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课标卷41题试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2017-02-13甘重花

考试周刊 2016年105期
关键词:史观历史课道题

甘重花

在高考历史课标卷试题中,主观题41题无论从试题类型还是考察角度来说对考生都是最难的一道题,是历届考生心中的“紧箍咒”。如何让考生在考前破除对这道试题的畏惧心理,正确认识这道题的特点,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成为高三历史老师要探究的当务之急。

课标卷41题的出现是在2011年,2011年以前高考历史课标卷在试卷题型结构上12道4分的选择题加1道37分的必修材料题和1道15分的选修材料题;2011年开始,高考历史课标卷在试题结构上有了新的变化,把原来37分的必修材料题变为25分的材料题,而新增加1道12分的主观题——41题。41题从2011年增加以来,到2015年五年里共出现8道题6中题型,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五年里八道题型的分析研究,归纳了以下特点:

一、试题特点

1.试题类型年年有变化。

高考历史课标卷40题及选修题基本以固定不变的文字材料呈现出来,而41题是先后出现的文字材料型(2011年)、数学箭头型(2012年)、图片地图型(2013年)、目录型(2014年)公式、表格型(2015年),给考生以不确定性。

2.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这道题体现为观点开放、答案开放、回答角度开放,考生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2012年课标卷41题(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3.是一道亮观点的题。

考生在这道题的回答中,必须先提出自己的观点,陈述考生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及历史问题的独立看法。观点的来源有两处:一是材料本身就提供了观点,如2015年课标Ⅰ卷的生产力那道题;二是从材料本身提炼观点,如2015年二卷节日图表题。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可以看出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在观点上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即“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考生需要做的是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4.是一道能力立意题。

41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设问类型上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通过新课标高考能力考查目标可以看出,41题是最能体现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一道题。

二、课标卷41题备考策略

通过对高考历史课标卷41题试题特点的分析,我们总结了如下的备考策略。

1.先审题,明确试题要求,分析命题意图,注意材料背景(时空定位)。

如(2014课标I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的时空背景的正确认识,只有联想到1960年我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才会知道当时史学界也是受阶级史观的严重影响,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打上阶级的烙印,有失历史的客观和真实性。

2.提炼观点,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但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观点进行论证。

近五年的课标卷在观点呈现上要么是隐性的,即隐含在图表或者目录中(如2015年的节日那道题)要考生自己提炼出来,要么是显性的,观点直接呈现给考生(如2015年的公式那道题)。但不管如何呈现,考生都要找出一个自己最会答的观点进行说明论证。如2015年的公式那道题,考生可以就括号里的任意一个生产要素进行论证,但能结合自己所学进行得心应手的论证则是劳动工具要素和全部要素的集合。

对于地图类的题,如(2013年的两道题,就要看见什么说什么,解释为什么,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运用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恰到好处。

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多元史观为指导的特点。考生要注重更新史学观念,学会运用新史观解读论证历史。如2014年的目录题,要运用到阶级史观,而2015年的节日题则运用了社会史观。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正确解读材料“是什么”,论证说明“为什么”,有时要回答“怎么办”。考生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时代背景、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充分的合理论证。考生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容易得分的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自己的论据确凿(如2012年的“冲击—反应”模式)。对增删类的题目,一般增加观点要比删去观点容易阐释。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这道题很显然顺着材料的观点容易论证,容易和教材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而要反着论证的话,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教材上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顺着证明这道题的观点的。

5.了解评价标准,分层论证,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课标卷41题是有观点且观点明确得2到4分,有论证且论证角度新颖合理、运用多元史观得6到8分,有结论且提升观点得2分。

6.书写规范整齐、字迹清晰,答题有条理有层次。

因为是网上阅卷,所以字糊成一片、没有条理的学生,容易丢分。

最后,希望通过对这道题试题特点和备课策略的分析,考生能得到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蓉,左晓园.试论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161-163.

[2]刘梅兰.“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07:131-135.

猜你喜欢

史观历史课道题
误会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这道题谁会做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Q博士课堂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