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笙的历史演变与改革探究

2017-02-14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改革音乐

■王 姗(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笙的历史演变与改革探究

■王 姗(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古代笙的历史演变

笙古代又名龢(和)、竽、巢。笙的雏形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有了。而后经郭沫若先生考据为“笙”的相形字,在出土的殷虚(公元1401~1122年)甲骨文中就有,读作“和”,此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中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礼记·明堂位》中也提到“女娲之笙簧”。

周朝时,笙已见于记载中,是当时用处最大的乐器。相传在西周时期,周穆王十分喜欢音乐,尤其爱听笙的演奏,为了随时欣赏音乐,他走到哪里,乐队就带到哪里。在器乐节目中,经常为周穆王演奏的笙曲有《由庚》《崇山》《由仪》《南陔》《白华》《华黍》等。这些笙曲是当时宫廷中最受王爷和大臣们欢迎的曲目,也是我国笙演奏史中有记载的最早的传统乐曲。《诗经·小雅·鹿鸣》有“鼓簧吹笙”,由此可见笙在当时已经由簧片振动发声了。

春秋战国时期,笙不仅在宫廷音乐中出现,并且也流传并盛行于民间。当时淄博是一个有7万户居民的大城市,据说人人都会吹竽(当时笙又称竽)。史书《战国策·齐一》曰:“淄博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中也曾编进一个脍炙人口的“滥竽充数”的故事。从这不难看出笙在战国时的地位与普及程度。且笙在当时不但能合奏、齐奏,还能领奏、独奏。我国最早发现的实例是春秋晚期湖北当阳曹家岗楚墓出土的残存的两个笙斗,笙斗由截去直柄端的悬瓠制成,直柄做吹嘴,腹做斗,斗面残留两排管孔,每排8个。孔径均在0.8~1mm之间,按形制看它可能是16管笙。而在战国早期的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6件笙,分12管,14管,18管3种,头嘴形状和质料与上例相同,斗有上下对穿的斗眼两排,每排8个,共计18个笙苗插置在斗眼里,管脚透出斗底。笙管用竹子制成,上下管口平齐,近上端处有的开一长方形簧槽,内置芦竹簧片。其制作、簧片、调音与现在相同,笙斗为青铜制。同时流行于苗族地区的芦笙在这个时期出现。

汉朝开始笙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笙共26个斗眼,外侧两排22个,内侧两排4个斗眼,制作时除了单管外,已有折叠管的装置,共4组折叠管皆有3根长度不同的单管组成。从战国到汉代笙都是乐队的主力。

两晋时期,笙的演奏技巧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这时的笙独奏曲有《飞龙》《双鸿翔》《白鹤飞》等,而且乐曲技巧难度大,手法新颖,并着重写景抒情,竭力抒发人们细腻的思想感情。

隋代曾出现过十九簧笙,《隋书·乐志》载:“笙到管十九于匏内施簧而吹之。”后来比较流行的是一种“义管笙”,《乐书·义管笙》载:“大乐所传之笙,并十七簧,外设二簧,不宜量,谓之‘义管’。每度均易调,则更用之。”意思是说义管笙有十九簧,其中十七簧是常用簧,另外两簧做备用的义管,遇变均易调时,再临时换义管。

唐朝,琵琶虽然处于优势,但笙还是占有重要位置,继续受到重视,除成为隋唐九部乐、十部乐的主奏乐器外,也用于各种小型乐队,甚至三五人的乐队也少不了笙,由于笙演奏技巧的高度发展,这时期涌现出许多笙演奏家,较著名的有尉迟章、范汉恭、范宝帅、孟才人等。

宋朝,宫廷音乐(雅乐)依然非常重视笙的作用。为了讲究音响效果和气魄,在乐队中,吹笙的乐师至少要配备10~30人。笙除了合奏,齐奏,领奏外,经常用于独奏。当时仍流行这种十七簧笙,由于簧少,转调不方便,当时较有名的笙演奏家单仲辛又将笙恢复为唐盛时期的十九簧笙。到宋皇佑二年(1050年)阮逸又将三种大小、音高不同的竽笙、巢笙、和笙改为十九簧,并可翻12个调,减少了换管的麻烦,因而普遍使用。

元朝时从回回国传入一种“兴隆笙”,其有木桶木音响,上有90根紫竹管,以竹为簧,共15个键,每键按6个音,而发音的方式是用凤囊鼓风。

元、明、清时期由于琵琶等其他器乐演技的发展和戏曲曲艺的兴起,笙开始走下坡路。由主奏乐器成为在次要地位的伴奏乐器,笙簧由唐朝时期最佳状态三十六簧逐渐减少到十七簧、十四簧甚至更少。

清朝末年,由于圆笙的形制圆而光滑使人不容易拿稳,手指在吹奏快速旋律时容易跟不上,手腕也易僵硬。大约在20世纪初,河南的笙匠王玉泉研究出了方斗笙,其具有声音大而且洪亮、指法灵活,便于拿稳、不易手腕疲劳等优点,这也是现代三十六簧方笙的雏形。

■近现代圆笙的发展

近现代笙最常见的是在北方,流行的品种有:河北、山西、内蒙、陕西、辽宁、山东的圆笙(十七簧),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一带的方笙(十四簧),浙江一带的丝竹笙,又称“苏笙”(十七簧)。

20世纪中叶,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之一群笙演奏家的顽强拼搏,苦心研究和改革,笙又获得了生命力,下图为具体措施。

表格1:

