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民间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传承与拓新

2017-02-14张海彬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气派动画民族

张海彬

论民族民间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传承与拓新

张海彬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

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得益于民族化艺术道路的坚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的高速扩张带来的却是创作的现实困境。民族元素的开发和融入是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也是它们获得持久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回归民族文化,紧密结合现代动画科技,才能使中国动画走上从中国学派到中国气派的复兴之路。

中国学派;中国气派;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自觉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民族动画的艺术辉煌——中国动画学派

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物化,是一种古老的智慧结构,与民族精神有着高度而深层的一致性。历史告诉人们,背弃了传统,远离了民族,心灵就趋向于虚无和空洞,这一点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工作者做了最好的证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语言,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世界动画影坛创立了“中国动画学派”,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艺术高峰。题材上选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形式上借鉴民族民间艺术,打造出了不少的动画精品,如:《骄傲的将军》《渔童》《小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样式。“中国学派”在国际上被赞誉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中国学派”,当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族艺术表现手法,譬如昆曲、京剧、民乐、剪纸、皮影、陶瓷、国画、画像石等,配以明朗、精炼的线条及传统东方的颜色,动作设计上则采用中国戏剧的程式化手法及舞台效果,整体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截至到1986 年,中国共有31 部动画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 次,好评如潮,“中国学派”的曾经辉煌为当代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照维度。

二、中国动画的现实困境——民族文化内涵的时代疏离

中国动画在今天的发展有目共睹,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但这背后却是令人沮丧的现实:国产动画难以在国人精神生活中生根发芽,市场被外国动画占据。虽然也有很多作者努力推出了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但结果却不太尽如意人,难以与观众产生共鸣。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复杂而众多造成的,但其首要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的定位,疏离了民族的文化,因而失去了自己市场和价值观念。在日美动画的冲击下,中国动画逐渐迷失了创作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方向,使得作品本身缺乏应有的文底蕴和思想深度。有调查表明,92.3%的人认为国产动画一味模仿他人,画风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可言。80%青少年最为推崇日本动画,在中国少年儿童最喜爱的20部动画片中,有19部来自国外。其二,过分追求制作技术和表面效果,如各种软件应用、综合材料、后期特效和视觉冲击等,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动画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缺失。其三,主题先行,思想僵化,缺乏娱乐的精神和态度。众所周知,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理念,但现实中往往是“教”大于“乐”而忽视了作品的娱乐性和幽默感。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些问题造成了中国动画题材枯燥乏味,表现陈旧老套的硬伤。其四,时代的发展催生观众群体的巨大改变。随着IT 业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画的观众群体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年轻一代都是在优秀的欧美、日韩动画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因而他们的欣赏眼光十分挑剔,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减弱。

三、解决之道——从中国学派到中国气派

(一)中国气派的内核在于文化的自信和艺术的自觉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包含了美术、文学、影视、音乐等艺术门类,内涵上也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风貌。中国动画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国情,不仅是一个产业振兴的问题,更应该被视为整个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一大组成部分,这与当年战后面临重建和文化断层的日本将动画当成支柱产业来发展,几乎一样的情境。民族元素的开发和融入是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也是它们获得持久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中国动画要摆脱当前困境,在曾今辉煌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仍需回归本土的艺术和文化,再次贴上中国的民族标签,催生“中国气派动画”的新体系。何为中国气派?愚以为就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的,能够牢牢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与文化价值,展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和人文品质。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制约了国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许多人就会将它与落后、陈旧联系起来。殊不知,中国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不仅塑造了中国,还正在滋养着世界。君不见美国动画《功夫熊猫》获得空前的成功,横扫全球五亿多的票房(不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其他商业价值),而成功的背后却是中国的民族元素,中国人完全可以自信地说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全世界的绚丽瑰宝。文化自信的最高境界在于创造新的民族文化,这一观点投射在中国动画上,就是要用世界的视野和时代的眼光来发掘民族文化的伟大价值,实现中国动画的艺术自觉。即尊重文化规律,释放创造活力,努力探寻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生态关系,从中寻找到当代观众所缺、所想和所需的东西,让动画成为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

(二)加强民族艺术样式与现代动画科技的创新结合

世界上几乎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唯独文化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日久弥新的。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思接千载,积淀出丰富而深厚的民族艺术样式,如绘画、书法、雕塑、织绣、图案、工艺、建筑等,是中国气派动画发展的根基所在。所谓“周虽旧邦,其命唯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的都是中国文化的创新传统。从中国学派到中国气派核心就在于与时俱进,再创中国动画新的历史高峰。一味追随西方,抛弃民族文化谈创新,中国动画便没有了特色,丢掉了自己的灵魂,永远只能“东施效颦”。笔墨当随时代,中国气派动画的创新要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将民族艺术样式与现代视觉要素相结合,赋予传统的“言简意赅”“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大巧若拙”等美学原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内容题材、形式格调及艺术手法上具有精纯而独到的表现。3G 信息时代高新科技赋予了动画创作新的形式,在新的制作媒介、交互方式和视觉元素三位一体的作用之下,从前无法达到的任何奇幻效果如今都变得轻而易举,如《阿凡达》中震撼的动画效果就让人叹为观止,超出了人们的原有想象。科技的浪潮不可阻挡,21 世纪人类的想象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延伸,现代科技已让动画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了三维立体的空间,动画制作的各项技术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为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和拓新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中国气派的两个向度:海纳百川式的融入和文化形象的输出

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气派是个开放型和包容性的概念。鲁迅在谈文化发展时曾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中国气派既不是对民族文化的故步自封,也不是对世界文化的顶礼膜拜,而应当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进行深入的对话。实际上民族文化的彰显并不限囿于单一民族的范畴,在这一点上,美国和日本都做过很好的尝试。如美国取材于中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从中国的文化基因中找到动画的主题,又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出来,不仅没有引起中国观众的反感,反而让他们非常乐意的接受了这些美国气派的中国动画形象,赢得了中国的市场和好的口碑。而日本取材于印度神话的《天空战记》和取材于希腊神话的《圣斗士》等片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中国气派的动画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理念来关照到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对立统一,积极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诚对话。在梳理与发掘中国文化的同时,以全球的眼光汲取世界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进行有机的嫁接与整合,从而使作品更加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直观性和娱乐性特点,动画不仅是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中国气派的动画概念,在广泛融入的同时也应当在国际交流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让中国进一步了解了世界,让世界重新发现中国。■

[1] 孙立军 主编.易欣欣,生喜编著.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Arts in Animation Design

ZHANG Hai-bin
( School of Fine Art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6, China)

The splend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schools owe a lot to its coherence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arts. In spite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its creation is also confronting with some bottleneck.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elements and modern technology can be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animation style.

Chinese school; Chinese animation style; national art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J0

A

1008-2832(2017)02-0085-02

广西高校2014年度科研资助项目“广西民间美术生产性保护的本真性研究”(YB2014166),广西高等学校强基桂林理工大学2016年教学建设项目“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气派动画民族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我们的民族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的动画梦
红叶题诗
静谧黑色
多元民族
论教育学中国气派问题的实质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