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渔鼓之研究成果综述
2017-02-14广西师范大学
杨 莹(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渔鼓之研究成果综述
杨 莹(广西师范大学)
2010年广西渔鼓列入广西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广西渔鼓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李蔚琛、彭承红等渔鼓传承人先后被评为区级、桂林市级渔鼓传承人之后,研究学者、有关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这一日渐发扬光大的曲艺音乐上,自王仁和开创桂林渔鼓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广西渔鼓由原来广西人民作为乞讨、自娱自乐的状态逐步迈进理论深化状态,所涉及到广西渔鼓的著作60余部,专题研究期刊文献20余篇,其中关于广西渔鼓的音乐本体特征、功能价值与传承发展等多个研究层面,特别是音乐本体和渔鼓曲目两方面占的比重较大。当然,对于广西渔鼓的自身价值来说,目前的学术研究量还是不够的,其研究的深入程度还没有达到。本文将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评述和总结,为广西渔鼓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对广西渔鼓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阅读了现有的所涉及到广西渔鼓的著作60余部和近二十篇期刊文献、报纸等,经过阅读梳理和分析,选取了《桂林曲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桂林的说唱艺术》 《南国曲艺花正红——广西曲艺六十年简述》 《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 《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研究》 《中国曲艺史》 《论广西渔鼓艺术特色》 《广西渔鼓创腔初探》 《传承广西渔鼓之探讨》《桂林渔鼓创腔初探》等具有代表性的几十部著作以及数十篇期刊文章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术研究文章、著作虽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但由于其代表性和权威性,我们足以从中总结出目前广西渔鼓的学术研究概貌和走向。
■广西渔鼓概述类研究
经过阅读整理分析发现,约20余部的综合类曲艺著作中均有涉及到广西渔鼓音乐的概貌,这些综合曲艺著作以集合中国传统曲艺音乐种类的形式撰写,介绍广西渔鼓的内容结构大致相似,少数几篇广西曲艺期刊论文中也提到广西渔鼓。
1.综合类曲艺著作
1993年,由陈丽梅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曲艺卷》中,何红玉对桂林曲艺的历史、发展和概况进行了叙述,她认为桂林渔鼓主要是受湘中渔鼓的影响。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概述了桂林渔鼓的音乐本体特征,提出了熊秀芬在《雷锋送钱》渔鼓曲目上运用桂剧南路慢皮的音乐元素,对全州、宜州两地渔鼓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以及对广西渔鼓的代表曲目和表演形式都做了详细的叙述。
余小华的《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简介》中以渔鼓的演唱风格、各地方言语调为理论依据将广西渔鼓分为:桂林、宜山、柳州、全州等支派;分析介绍了广西渔鼓的表演形式以及唱腔特点和各唱腔的曲体结构。
王超《独特的戏曲》、徐海荣《中国娱乐大典》中认为广西渔鼓由湖南渔鼓演变而来,以方言为依据分为桂林、全州、宜州三大流派,介绍广西渔鼓的代表曲目以及伴奏乐器。
王兴青、李锦程《小学音乐知识词典》、《民族知识手册》中主要叙述了广西渔鼓的曲体结构,认为广西渔鼓三大流派在流变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唱腔并大致介绍了其伴奏乐器。冯伯阳《袖珍音乐词典》中将广西渔鼓等曲艺曲种撰写成名词解释的形式,简短明了。
汤友权、胡鹗飞《简明群众文化词典》、尹永彬《新编写作学词典》、于开庆《民间文学手册》中只阐述了广西渔鼓的源头是来自于北方汉族曲艺曲种道情,属道情类。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对于广西渔鼓的认识是停留在其表面的,且概述简短,并大致相似,对广西渔鼓的概述大多包含历史源头、音乐本体特征、曲目以及伴奏乐器等,在基本曲调的整理方面以及板式变化的研究上还是比重比较少,几乎没有涉及。
