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组织化传播刍论

2017-02-14

文化与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组织化乡民转型期

宁 威

社会转型期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组织化传播刍论

宁 威

以乡村节庆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是一种地域标志性文化,对乡村具有“纽带、认同、归属”等统合功能,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乡村节庆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社会转型期的乡村成为一种“半耕社会”,人们对节庆民俗文化态度淡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乡村节庆民俗的传播组织化体现为一种基于文化管理和文化发展职能上的“国家在场”。

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组织化;传播

一、农村节庆民俗文化及其意义

从说文解字上看,“节、庆、俗”等字的起源与天地运转、物候节气、农事生产以及地方性流域等概念有关,它是反映一个族群历史及特征文化的重要符号,对内成为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对外则成为彰显族群特征的重要标志,[1]民俗活动是长期以来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天人合一理念的文化性衍化,是人们岁时节令的习尚活动,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行为模式,民俗活动本身是一种“社会化习得和教养”过程,“仪式化”的节庆民俗活动,具有族群统合效果,在传播过程中,族群的心意信仰、集体意愿得以彰显和反映。民俗是农村社会的核心,是人们认识和分辨新旧事物,理解社会变迁,延续乡土生活的经验准绳和凭借,乡村依靠乡土民俗文化的精神归宿感和稳定感来“回应”社会变迁。

在中国古代就有节庆民俗文化组织化传播的先例,官方体系利用节庆民俗祀神祈福、宣德教化,发挥关系调节等功能。如《汉书·艺文志》有“观风俗,知得失”之说,“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节庆民俗文化具有教化乡民、规范礼仪、凝聚人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乡俗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从祭祀、宗教和农耕生产中自然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潜在的可贵的秩序资源,为乡村自治创造了稳定的文化土壤,民俗治理是软性治理,古人有“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纪纲,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贯于人心”之说。在各种仪式和活动中养成敬畏天地、谐和天人、敬祖崇德、讲和修睦、同舟共济的行为规范。

乡村节庆民俗文化属于乡村的公共文化生活,节庆活动作为公共生活的载体,是农民参与乡村公共领域的重要平台,丰富的节庆民俗活动作为心理制衡的工具,调适着生活情趣,弥合着人际裂痕,维系着民众感情,在节庆文化的洗礼下,化纷扰,泄压力,起到许多行政手段达不到的法约和软控作用。

通过开展组织化的一系列民俗活动,那些具有强烈参与性、互助性与共享性特点的民俗仪式和规制,培养着乡民的合作精神,继而促使团结、互信、互助等精神的成长,最终培养起农民的现代公民性。同时,在传统节庆文化中渗透着的畏天敬祖,讲和修睦、礼仁义信等传统道德,经过意义转化,在当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组织化传播对乡村节庆民俗生活及其变迁介入性地干预和保护,对于传承传统、推出带动作用的民俗经济意义明显,成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经济和社区文化建设新突破口。

二、社会转型期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现状

在社会转型期,金钱与富裕崇拜对乡民的人格产生了控制和改造,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对乡民人格的影响,人们往往感受不到民俗情结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功利化的关注财富,成为只是面向财富的单向度追求的人,最终不可避免地沦为只为谋取物质利益的享受型低级动物,成为财富的奴隶,生产力进步了,而人却异化了。民俗文化存在的土壤分崩离析,民俗活动与生活理想产生断裂,那种基于道德、理想的心理、观念、信念等已经不复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没有民俗文化的乡村,冰冷、无趣,尽管不少地方农村是表面上的物质现代化了,没有民俗文化、缺少乡土文化的村落却使得人的存在毫无意义,那种本可以寄托心灵情感的乡土社会与现世代的人们渐行渐远,乡土社会成了“四不像”,充斥着工业文明代谢转移过来的精神与文化垃圾。

