛竹促成冬春笋多发技术示范与推广”(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