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视域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文化品牌设计研究
2017-02-14王伟建
王伟建
新经济视域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文化品牌设计研究
王伟建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哈尔滨 150080)
工业遗产品牌的设计与打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工业遗产品牌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规划科学的发展方向,确保在经济新常态这个大背景下能够迅速地打造好品牌。
经济新常态;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建设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中国经济新常态体现在:经济涨幅速度上要宏观控制、经济发展理念上突出科学、经济发展结构上更加合理、不断研发新的发展动力。同时经济新常态也表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相应提高。东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增长缓慢、能源逐渐枯竭的地区。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全民发展下,要全面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向较高层次发展,达到经济、生态、社会的双赢,这不仅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对的一个艰难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结合这一地区存有的实际发展空间,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与布局。
东北有着丰硕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这一概念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的工业考古运动,在人们拆除工业设备时,发现了这些将被拆除的工业遗迹的新的价值。这一次的工业考古运动开启了保护与发展工业遗产的浪潮,促进专家们广泛地研究如何再次开发工业遗址使其创造新的价值,将保护工业遗产这一课题推向了世界。打造好工业遗产的品牌是对其经济价值再利用的有效方式。目前,在工业遗产品牌的建设方面我国的发展意识还不足,所以我认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保护与再利用其工业遗产很有必要。
一、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十八大以来中国体现出了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相较于197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这种新的态势赋有全新的内涵。
第一,在产业结构上,产业的不科学结构逐步开始调整,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扭转了过去单凭借第二产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传统布局。从2012年起,我国消费率稳步提升,投资率有所下滑。到2014年中,在对GDP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占比54.4%,促进GDP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占比48.5%,提高3.6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占比仅有2.9%。在分配结构中,居民收入比重开始提高。从1978年以来,GDP年均提高9.8%,而城镇居民年均收入提高7.4%,农村年均纯收入提高7.5 %,均在GDP提高比重之下。
第二,在增长速度上,越过快速增长阶段,逐步迈向中速阶段。自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倍之多,增速达到10%。经济长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仅有某些年份由于特殊原因涨幅不到8%:(1)1979-1981年之间,由于我国实行“八字”方针,经济增速不足8%;(2)1989-1990年由于实施治理整顿,经济增速不足8%;(3)1998-1999年,由于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不足8%。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的间歇性增长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而形成的,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则是常态。而自2012年伊始,我国经济开始了中速增长。2012年的经济涨幅从2011年的9.3%降到7.7%,2013年继续稳定在7.7%上,2014年则有低至7.5%。在这三年当中,我国经济增长降速建立在中速平台上,具有突出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属于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第三,在发展质量上,由低质量迈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首先,发展质效显著提高。2014年1至6月,经济发展效率有所提高。4至6月份工业利润总额较去年提高10%,比1至3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4至6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8%,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能耗降幅逐渐加大,2014年是六年能耗最大降幅。开始逐步出现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与GDP增长趋于一致,居民收入涨幅比经济增长速度高的健康格局。其次,发展活力显著提高。2014年以来,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原生动力与活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把国有经济同民营经济一起放在同一平台是,凸显出了民营经济的活力。
有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迎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科学判断,会为中国经济的更好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对设计与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一)可以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
在最早的工业遗产保护中,仅是对众多遗产中的个别事项进行保护。在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逐渐重视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工业遗产的保护。从国际社会到地方政府也都意识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认识与理解。从宏观理论上总结出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具体方针政策,并付诸于实践。如将工业遗址改为城市发展空间;或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工业博览馆,并与商业中心相连接,开发成为工业旅游。这些都会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
(二)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复苏
打造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知名度。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许多天然优势,随着长时间的工业开采,一些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伴随着工业设备的淘汰与老化以及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开始消失。但是,如今打造好当下的工业遗产品牌则会极大地促进东北地区工业文化的再次发展。
