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产区“区域性再生”新势头的启示
——以景德镇老厂地区为例
2017-02-14刘志哲齐少然
刘志哲,齐少然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传统陶瓷产区“区域性再生”新势头的启示
——以景德镇老厂地区为例
刘志哲,齐少然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曾几何时,传统陶瓷业作为我国引以为傲的支柱产业之一,影响力巨大,其诸多产品远销海外,常盛不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行业固有模式的禁锢,许多传统陶瓷产区逐渐没落。文章以景德镇老厂地区为例,分析其作为传统陶瓷产区“区域性再生”新势头的原因、特点及前景。
传统陶瓷产区;老厂;再生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景德镇作为我国以制作和销售瓷器而著名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产业模式,自宋元起即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流,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时至今日,我国传统陶瓷业在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冲击和自身模式的禁锢下逐渐没落,以景德镇为典型代表的传统陶瓷产区首当其冲。更有甚者,越来越多的传统陶瓷业产区逐渐消亡殆尽,退出历史舞台。传统陶瓷业产区在新形势下如何作出积极的应对?如何打破自身模式的束缚?笔者以景德镇老厂地区为例,尝试捕捉和总结其“区域性再生”的原因、特点及前景,解析其发展新势头对我国众多的传统陶瓷业产地,传统陶瓷产业乃至传统陶瓷文化如何在新变革中找寻出路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老厂地区的概况
老厂是景德镇著名的地段,这里散布着诸多手工艺作坊,曾经是主要陶瓷产地之一。在政府还未对此地进行规范管理和科学规划之前,这里曾遍布作坊、“小高炉”、土窑等,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从事陶瓷制作和销售的相关行业。彼时,老厂地区的“陶瓷展销”(景德镇人称为跑会)景象也是一片火热,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商人到这里大量地进货。可以说老厂地区是景德镇一个阶段中的缩影。
随着产业格局的革新和政府宏观规划的推进,更由于安全考虑,藏身于居民区内的“小高炉”遭到取缔,老厂的窑炉被要求全部搬迁。同时,整治了鱼龙混杂的陶瓷展销后,老厂失去了大量的买家,仿佛一夕之间,由盛变衰,落寞不堪。
但近年来,由于该地遗留了较完备的陶瓷制作设备,且租金低廉,大量的青年人集中在这里进行创作。他们针对市场生产大量独特的陶瓷产品,带来了传统陶瓷产区复兴的新的突破点。
老厂地区的再生,对身在其中的从业者来说,应当有更为深刻的体会。笔者深入老厂地区,对诸多模具、镶器作坊进行了考察,利用田野调查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他们进行了重点采访,针对笔者的一些问题,当地的从业者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和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交流。
笔者对老厂某镶器店谢老板的采访主要集中在“是什么使得老厂能够再生”的问题,他认为老厂地区的再生更多地来源于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的创新和紧密跟随市场有关的。他介绍说,在曾经的老厂地区,乃至整个景德镇,几乎全部的从业者都在进行着老式瓷器的制作,生产一成不变的传统器型等,这也导致了传统陶瓷业的产能过剩和市场的饱和。后来老厂附近的一些年轻人不甘心困于这样的桎梏之中,他们尝试做异型的模具和陶瓷,鼓励学生到自己作坊中,利用自己的优良技艺和学生们、青年艺术家们的创新思维设计和制作新型的陶瓷作品。他们同时对传统外销瓷进行了吸纳和革新,将视野放至国际,制作的东西既有传统外销瓷精美的纹样,又兼顾了不同文化的不同要求和市场的指向。
对模具店李老板的问题则集中在“老厂地区如何打破传统模式束缚”的问题上。据李老板介绍,自己和众多老厂附近的年轻手工艺人很“灵活”,转变经营模式,主要就是针对国内外广大的学生和艺术家群体——制做异型模具,烧制特型陶瓷,让学生和艺术家们参与到从拉坯到刻花、吹釉到烧制的这一完整的过程。“他们真正喜欢的就是参与到这一切之中,他们好奇这种作坊式的营生,他们愿意自己变成工匠,我感到很高兴。”他说道。不同于他们师父辈的行业禁忌,李老板既懂得完整的模具制作过程,还懂得拉坯、烧制等制作流程。年轻一代老厂人在新兴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市场导向推动下,打破了重重的行业壁垒,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加趋于合理和现代化。
当笔者对擅长传统刻花技艺的胡师傅谈及上述问题时,他介绍说,老厂地区正逐渐以更开放的视野紧盯国际市场,例如在传统外销瓷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生产更多适应国外市场的陶瓷品。
二、老厂地区发展新势头萌发的特点
经过访谈和调研,综合来看,笔者认为这种新势头的萌发有以下特点:
(一)开放性
从历史文化脉络上看,地处南方的景德镇由于吸纳了大量北方逃离战乱的陶瓷工匠,汇聚了南北文化精华,使得景德镇自唐宋以来就具备了极强的开放性。而后由于元帝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广泛交流,使得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大量出口。来自波斯的商人携带伊拉克产的钴蓝原料,到景德镇订制具有伊斯兰特点的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销往穆斯林世界。这种繁茂的陶瓷生意给景德镇带来了昌盛,同时也带来了世界的讯息,景德镇在这一过程中积聚了强大的开放性。当下的景德镇,特别是如老厂地区的手工艺人和艺术家、青年学生等多方组成协同发展的共同体,重新以景德镇陶瓷文脉中的开放性面对复杂的国际化大环境,针对广泛的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设计和制作新型的陶瓷品,带给整个行业以勃勃生机。
(二)灵活性
虽然我国陶瓷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但在近代中国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的瓶颈和机械化的冲击,传统陶瓷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固守的陶瓷工艺和产业组织上的落后,经营观念上的陈旧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传统陶瓷业自身的劣势造成了传统陶瓷业的衰败;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的低成本、批量化、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战胜了手工制作的高成本、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这一事实更加剧了其行业本身的衰落。