“半耕社会”的农村出现了耕地大量流失、农民过量离土、农村家庭解构、乡村结构解体等现象,这些加速了乡土民俗文化的没落、衰退,也加剧了农村地区文化内容的缺失和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农民对于自身的文化变迁是非常漠然的。在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的传统领域在收缩,节庆文化难以为继的现象突出,民俗艺人及其传承队伍在逐渐减少,有些技艺已经只是书本上的记载;追新求富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放弃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乡村传统的民俗民风失去继承和发扬的群体;有些地方“文化掮客+商人”模式合办主导的节庆活动只是昙花一现、“言”不由“衷”,功利化思维严重,缺乏应有的文化视角的审视和尊重,在有些经过人为开发后的民俗景区和民俗文化村,大量过度商业包装后的伪节庆和歪曲性民俗,破坏了乡村节庆文化的原初本真,粗制滥造的民俗节目使景区的品质大打折扣、大煞风景。

社会转型期,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地理边界的模糊以及城乡市场化环境的冲击,各种现代文化的多元共存,使得民俗这一乡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处于沉沦和隐匿状态,支撑起农耕文明与土地情结的精神支柱濒临坍塌,农村失去了之所以成为乡土社会的一个维系和基点,失去它,就会失去乡土社会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文化根系。拿什么来维系现在支离破碎的乡村精神世界和逐渐瓦解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最大限度地将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整合进农村文化建设中”。

三、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组织化传播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组织化传播的必要性

社会转型期,乡村民俗文化的淡化、式微和变迁以及乡民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色彩,使得节庆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退化到了边缘。当下,乡民在节庆民俗文化的开展上,出现一些缺憾:

1.参与意识缺失

广大农村群众重发家致富、轻文化担当,唯经济论,重在“抓钱”,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淡薄,轻视民间文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过去那些通过节庆文化使得乡民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弱化。农村的“致富名义和由头”使乡民的拜金主义产生极致效应,农民专注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降低了继承乡土文化意识的天然感情,对乡土民俗文化的表现为一种缺乏责任和使命感的冷漠。

2. 参与能力欠缺

在乡土文化开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参与方式多停留在节庆期间的饮食、娱乐、旅游等低层次的文化形态上,对那些具有传统的地域特色、族群特色、农耕文化性、祭祀文化性、集体性以及包含讲求礼仪、规制、集体精神、仁义和合等内涵的一些等高层次的参与式民俗文化活动,参与能力较低。

3.参与成本过高

一些民俗活动的开展需要物质和资金,排练参演也需要消耗精力,民俗文化的开展和维持需要一些代价,乡村小额公共资金难以做到全方位保障,有的地方更是无此款项开支,全靠集资,一般个人更无力做到,致使乡民逐渐采取放弃参与的态度。

4.承继主体缺失

农村出现“人口过疏化”现象,农村缺少承继维护乡土文化的主体角色。大量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通过升学、就业、打工转向城市和较发达地区,造成农村文化缺少充足的底气和后继力量,基础虚化,这也严重影响了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不少民俗非遗继承人因缺乏政府的扶持和指导而产生发展方向不清,不少农村青年受“洋节日”的影响,认为民俗文化土气。

(二)政府支持保障组织化传播的重要性

政府之所以关注和强调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这种群体性、规制性、仪礼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的背后是乡村生活秩序和道德伦理,是维系乡土社会的职能纽带。

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非个人之力可为,特别是对那些面临失传的民俗活动,对其深入挖掘整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需要政府出面对各种文本、实物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对民俗文化以影像方式和纸质文本方式保存,组织文化研究专业人员开展民俗的理论研究等工作,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出面牵头。政府要促进农村节庆文化组织化体系的形成和农村公共文化平台的搭建。例如,政府可以有计划地挖掘、开发潜在的民俗资源,实施村镇级别的民俗文化的项目统计、申报、做好保障,使优秀村落民俗文化浮出水面,形成特色,从而丰富扩充本乡本土文化的内涵。还有,在目前的节庆民俗工艺品和节庆民俗食品的开发中,很大一部分农民从业者坐在家里面只靠“等”与“守”来接待客户的被动经营观念太浓,不知市场运作;有的只知继承老一套旧式传统手艺,不积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2]在这些方面,政府都可以出面,帮助内引外联,开发营销网络,加强对外宣传等,做好服务性工作。

