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邮民歌歌词语言特色研究初探

2017-02-14王志军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邮民歌音乐

■张 悦 王志军(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高邮民歌歌词语言特色研究初探

■张 悦 王志军(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高邮民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种世代承袭的民间俗曲,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渊源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方言、歌词、音韵之间的结合,使得诙谐、浓郁的地域风格特征和艺术魅力更为突出。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高邮民歌歌词语言的研究,目前对于高邮民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发展、演唱技巧与风格、音乐特征、传承保护等方面,单纯从文学角度切入,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来分析高邮民歌的理论研究还并没有出现。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高邮民歌歌词的语言特色。同时,也体现了高邮民歌在文学方面学习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高邮民歌的语言结构特征

1.句式结构

高邮民歌的结构形式大多为七字四句、七字二三句。特别是七字句居多,比如《寡妇晓得光棍难》:“天上乌云乱翻翻,晓得地上穷人难,穷人晓得穷人苦,寡妇晓得光棍难。”《荷花爱藕藕爱莲》中,“我跟姐家隔个塘,一塘荷叶乌盎盎,荷花爱藕藕爱莲,哥哥爱姐姐爱郎”等等。还有上下句结构,如《数鸭蛋》;此外,也有三句体结构,如小调《高邮西北乡》,经过起承转合的缩减变化形成起转合的三句体结构。其中,最具特色的结构形式则是《五句半》。如“五句半来实好听,人人劝我唱调情,我说调情不能唱,我唱调情姐多心,好姐家,你既多心莫要听”“我跟姐姐隔块场,日日看见姐厢房,早上看见姐叠被,晚上看见姐梳妆,好姐姐,不如两床并一床”等等,这些有的是通过四句体变化而来,有的是独立的五句半的乐曲结构。

2.句体形态

高邮民歌的多句体结构形态多样,即在乐段内外增加衬腔、衬字、对白、间白或重复某一部分乐句,与高邮方言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关联。在音乐构成上,高邮民歌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应用较多,常伴有四、五、六度的大跳,如《五句半·望望槐花几时开》,四句之后,突然将第三人称的叙述转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曲调由高到低,生动刻画出了“真心实意望郎来”的深情。

3.结构原则

高邮民歌的结构原则应用方面,有呼应结构的,如在《油浇蜡烛一条心》中,旋律结构方式建立在主、属关系上,材料的使用上,以相同材料的重复或变化重复做对应,加以补充。文学中的诗词讲究起承转合,高邮民歌中也有这种结构原则思维,比如高邮经典民歌《高邮西北乡》就是起承转合的一种缩减变化。在高邮民歌旋律结构中,多“一领众和”的形式,多“对白”“间白”的穿插,安排上多衬字、衬腔。如《手拿兰花顺墙栽》,这是一首黄黄子,歌曲的开端是领:“早上么起来雾不开呀,说呀说得好好来。”接着和:“说什呢儿来?”领:“他说得哎,手拿兰花顺呀么顺墙栽。”和:“嗯哟哎子哟来,嗯哟哎子哟来。”领:“黄黄子哎。”和:“哎!有情的人儿那是你哥哥哎。”这种问答式的民歌在高邮民歌中可以找到很多,体现了对比的结构原则。

■高邮民歌的歌词特征

1.歌词内容

高邮民歌的歌词内容大多为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主要表现为劳动生活、爱情和风俗等。

