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堂中的“问题导学法”教学实践研究

2017-02-13王营洁

考试周刊 2016年10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政治教学课堂教学

王营洁

摘 要: 知识传授不再是教育过程中压倒一切的目的,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纽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 课堂教学 政治教学

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一个教师,不论是教哪门功课,“讲”都是为了不“讲”,避免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感悟、思考、质疑。

“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桥梁”的课堂理念,突出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

“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前导—先学—精讲—演练的过程,在这四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它把学习和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突出教师引导,学生先学、先思、先疑。那么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便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笔者就自己的经验,简要谈谈政治课堂中“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预习思考,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的实质是把教学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尝试独自解决问题,初步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观察学生的预习状态,并适时加以引导。比如在讲解储蓄存款时设置问题导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迅速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的家庭收入有多少用来储蓄呢?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每个组代表总结本组观点。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醒他们主动了解自己的家庭,实现知识的生活化。

二、设疑自学,引导释疑。

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开端,但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因此如何设置问题至关重要。教师要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不可泛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

第二,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精心选择,不能随意设问(什么时候问、在哪里设问及怎样设问)。

第三,问题应具有思考性(深度)、可探究性、适应性(适合教材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即具有思维价值(不能为了问而设问)。

第四,问题的设置要突出教材重点,立足突破难点。

比如在讲解储蓄存款时,设置了如下问题:认真阅读教材之后,我们对储蓄存款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大家再次浏览教材,想想哪些知识平时我们早就熟知?哪些知识我们在理解上还有一些疑问?哪些又填补了我们认知的空白?设问既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又让教师明白学生的“知”与“不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显然,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所有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通过看书找到的,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知道的,而是通过探究得到的。合作探究强调以学生小组为依托,以群体分工协作进行学习。根据学生、师生找出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交流,学生都可以主动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疑问,成为即时的主导者。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解决,或是通过合作探究求得解决,让学生学会探究,爱动脑,会动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准备和学生的反应,随时给予启发性的语言,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点拨、评价和引导。如在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疑惑提出来,列举在黑板上,然后看看其他学生能否解答。学生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在组内探究后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别人的解答进行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补充和更正。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道出了教学的探索性和研究性——不是现成结论的简单展示,可见“探究”这个过程何等重要。

三、总结升华,精讲教材。

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做法,讲解教学的难点,即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共性疑难问题和难点、重点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解不是泛泛的,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在自学和探究过程中已经领悟之处无须重复讲解,只需在学生迫切需要点拨的关键点上加以指点和精讲。同时,它是突出重点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关键环节。

四、演练——达标检测。

演练,即通过练习、综合作业、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使所学内容系统化、深刻化,并从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演练,要有坡度、难度,结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比如笔者在讲授储蓄存款时,设置了一个演练活动:假设你们是储蓄机构的工作人员,我是储户,现在我想取一张1年期,本金100万元的存单,如果年利息为2.25%,你们将支付给我多少利息?2分钟后,学生1:应该支付22500元,方法是:1000000元×2.25%×1年=22500元;笔者就继续追问:你们的同事计算的正确吗?结果,学生们都说正确,笔者引导道:是不是给多了呢?生2:哦,还要扣税,好像是20%吧,笔者说:对,还要考虑利息税,刚才那位业务员看样子要自己掏钱补上多给我的钱。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提出,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科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无定法,无数的教师都在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钟启泉,崔允槨.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侯贻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政治教学课堂教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