(三)可以促进工人精神的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前需要重点保护和发扬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人精神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工人精神孕育在工人独特的日常作业当中,是传统工业在当今的体现。这种非物质的工人精神可以依附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使其传递下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过去漫长的发展中,培养了许许多多能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工人,他们所具有的精神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优秀的红色工人精神。比如大庆铁人王进喜同志的纪念馆就是传播、发扬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基地,他不仅代表了我国石油工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代表了我国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人精神。它具有无穷的力量与价值,会给当今人们以激励。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人精神,工人精神就是工业文化的根本。促进传统工业遗产品牌建设就会更好的发扬以及传承这些精神。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的品牌策略
第一,资源的重新整合。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整合工业遗产资源。相关部门应该对目前现存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数量统计,从宏观上把握住现有资源总量,并将各类资源分门别类,推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标志性遗产资源,并根据不同资源的各自价值、地域等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以科学的方法提高了遗产保护的水平。
其次要整合组织管理资源。当前,由于有关部门的分工不同,许多工业遗产所应属的管理单位就比较分散。例如有些遗产属于企业自主管理,而有些遗产则由文化厅管理,这就导致某一工业基地的遗产在质与量上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记录,则就谈不上统一的规划处理了。所以,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面临的情况应交由政府统一的机构,从科学的角度来实施规划与管理,颁布监管条例,认真地对待工业遗产保护与品牌建设的工作。
除了明确保护机构外,还要打破地域限制,实施对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统一的管理体系,从“全方位”“立体型”进行多维合作与战略部署,将各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人力资源等做妥善的安排。
再次要整合辅助性机构资源。辅助性机构资源如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人员、修护人员以及讲解与服务等人员都是建设工业遗产品牌不可缺少的资源。上述需要建立的统一保护机构要协调与安排好辅助性机构各种事务,从大到与旅游行业联手策划工业旅游路线以及与科研单位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等,小至社会志愿者的招募等具体工作,都亟需辅助性机构的密切配合。
第二,工业形象的重新定位
在品牌建设上可以参考德国鲁尔区的建设经验,并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独特的个性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协调工业基地内部的各种竞争,建立一致认同的工业遗产标识,并完善与丰富服务体系,打造出强大的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在工业形象的设计中要注重单体形象。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建设应该首先根植于单体工业遗产基础之上。所谓要打造好工业遗产的单体形象,就是要在原有遗产的基础上,加入各类服务性设施,全方位打在工业遗产单体的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品牌设计,让消费者对这一品牌能够有快速、清晰以及明确的认识,使工业遗产的单体功能更加的丰富与完善,要尽可能地迎合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从而能够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更加受各方欢迎。
第三,更加注重市场的营销策略
要将品牌建设与旅游进行跨界链接,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将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相互结合,因此,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旅游能够和东北传统旅游相互促进与发展,为东北地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走工业遗产旅游道路,用工业遗产吸引游客,通过改造工业遗产以及配合相应服务设施,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的知识性与娱乐性打造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以此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如何建设工业遗产旅游方面,可以借鉴英国工业遗产旅游胜地铁桥峡谷等的建设经验,将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博物馆模式以及购物旅游模式相结合,综合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
在中国,工业遗产对于老工业基地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喜爱,在国家大力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支持下,工业遗产的品牌设计成为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利手段。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等最先意识到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因为,随着这两个国家重工业逐渐的落寞,重新设计与打造这些工业遗产品牌则成为他们主要的发展方向,所以他们在品牌建设上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品牌的设计可以汲取他们的先进经验,从前文提到的资源的重新整合、工业形象的重新定位以及更加注重市场营销等三个方面进行工业遗产品牌的设计,以此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15A014
注释:
①汪文品.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出口贡献率为负[EB/OL].新华网,2014-7-16.
②周雷.二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解读继续巩固工业稳中向好势头[N].经济日报,2014-7-27.
[1] 李扬,张晓晶.论“新常态”[R].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报告系列,2014.
[2] 焦方义,祝洪章,杨共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考察研究[J].世界建筑,2007(7).
[4] 孙洪敏,牟岱.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
[5] 陈映.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J].新闻界.2009 (5).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Culture Brand Design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under the New Economy
WANG Wei-jia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Media Campus, Harbin 150080,China )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br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new norm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 provides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brand.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needs to grasp this rare opportunity,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economic new normal in this context can quickly create a good brand.
economic new normal;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ndustrial heritage; brand building
J022
A
1008-2832(2017)02-0037-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