2.广西曲艺期刊类
何红玉的《桂林曲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这篇文章也刊载在《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曲艺卷》中,提到桂林渔鼓的概况以及早年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庾莉萍的《桂林的说唱艺术》认为桂林渔鼓是鼓曲中典型的叙说性曲种,介绍了桂林渔鼓南北路两个基本唱腔的特点和音乐线条、单曲体的音乐结构以及唱词押韵、曲目以及表演形式。
李侃的《南国曲艺花正红——广西曲艺六十年简述》以广西曲艺发展为主线,叙述了广西曲艺发展历程,其中提到了桂林渔鼓的优秀曲目以及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肯定了王仁和对广西曲艺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以上学术成果均是老一辈曲艺音乐家总结整理的广西曲艺成果,正是因为他们的刻苦钻研,对曲艺音乐的热爱,时至今日,年轻学者才能了解学习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整理渔鼓曲艺音乐发展脉络奠定了基础。
■广西渔鼓史学类研究
关于广西渔鼓的起源研究有10余篇著作涉及,学者们大致上是认为:渔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源于唐代的“道情”,早期就是道教所唱的道曲,后来‘道情’逐步转化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表演性的民间说唱艺术。宋代将这一民间说唱艺术正式定名为“渔鼓”。渔鼓在明清时期盛行,民国时由湖南渔鼓艺人传入桂林,后经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结合桂林方言特点形成现在的桂林渔鼓,宜州等地也相继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渔鼓艺术,汇合成现在的广西渔鼓。关于广西渔鼓史学类代表性文章主要有:黄允箴、王璨的《中国传统音乐导学》、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林继富的《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于林青的《曲艺音乐概论》等几部著作。
任继愈的《中国道教史》、张泽洪的《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蔡源莉与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史》、倪钟之的《中国曲艺史》这几部著作都是针对道教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关系做了系统而全面的阐释,梳理了道情、渔鼓这种曲艺形式的历史脉络,揭示出这种民间曲艺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创性的以宗教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眼光研究中国民间曲艺音乐文化,为后来学者梳理广西渔鼓的发展源头提供了理论条件。
高敏、何政荣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研究》中对道情的起源摘取了四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其一是认为道情渊源与唐代的《九真》等道曲相关;其二是元人燕南芝庵《唱论》中,道家所唱为道情;其三是认为正式记载道情的是在明初;其四是由中国道教协会撰写的道情起源。四种具有很权威的理论依据为年轻学者分析广西渔鼓源头脉络扫清了障碍。
■广西渔鼓音乐形态类研究
广西渔鼓音乐研究中对音乐本体的研究,一直是惹人注目的领域,广西渔鼓的唱腔、曲体结构、调性、唱词韵辙以及伴奏乐器、表演形式等都是音乐形态的研究对象。
1.著作类
关于广西渔鼓音乐形态的著作中,大多都是整体性的描述广西渔鼓的音乐形态特征。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对广西渔鼓的南北路唱腔旋律和唱腔所表达的情感、表演形式、伴奏乐器都有详细的介绍,对广西渔鼓的基本曲调落音均有总结。除此之外,对全州渔鼓、宜州渔鼓这两大流派的音乐形态特征也有详细的描写。冯亚兰的《说唱音乐曲种介绍》中以渔鼓曲目《走进新社会》的曲谱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桂林渔鼓的曲体结构,明了清晰。高敏、何政荣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研究》中以历史沿革的叙述手法将桂林渔鼓分为3个阶段,对3个阶段的音乐形态分别进行了叙述,每一阶段均有代表曲目加以介绍并加以比较,桂林渔鼓的音乐形态发展概貌就一目了然了。