1956年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由于传统笙的音域窄,缺乏表现力无法演奏其创作的乐曲《凤凰展翅》和《芦笙舞曲》将当时的十七管十三簧笙改制成十七管十七簧。丰富了笙的表现力。在1958~1960年胡天泉创作的《白鸽飞翔》《草原骑兵》中由于需要高音“mi”和低音“re”,便又将笙的音域延展到两个八度外加两个音、二十一簧。而在1960~1965年的创作中因为需要低音“la”,胡天泉将笙扩展到二十三簧,这大大扩展了笙的音域。1972~1978年因为创作《大庆红旗迎风展》《我爱祖国的西沙》等乐曲中低音到“so”,又把笙的音域扩到“so~mi”二十四簧笙。到了1978~1982年胡天泉又将笙扩展到二十七簧,并且在笙中间一个半八度的音区上安了全部半音。1979年增加了巴乌在二十六簧笙的基础上。

■近现代方笙的发展

由于方笙音域窄、音色较尖锐,局限性大等问题,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的笙爱好者与演奏者便开始了改革,下图为其具体措施。

表格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张子锐、吴仲孚、王仲丙、杨竞明等几位先生,与北京民族乐器厂笙制作师孙汝桂先生等,根据河南方笙的排列形式改革成功了三十二簧键笙。

20世纪60年代末,黄林潜对方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研制“自控温度电笙斗”,解决了笙在低温中演奏时因簧片上水所引起的发音迟钝、跑音以及黄蜡失去黏性造成簧片脱离等难题,发明“脖挂式可调节笙支架”,缓解了演奏时手臂、手腕和手指的紧张度,解决了改良笙不便捧奏的问题,并研究出一套利用共鸣管管长、直径、连接孔的位置以及材料诸方面的不同特性,来调整音量和音色的系统理论,为扩音笙的制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先后研制了十五簧、十八簧、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三十簧、三十六簧、三十八簧等多种型号的改良笙,以发音灵敏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受到文艺团体和笙演者的欢迎。

现在常见的三十六簧键笙是在1974年由王慧中、孙汝桂、杨大明先生成功改制的。不久之后孙汝桂先生又协同张子锐、吴仲孚、王仲丙等先生与苏州民族乐器厂制作师强汝康、严根山先生及工人们制成了三十六簧中音抱笙、中音排笙、次中音抱笙等一系列其他形制的笙。这几种采用机械加键,通过键子操纵气门开闭发音的笙,使笙的形制改革得到了重要突破。改革之后的这些笙,形成了高音、中音、低音几个音组,填补了传统圆笙的不敷,其半音齐全,音域宽,演奏效果和谐圆润对于其他乐器有融合的作用,非常适应当代乐队演奏的需要。

■结 语

笙这个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由一开始唐宋前的繁荣至元、明、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衰落,再到近现代的二次繁荣,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其每一次的兴衰与改革事实上都与当时社会与人文地理密切相关。

第一,宫廷礼乐制度的衰败使得笙的地位受到影响。笙最初主要被用于宫廷之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有4处提到笙的地方,全部与宫廷有关。除此之外,宫廷里还用笙来玩乐享用。殷周是奴隶制时代,上层的贵族早就有钟磬琴瑟笙竽等相当高度的音乐及其他感官的享受,但作为奴隶的人民却和他们有天渊之隔。当时的统治者用礼乐制度区分等级,因此等级不一样,所能享受的音乐也不一样。周代的大规模笙演奏在当时只属于宫廷雅乐的范畴。到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使得6首笙诗遭到亡佚,矛盾内部的激化,宗法制度的衰落,祭祀乐器与规模的变化,都对当时笙的地位产生了影响。

第二,非本地固有文化的传入使笙的地位产生动摇。隋唐时期,由于非固有文化的影响,其音乐大量传入中国,笙由主奏乐器逐渐沦为伴奏乐器,这打破了两晋南北朝以前的吹管乐器与瑟为主并与钟磬等打击乐器共同演奏的形式。笙到了民间,就必须适应民间的需要,笙便从制作复杂,苗数簧数较多,开始减少苗数簧数,改为制作简单的笙,自此之后至民国初期,笙的体制并没有发展的趋势,仍保持和停留在十三簧至十九簧笙。

第三,国家政策支持为笙的辉煌所带来的促进作用。笙的二次辉煌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大陆不少文艺团体成立了民族乐器改革小组,在每个改革小组中,笙都放在了改革的首要地位,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笙得到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改革与创新。可以说笙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这些改革,又将笙推向了历史上最辉煌时期。

笙从春秋时的兴盛,战国时的辉煌,演变到最后衰落,走了大约3000年。但笙的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笙的研究,这种传统的民族管乐器在一次次作品的创作中改革着,从十几簧改良到了几十簧,音域的扩展使它更加富有表现力,种类的丰富使它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本文根据笙的历史演变陈述了其历时发展过程同时又用共时的观念对改革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究,一方面为笙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笙的创新提出了可能性。现如今,笙管音乐不仅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而且已走出发展的低谷,出现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

随着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对音乐文化的大力扶持,这些对于促进笙管音乐有利的因素也必将成为其成长的不竭源泉,但是并不能抱有极度乐观的心理,就目前来看不规范、不统一的指法及音位排列现象是制约笙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使得笙难于教学普及,也难于在改革中创新。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做笙管音乐改革和规范化的促进工作,在规范化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些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如今自控温度电笙斗已经面世,笙的改革已经不再局限于增加笙苗与键子,它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与科技电气化相结合,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电笙苗或许在将来也将不再是梦想,笙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迎接蓬勃发展的明天!

[1]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中国笙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岳华恩.论笙的改革与规范化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

[3]范元祝.20世纪笙的改革与笙曲创作[J].中国音乐学,2001.

[4]马盛楠.中国笙乐的现代开拓者——胡天泉笙乐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刘迎新.齐鲁地域笙曲艺术价值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08.

猜你喜欢

改革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改革之路
音乐从哪里来?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音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