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2017-02-14傅钰仙刘学勤
傅钰仙 刘学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傅钰仙 刘学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
目的 探讨特殊时段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的舒适度研究。方法 将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循环体位图释警示患者规范体位,0:00-5:00 Am特殊时段每小时巡视,观察并在体位干预巡视记录卡上记录患者个体特殊情况,针对性予护理及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 d、3 d、7 d特殊时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及睡眠时间,患者舒适度自我感受及治疗体位所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睡眠较好(P<0.05);患者对舒适度的自我感受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特殊时段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进行循环体位干预,有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坚持术后治疗体位,保障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特殊时段; 循环体位干预; 舒适度; 治疗体位; 护理
Special period; Circulating body position intervention; Comforting level; Treatment position; Nursing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坚持治疗体位,尤其俯卧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原则上患者术后应每日至少坚持16 h。长期的治疗体位,易引起头晕、胸闷、颜面部浮肿、颈肩腰背部酸痛等不适,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或不能很好地坚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国内外有研究[2-3]报道,00∶00-05∶00 Am是患者最难保持体位的时间段。为保证患者在此特殊时段有效地坚持治治体位,应加强患者夜间的监管与指导。我科对住院部51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在0∶00-5∶00 Am此特殊时段进行循环体位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科住院部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102例,其中,男47例,女55例,平均年龄(46.7±27.2)岁。严重心、肾、精神疾病及腰、肩、颈、背部疾病者除外。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循环体位图释警示患者规范体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士均在术后告知两组患者治疗体位的重要性,并予示范及指导。0∶00-5∶00 Am每小时巡视病房。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循环体位图释警示患者规范体位。(1)设计循环体位图释,将图释放至病人床头,利用文字与图片,时刻警示患者,规范患者体位。 (2)图释以箭头方式将各种治疗体位串联成圈,指导并协助患者每2 h依照箭头方向循环更换体位。(3)设计体位干预巡视记录卡,每小时巡视并记录患者所取体位。若患者在言语、行为、表情、心理等方面有异常征象时,在体位干预巡视记录卡上特别备注,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
1.3 评价指标 (1)记录患者术后1 d、3 d、7 d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时间及睡眠时间。(2)巡视中观察并记录患者因治疗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如胸闷、颈肩背部酸痛、肢体麻木、烦躁。(3)运用自行设计的舒适度自我感受量表在患者术后1周时进行评价。舒适:情绪良好,身心放松,未出现任何不适;一般:情绪较好,颈肩背部轻度酸软,但能忍受治疗体位,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至少4 h;不适:患者烦躁,感觉全身不舒服,颈肩背部酸痛,特殊时段坚持治疗体位少于4 h。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特殊时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治疗体位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且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特殊时段治疗体位持续时间及睡眠时间比较±s) h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例(%)
3 讨论
舒适,即自在、安宁、满足的持久状态。舒适的整体框架包括生理、精神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4]。玻璃体切割术后要求患者坚持治疗体位,而常见的治疗体位有:俯卧位、健眼侧卧位、床上低头位、低头站立或行走、床旁低头坐位。如此长期的面向下低头位,给患者带来了颈肩背部、胸腹部及肢体等生理上的不适,易造成患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精神心理上的不适。为保证患者夜间睡眠,0∶00-5∶00 Am时段仅取用俯卧位、健眼侧卧位、俯卧位每2 h循环更换体位,如厕等取低头站立或行走位。表1显示,给予循环护理干预的患者,坚持治疗体位的时间较长,睡眠更好,且对舒适度的自我感受好于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少。王爱平等[5]报道,长时间的体位限制是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夜晚不同于白天,患者易将所有注意力转向自身,一些患者易产生孤独感,白天尚能忍受,夜晚却希望得到护士的关注[6]。如果护士能提早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焦虑,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确保体位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心理护理能力。夜班护士在0∶00-5∶00 Am特殊时段每小时巡视,若发现患者言语、表情、行为、心理等方面有异常征象时,应在体位干预巡视记录卡上特别备注,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解决了以往重白天轻夜间,及夜间护理监管脱节的护理问题,使术后体位管理在实施无缝隙管理的同时得到护士循环地监控与指导,避免了因治疗体位不适或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且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范术后遵医行为,提高手术效果。通过循环护理干预的患者,情绪较稳定,且能耐受治疗体位,对舒适度的自我感受良好,夜间睡眠好。
另外,对待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护士除了对患者生理、精神心理上的照护以增进其舒适感外,还可带动患者家属或朋友等社会家庭支持,增强治疗信心。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因长期限制体位,睡眠质量普遍下降,医院可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和体质差异,适当调节病房温度、湿度,保持病房整洁,控制病房探视率,减少噪音,也可将患者协调至较安静的房间,使舒适护理更人性,更贴近病人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研究一直是护理热点,但多数研究仅限于对患者的日间护理,忽略了夜间护理的重要性。而0∶00-5∶00 Am,是患者最难忍受治疗体位的时段,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重视该特殊时段对患者的照护,以监督患者夜间体位为手段,增加患者舒适度为目的,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得到无缝隙地管理和指导。
[1] 陈梦,周才喜,段娜,等.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6):579-582.
[2] Verma D,Jalabi MW,Watts WG,et al.Evaluation of posturing in macular hole surgery[J].Eye,2002,16(6):701-704.
[3] 赵倩,曾建军.责任制下的专人体位护理与心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J].华西医学,2014,29(7):1337.
[4] 阎成美,赵婷鹭.舒适护理理论及应用的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3):242.
[5] 王爱平,戴颖.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压力的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20-521.
[6] 杨雪娇,胡嫦,刘义兰.住院患者对夜间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3):50-53.
傅钰仙(1986-),女,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77,R776.4
B
10.16821/j.cnki.hsjx.2017.03.023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