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防窃电功能浅析

2017-02-14钱畏畏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1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

钱畏畏

摘 要:窃电行为给供电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需要采取有效的反窃电方法,提升电力计量的精确度,促进供电企业的良性发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窃电。因此,主要探讨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的防窃电功能。

关键词:电力负荷;防窃电功能;供电企业;电力计量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1.141

就目前的情况看,电网线损率正在逐年提升,主要是因为一部分配电网的框架结构不合理以及大量用户窃电造成的。窃电是一种严重违反国家利益的行为,严重危害了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导致大量的电力能源浪费。窃电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窃电行为的频发对供电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窃电行为具有隐蔽性、多发性等特点,窃电手段较多,因此,应结合窃电种类和窃电特点选择反窃电方法,保障供电企业的利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的反窃电方法主要包括对电力计量装置性能的完善、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电能表进行远程控制等。

1 窃电

1.1 窃电方式

就目前的情况看,窃电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①无表窃电,是指未经过电力企业报装或批准私自拉电接线。②欠流。窃电者为了减小电能计量计数,改变了电流回路的途径,导致电流回路出现电力线路故障,进而影响正常电能的计量。③欠压。这种方法与欠流法相似,也是在电路回路计量上面动手脚,改变电压,导致电流回路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的电流计量。④移相。窃电者恶意改变正常电表线路的设置,扰乱电表线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减小电表的读数。⑤扩差。主要通过改变电表内部的结构来增大电表的误差值,进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1.2 窃电行为的原因

窃电行为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3种:①用户对电力法律法规知识了解较少,电能保护意识薄弱。窃电者未意识到窃电行为的严重程度,这种现象是窃电行为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②供电企业的监管工作存在漏洞。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漏洞为窃电行为提供了机会。③电费的提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的用电量明显提升,电费的增加对部分效益较差的企业造成了压力。因此,这些企业通过窃电的方式降低电费支出,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

1.3 窃电的特点

窃电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2个:①隐蔽性。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窃电者的窃电行为变得越来越隐蔽,他们开始采用修改电能表运行程序等新型技术实现窃电目的。②窃电行为的多发性。近年来,窃电行为的数量和种类呈现明显增加的状态,在城镇物业管理较为混乱的住宅小区中,窃电行为的发生频率更高。

2 电力负荷系统中的防窃电技术

2.1 防窃电模块的安装

保护用电回路的用户,高供高计,将PT与电压端子进行二次连接。如果用户保护用电回路没有三相CT,或没有出现保护回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安装。对于没有保护回路,有仪表回路的用户,在仪表回路的CT二次串联防窃电模块,电压端子二次连接和防电模块的计量PT。

测量回路没有三相CT和单相CT时,应接入防窃电模块,在计量PT的二次接入防窃电模块,测得缺相电量。第三相变量表达式有以下3个。

根据防窃电模块元件的原理计量,对主台测绘的电量进行校正估算电量以及三相功率计算,或根据防窃电模块内测得的功率角估算总电量,由主站进行秒回。对于低压计量用户,将防窃电模块的电流端子接到仪表回路,电压接低压母线。

2.2 防分流窃电技术中的软件

技术工作人员应借助相应的语言编程程序对防分流窃电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提升电力负荷系统的整体应用质量,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的发电要求,在启动电力负荷系统的过程中对单片机进行设置,使系统保持在初始化状态。这样可实现系统中相关要素的同步执行,并对检测系统进行调整,使负荷系统处于监测状态。电力数据采集器的根本目的是对电力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更加有效、准确的电流、电压,然后借助单片机对电力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与设定好的相关参数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与规定的数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负荷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对正在运行的状态进行记录。

2.3 监测分析的具体方法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计量电能进行有效检测。在负荷管理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定时抄读外接计量装置的电能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及时发现电能表时钟的变化、计量存在的问题;管理系统主站巡测时,发现的问题会反馈到主站系统,主站系统会马上将电能计量出现问题的用户清单发送到用电检查或电能计量工作人员处,从而及时处理电能表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电能丢失的情况。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以及电能表抄读的数据在负荷管理系统中产生的两条曲线的比较,可及时发现窃电问题并解决。

参考文献

[1]赵永胜.电力负荷系统的反窃电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4(S1).

[2]马强.基于10 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02).

[3]杨奕虔.浅析装表接电及防窃电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6(03).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
供电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分析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供电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探讨
浅析基层党建工作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