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函授组编写的《写作常识函授教材》中对广西渔鼓的唱词写作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认为唱词内容选材要单一、内容要集中。满谦子的《桂林渔鼓唱词写作探讨》从句式、词组、说白、音韵四大方面,全面地分析了桂林渔鼓的唱词特点以及对桂林渔鼓唱词写作的建议。黄宝文的《诗词今古韵大字典》中亦对广西渔鼓音乐本体的唱词用韵方面,以《水上抓匪》为例,做了介绍,在用韵创作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张泽洪的《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对渔鼓这一乐器进行了概述,认为渔鼓这种曲艺就是由伴奏乐器‘渔鼓’而命名。
2.期刊类
有近10篇期刊学术论文是关于广西渔鼓音乐形态的,这些期刊论文大部分着重叙述音乐形态。
孟卓的《论广西渔鼓艺术特色》中从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表演形式独特、创作特征鲜明、博采姐妹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5个方面论述了广西渔鼓鲜明的音乐形态特征,并结合曲目谱例分析,清晰地指出是如何将广西文场等其他曲种音乐元素融入到渔鼓中,形成丰富多元的渔鼓音乐。周琳的《桂林渔鼓音乐文化研究》从渔鼓这一伴奏乐器的使用开始叙述音乐本体,介绍了渔鼓的4种演奏方式,论述了渔鼓演奏在整个渔鼓表演中所起到的5个作用;指出桂林渔鼓的演唱有两种形式,认为桂林渔鼓的根本属性就是用桂林方言唱故事。杨莹的《广西传统曲艺音乐之渔鼓的艺术价值及开发利用》中以桂林渔鼓为主线,分析音乐本体,以全州渔鼓、宜州渔鼓为辅,用比较的叙述手法,得出三大渔鼓流派之间的大同小异。赵谦的《广西渔鼓创腔初探》中提出广西渔鼓创腔的依据是桂林方言,熟悉传统唱腔的风格和特点,是创腔的重要特点;以《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例,分析了50年代初桂林渔鼓唱腔的模式,认为分析作品、整体布局、精心设计,是创腔的关键步骤,提出今后我们在创腔中应该怎样做。
广西渔鼓是一种以桂林方言为基础的言传身授的说唱表演艺术,对于它的演唱研究方面也有三篇期刊论文。袁阳阳的《桂林渔鼓演唱研究》中认为演唱桂林渔鼓的腔韵是由依字行腔和润腔来体现,依字行腔表现了渔鼓艺人的文化底蕴,润腔则表现了渔鼓艺人的演唱功底。刘鸿兵的《宜州渔鼓唱曲研究》主要叙述了宜州渔鼓的音乐演唱特点,得出宜州渔鼓曲调性强的理论观点。
洪建国的《民间渔鼓筒的改良与发展、共建》一文中对渔鼓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了概述,并提出渔鼓改良办法,使艺人可以有更为丰富的表演形式。
对于目前广西渔鼓音乐形态类的研究,其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是值得年轻学者学习的,但关于广西渔鼓基本曲调的分析整理、板式种类变化的总结归纳以及谱学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这3个方面算是目前广西渔鼓音乐本体研究方向上比较薄弱的地方,应加以重视,深入研究。
■广西渔鼓曲目类研究
广西渔鼓的曲目分层其实是很明显的,每段社会历史、时代背景下都产生了不同题材内容、反映不同社会风向的渔鼓曲目作品。涉及到广西渔鼓曲目的著作有近二十余篇,期刊论文也有,很大程度上广西渔鼓曲目都是作为音乐作品被收录在著作(期刊)中。
1.著作类
(1)综合收录著作类。
苏韶芬主编的《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是目前广西渔鼓唯一一本曲目汇总,并附有曲目谱例的著作,将曲目分为传统曲目长篇、中篇以及原创优秀作品选两大类,前者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以人物传记、神话传说居多;后者则是大多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创作较多,多为反映好人好事、传扬真善美的美德教化作用,将唱本唱词与简谱谱例相结合,利于学习演唱渔鼓、分析渔鼓唱与说的密切结合。
(2) 《王老头子学文化》曲目收录。
广西渔鼓中最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一首代表曲目就是《王老头子学文化》,是赞扬王老头子活到老、学到老、热爱学习的精神,刘正维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民歌选声乐教材第一集》 《江定仙作品集声乐钢琴曲》江桥的《江定仙声乐作品选上》中都收录了《王老头子学文化》这一优秀渔鼓曲目。
3.收录个别广西渔鼓代表曲目著作