(1)劳动歌

在劳动过程中演唱的歌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比如在《打起锣鼓唱起歌》中,“打起锣鼓唱起歌,唱得春风杨柳摆,杨柳年年换新叶,小大姐月月换新鞋。踩车的哥哥无得换,中拐换到边拐来;带锣的哥哥无得换,穿双脚踏子上车踩;放牛的哥哥无得换,脱下草鞋换蒲鞋;栽秧田里无得换,上趟换到下趟来”。《手把青秧在水田》中,“手把青秧在水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耐得炎凉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些民谣的题目和内容,如“脚踏子上车踩、栽秧、青秧、田里”,都暗示了歌词表现的内容,展现出了当地人民劳作时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这样的民谣,比如《冷了龙车水不来》《锣要打来鼓要敲》《一河清水绿悠悠》《唱龙车》等等;也有的是从按季节与月份的劳动歌,《金鸡叫》中“春天鸡叫忙播种,夏天鸡叫把工催,秋天鸡叫忙收割,冬天鸡叫理寒衣”;《农夫四季忙》中“春来农夫要早忙,收拾布种做田庄;夏来农夫晓夜忙,又割麦来又栽秧;秋来农夫昼夜忙,日间割稻夜打场;冬来农夫忙停当,草上堆来粮进仓”等等。这些劳动歌,也生动地表现了生产劳作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情绪。

(2)情歌

用来表现思慕、爱恋之情的谣曲。《哥和姐家隔条沟》:“哥和姐家隔条沟,清清河水向东流。姐姐朝朝来淘米,哥哥天天来饮牛,有心相爱难开口。哥和姐家隔条沟,清清河水不断流,丢块砖头试深浅,唱支情歌把情勾,姐姐听了笑点头。”《哥哥想姐莫要慌》:“五句半子唱得长,哥哥想姐莫要慌。一锹不能挖口井,一担不能挑个塘。好哥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五句半子不多长,哥哥想姐心里慌,一锹偏要挖口井,一担偏要挑个塘。好姐姐,汉光武七岁走南阳。”还有《秧田情歌》《郎妹对歌》《千里姻缘一线牵》《我愿嫁个劳动汉》等等,最经典的就是《高邮西北乡》。这些情歌歌词中大多围绕姐和郎展开,传递了一种恋爱相思、男女情爱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3)风俗歌

在特定风俗活动中进行传唱,并直接反映该风俗活动的歌谣。代表性的曲目有《站桥头》《一见姐姐苦凄凄》《我的家乡在高邮》等等,这些民歌是人民心声的表达,他们以歌抒情,通过歌声来反映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

(4)时政歌

忠实记录了人民群众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形势、社会状况的民歌。如《冬月十五打高邮》:“冬月十五亮月头,新四军一心打高邮,手榴弹——投!挥铁拳——揍!打得王八缩了头。”还有《当兵要当新四军》中“谁说好铁不打钉,谁说好汉不当兵,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最具代表性的是高邮民歌《送夫参军》。这些歌曲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重大事件、政治举措以及人民群众基本的态度。

(5)历史歌

主要有《十二月花名按古人》《十枝花》《五更大古人》《十唱古人》《渔樵耕读》《古代女子懒梳妆》《十月唱古人》等等,这些歌曲都是对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的反映。

(6)宗教歌谣

用于宗教仪式并反映宗教信仰的歌谣,如高邮《散鲜花》曲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这种“驱傩”歌谣取意天女散花,广布恩泽于黎民众生。其他的仪式歌曲,还有《闹新房》《十杯喜酒》《挑盖头》《戳窗》《砌房造屋喜话》等等,都体现了一种宗教、婚丧仪式的风俗习惯。

(7)儿歌

除了上述内容的民谣,还有一些体现儿童民歌韵味的歌曲。朗朗上口,节奏轻快,语言活泼。如《白果子树开白花》《板凳歪歪》《百索子摞上屋》等,音韵流畅,反映了儿童生活的情趣。

2.语言风格

首先,高邮属于江淮方言区域,高邮土话大多仄声字,在里下河腔中,尾音悠长。在高邮民歌中,习惯用拟声词、语气词、衬腔、衬词,“对白”,“间白”较多,地方特色鲜明。如衬腔“咿呀咳子哟啊哟”,衬词“多年哪不打海棠哎啦子鼓来”中的“哎啦子”,对白如《小小刘姐姐》中“姐姐”“哎嗨”,间白如《数鸭蛋》中“呱呱”和“咦啧啧来”这两小节的传神刻画。其中,破读的字音和惯用的拟声词、语气词构成了高邮民歌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独具地方特色的衬腔衬词的表现,展现了高邮民歌活泼俏皮、诙谐风趣的风格以及细腻丰富的情感美。