在这种组织化传播体制下,政府与农民同心协力,发挥政府的指导、调控和干预功能,推进政府(市、县、乡、村)、协会(官方、半官方)、农民三方的共同参与、共同安排、共同主事的交叉双向度模式,塑造起“制度性发展的民俗节庆文化”,通过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充分提高乡民参与乡土文化的兴趣,激发农村公共文化的活力,形成相对固定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增强乡村群体感的认知与协作意愿,巩固、提高乡民对本土文化、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同时还可以架设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交流渠道,让农民可以利用开展民俗活动时机,表达意愿和需求,这也是一种乡村治理的沟通方式。

从目前实践上看,政府力量已经起到对乡村节庆民俗活动的影响和推动,能够帮助乡村开始进行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民俗文化的复兴,提高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产业化产生的商业效益,能够提高乡民参与民俗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乡民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和意愿,从而逐渐产生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认同,组织化传播应该大力加强。

四、组织化传播的特殊意义

节庆民俗文化组织化传播的意义重要,有目的、经常性地进行媒介宣传可以对乡村节庆民俗生活及其变迁进行记录和描述,能够介入性地干预和保护。积极借助政务新媒体可以对乡土文化的传播起到“推送”传播作用。节庆民俗的经济诉求表现为各种民俗符号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产业化,在组织化的引领下展开,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推出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民俗文化能人,把民俗经济发展列入农村经济发展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成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新农村社区文化景观建设的新起点。

除以上所阐述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之外,民俗文化的组织化传播在农村文化建设和改除乡民私性方面,有特殊意义:

(一)作为农村文化供给的乡村节庆民俗

乡土节庆,一是接地气,二是百姓熟悉,三是本身具有礼仪性和规制性,四是形式简单、活泼,易于开展,五是群体性强,开展这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填补乡村文化空白,解决目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迟滞、呆板、单调现状,能够加强村民之间交流、互动。在开展节庆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现代公民价值观,把那些敬祖崇德、讲修和睦、同舟共济等传统道德性文化理念引入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借助各类乡土民俗活动的举办,把民俗文化移植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开展公序良俗的宣教,还可以利用节庆礼俗解决农村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乡村民众知荣辱、讲和谐风尚的形成,培育农村“善治”的土壤。

(二)作为公共性培育的乡村节庆民俗

不少地方农民公共精神缺乏、集体价值观萎缩、信任合作弱化、拜金主义盛行、赌博迷信之风蔓延、情理精神缺乏等消极民情严重,成为阻碍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精神绊脚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开展以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建设的紧迫促因。

很多乡村节庆民俗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使得乡民增强整体观念、礼仪观念、亲情观念、群体观念。那些具有强烈参与性、互助性与共享性特点的民俗仪式、民俗节庆、民俗规制,培养着乡民的合作精神及村落的公共性,能够逐步形成乡民对公共文化理念的认同,继而促使团结、互信、互助、互惠等精神的成长,增强对乡土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使命感,增强自己的对乡土社会、对农业农村的信心。在不断的参与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习惯并在头脑中内嵌起公共性的取向和意识。

结语

新农村的建设,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文化与伦理精神方面,当下,农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乡村社会无礼无序、无道德压力,无生活感、无归宿感的现象非常突出。衣食富足之后,文化正成为农民富裕理想追求的新目标、新内容。而民俗文化是乡村的基础,节庆民俗既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风尚表达。民俗文化生活空间的形成,是乡村社区真正形成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农村的公共生活才得以恢复, 乡村的完整性才轮廓呈现。以组织化传播模式进行的乡土节庆文化的开展,可以保护优秀的乡土文化基因,可以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的生活空间, 有利于促进农民心理和道德的健全发展,这也是农村建设和乡村精神生产的未来新目标。

[1] 顾金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2] 曹斌 .论社火的功用:以关陇社火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G202

A

2017-5-25

宁威,洛阳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组织化乡民转型期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企业党委在转型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调研与启示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路遇乡亲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复合蛋白原料组成对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影响
转型期非公有制经济文化的偏离与矫正
基于经济转型期吴江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