旧时我国传统的陶瓷业,无论拉坯还是吹釉都有严格的行会,更存在“作坊式”和“师徒式”等固定的行业生存模式。传统陶瓷业完善的产业组织结构犹如大型公司内部的各个独立部门之间的关系,它们在一定的模式下相对独立却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整个陶瓷行业平稳地运行;但在某些方面却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这种模式体现着中国式的智慧,但也构建了坚固的壁垒,各自为战,影响了更大的发展。
而如今,老厂地区的手工艺人或艺术家、青年学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趋势的作品。这种改变盘活了机制,带动了各行业的积极性。
灵活性是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特质之一:南来北往的,官用民用的,国内国外的种种需求,景德镇的工匠都可以灵活地分别满足其要求,制作出符合各自审美或物用的产品。
(三)完整性
放眼全国,极少有传统陶瓷业产区如景德镇老厂地区这样具备完整的制作工艺留存,以及浓郁的艺术氛围,这种集产地、作坊、市场为一体的高度发达的陶瓷文化综合体是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做所谓“景漂”的主要原因。
(四)创造性
有了开放的视野和心态,有了灵活的革新探索,更有了完整的古法技艺,通过广大艺术家和青年学生丰沛的创造力,以老厂地区为代表的景德镇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这是和以上列举的特性密切相关的。
三、景德镇老厂地区新势头对传统陶瓷业的启迪
笔者认为,老厂地区的复兴正是由于走了一条新型的灵活开放、贯穿文脉、发挥优势、定位精准的探索创新之路。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集中地表现在这里:老厂地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活态传承、动态保护,将“保护”和“创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紧跟市场,既传承了这种文脉,又获得了经济来源,从而盘活了传统手工业的机制,迎来了新的复兴。而对广阔的国外市场的开拓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则为景德镇老厂地区将来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与东盟、阿拉伯地区、欧盟各国及太平洋沿岸各国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经济交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景德镇市作为传统陶瓷业密集型城市,它的陶瓷业迅猛发展在其GDP上也可以体现出来。在2001-2011这十年当中,景德镇市GDP发展均维持在12%以上,其中有4年在15%以上。可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以传统陶瓷业为代表的传统手工业,乃至传统陶瓷产区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广阔的平台和极大的机遇。
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以景德镇老厂地区为切入点,对传统陶瓷业进行重新研究,对烧制、创烧和产业化革新很有必要。笔者认为,传统陶瓷产区制作的物品要合理定位市场、定位消费人群,要力求将“旧物复烧得有韵味,新物创烧得有品位”。不能够一味地仿制旧的器型、纹样,要做到有所改变。如果能将传统陶瓷文化的艺术元素、制作方法、制作工艺等融入到当下的再设计中,创新传统材料,那么创造出符合当今审美和功能需求的产品就变得更为容易,这不仅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更是通过市场的强大生命力带动了传统陶瓷业。通过进一步消除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工作者之间的行业鸿沟,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运用现代管理办法,更能将现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传统陶瓷文化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传统陶瓷业、传统陶瓷文化、民间艺术如何保留各自的生命力,如何在“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下焕发青春、走上再生和复兴之路,显得尤为有意义。■
[1]龚雪,吉晓民.基于传统文化的水墨动画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Z1):76-78.
[2]付彧.传统手工艺对后现代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3):26-28.
[3]张睿琪.美化之于设计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6):26-28.
[4]刘剑虹.现代手工艺与装饰性艺术的主体性地位与历史问题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6):143-145.
[5]苏晓静,刘士林.关于江南文化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讨论[J].装饰,2017(03):37-39.
[6]施茜,郭辉.从克拉克瓷到芙蓉手样式瓷——清初中国海禁与日本制瓷业在欧洲之崛起[J].装饰,2015(11):82-84.
Inspiration of the New Trend of Regional Regeneration in Traditional Ceramic Producing Areas,Taking Old Factory Area as an Example
LIU Zhi-zhe,QI Shao-r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traditional ceramic producing area; old factory; regeneration
F427
A
1008-2832(2017)08-0026-03Abstract :Once upon a time, the traditional ceramics industry, 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our country,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many of its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oversea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confinement of the inherent mode of the industry, many traditional ceramic producing areas are gradually decli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old factory area of Jingdezhen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its reason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as a new trend of regional regener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eramic producing areas.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