其次,高邮民歌有着诙谐风趣的情韵之美,俏皮活泼的比拟,将流动与静止、可爱与生动相结合,语言甜美亲切,质朴本色。如《数鸭蛋》中“呱呱”“咦啧啧来、咦啧啧来”两小节,传神地将鸭子的叫声和唤鸭的声音表达出来了。特别是较多方言的使用,使得高邮民歌地域特征更为明显。如《黄黄子》中的“子”“交”“哪”“哥”等字,饱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总的来说,高邮民歌表现的内容面广泛,歌词的语言都自然展示出了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如《送夫参军》,抗战时期流传于高邮老区,表现的是翻身妇女送丈夫参加新四军的愉快心情及对新四军的无比热爱拥戴的深情厚意;《四季相思》表现的是少女思念外出打工的情哥哥的相思之情;还有高邮民歌的代表作《数鸭蛋》,表现的是一种天真的童趣等等。

■高邮民歌歌词语言的情感表达手法

1.抒情方式

高邮民歌水乡风格浓郁,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情感表达方面,有直接抒情的,如《冬月十五打高邮》:“亮月子一出照纱窗,鬼子缩在洋磨坊,机关枪——放!同志们——上!打得鬼子无处躲藏。”这是人民群众对抗鬼子内心强烈的呼唤声,这种直接而又袒露的抒情手段,感情表达强烈。也有叙述、议论、描写方式表达的间接抒情,如《晚娘打骂实难挨》:“二八佳人我的乖,五岁孩童泪满腮。我问孩童哭什么?亲娘去世晚娘来。亲娘待我多好过,晚娘打骂实难挨。一天对我三顿打,三天对我九顿排。左思右想无可奈,恨苦修行吃长斋。人人说我吃不住,水里推磨慢慢挨。有朝一日挨上路,十朵莲花九朵开。”这种叙述寓情于事,感染力和说服力大大增强。

2.表达手法

在感情的抒发上,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也常常被运用到。第一是反复,《句句唱的姐跟郎》中“五句半子不多长,句句唱的姐跟郎,姐姐好比屋上草,情哥好比一交霜,交交落在姐身上。五句半子不多长,句句唱的姐跟郎,情哥好比石磙子,姐姐好比一面场,磙磙落在姐身上。”通过反复的手法,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之深。第二叠句的运用。《数鸭蛋》中“呱!呱!咦啧啧来 咦啧啧来”,叠句的加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模拟鸭子叫声的“呱呱”与唤鸭声的“咦啧啧来”,俏皮而又不失纯真。第三是排比。《娘养女儿一场空》中“蚕豆花开易蓬松,娘养女儿一场空,穿红着绿跟郎走,老娘撂在半虚空”。将娘养女儿一场空的无奈与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由此可见,文学创作手法的运用,加强了高邮民歌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与文学是一体的,文学中离不开音乐的暗示力量,同样,音乐形象的塑造及艺术感染力的表现也需要文学创作的支撑。高邮民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经过诸多文人的提炼、润色,歌词更为规范,曲调更为优美,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结构特征、歌词特征及歌词语言的情感表达手法方面,不仅反映了高邮民歌中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了民歌的原生态神韵,而且也体现了其在文学方面研究的重要价值。

[1]张秋红,姜文定.高邮民歌[M].扬州:广陵书社,2010.

[2]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爱民,陈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4]刘正维.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吴叠.中国民歌的旋律结构与调式[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8.

[6]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2.

[7]侯雁北.文学创作:构思 结构 表达[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高邮民歌音乐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好歌好酒好高邮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高邮风光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