李侃的《爱的女神》、《艺苑漫步》中收录了广西渔鼓《岩畔倩影》的唱本;《唱词创作选集》中收录了《水上抓匪》;《大红花给谁戴》中收录了赞扬老劳模谦让有礼美好品德的《老劳模三让住房》;《瑞狮抢彩·广西各民族曲艺作品选》中收录了传统渔鼓曲目《敬酒》 《巧相连》;《真假少尉曲艺集》和《东方红农村政治文化综合读物1980》中收录了张武的歌颂红军战士的《霹雳战士梁英瑞》;《长缨颂广西民兵革命斗争故事集》中收录了郑肆创作的宜州渔鼓《渔鼓老爹》、《全国第四届文艺会演小型戏剧、曲艺选》中收录了张付华的《华主席教我学雷锋》;《演唱第4期》中收录了陶桥付的《颗粒归仓》;《工农兵演唱第一辑》中收录了歌颂抗战时期抗日战士的《心红壮志》;王晓亚的《流蜜的枣香》中收录了桂林‘心红壮志’组创作的歌颂标兵党员唐广祥的《标兵党员唐广祥》;余永年的《廉政曲艺》中收录了李侃创作的《热血金穗》,是赞扬农业银行中誓死保卫人民财产的工作人员赵春燕;《群众演唱材料选辑·第二辑》中收录了《双龙斗龟》和《雷锋参军》;梁南江主编的《铁班长曲艺集》中收录了《春燕闯关》。
2.期刊类
目前针对广西渔鼓中个别曲目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只有周琳的《桂林渔鼓‘三姑记’唱词的草根价值观》一文,文章从传统中篇渔鼓曲目《三姑记》唱词唱本的题材内容入手,体现了《三姑记》中所蕴含的四个价值观。
《广西文艺》期刊自1961年——1976年的十五年时间里刊载了十余首广西渔鼓优秀代表曲目,题材内容多为五十年代反映社会风气、歌颂新社会、赞美好人好事,有越南战争时期战士赞美越南母亲的《越南妈妈》 《我们的县委书记》 《龙城虎跃》《双龙斗龟》 《一担百米》 《春燕闯关》《新旧社会两个天》 《达瓦除豹》 《运稻草》 《漫天风雪访贫农》 《放牛娃智擒匪兵》 《小阿春参军记》十二首曲目。
广西渔鼓的曲目资料是比较丰富的,因为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开始兴盛,又有专门的渔鼓艺人从事这一曲艺事业,不论是口头传承还是曲谱传承,广西渔鼓的曲谱资料数量还是很客观的,但是就学术研究上来讲,针对于渔鼓曲目内容、题材的划分,分类研究的比重还是不够的,可以说是广西渔鼓曲目内容分类上的空白之处。
■广西渔鼓功能价值与传承发展类研究
随着广西渔鼓先后被列入广西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名单中,研究学者逐渐把眼光投入到了这一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曲艺艺术中,关于这一类的研究著作还不是很多,唯有高敏、何正荣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到桂林渔鼓具有宣传功能、生存功能、娱乐功能三大功能价值,分析了当前桂林渔鼓文化发展受政府行为导向的影响、经济的制约、教育断层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文化主流的影响。
期刊学术论文有孟卓的《传承广西渔鼓之探讨》从广西渔鼓独特的艺术特色出发,提出关于渔鼓传承保护的三大途径。周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的传承构想以开发利用广西戏曲艺术为例》中提出了曲艺传承的重要性,对目前广西曲艺的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出专业艺人流失严重等三大方面,针对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杨莹的《广西传统曲艺音乐之渔鼓的艺术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分析了广西渔鼓的艺术价值,提出了广西渔鼓的传承与保护思考。洪园的《论地方政府对宜州渔鼓艺术的保护》从政府干预角度出发,呼吁有关部分重视宜州渔鼓这一地方特色曲艺,使其生生不息。
■结语
广西渔鼓的音乐研究自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开始,在众多渔鼓艺人、传承人以及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涉及多个研究层面,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有待挖掘的领域,比如广西渔鼓基本曲调的分析整理、板式种类变化的总结归纳以及谱学方面的研究,这3个方面算是目前广西渔鼓音乐本体研究方向上比较薄弱的地方,应加以重视,深入研究。针对于渔鼓曲目内容、题材的划分,分类研究的比重还是不够的,可以说是广西渔鼓曲目内容分类上的空白之处,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展开深入的研究。
注: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编号:YCSW2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