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语境中的遗产电影研究
2017-02-13唐瑞蔓
[摘要]英国遗产电影凭借传统文化赋予的差异性风格,冲破好莱坞大片的重围,赢得可观的票房,屡屡斩获重要的电影奖项,推动英国电影复兴和传统文化消费热潮的形成。遗产电影具有促进民族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是实现“遗产”与电影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其理念有助于解决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中文化特色缺失问题,创造文化传承稳定的电影渠道。借鉴遗产电影类型范式打造中国遗产电影,是提升国产片的民族性与文化性,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遗产电影;传统文化;传承;产业;价值
文化传承与输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战略。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1],也是对外文化输出的前提和条件。电影等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机遇和平台。经过电影的创意编排,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与形式,被再生产为观众乐于接受的内容产品,并在文化消费中完成了纵向复制和横向输出。电影创作者也要善于从优秀的遗产资源中挖掘特色内容,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创作出具有历史厚重感并能揭示当代文化精神症候的作品。遗产电影是电影产业与传统文化强强联合的一种典型模式。它源自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遗产工业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至今,是一种强调呈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质的电影类型。比如80年代的《烈火战车》《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90年代的《伊丽莎白》《莎翁情史》《傲慢与偏见》,2000年后的《女王》《国王的演讲》《铁娘子》等。这类影片在艺术和票房上皆成绩斐然,不仅推动了英国电影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成功地输出了英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形象,成为广泛认知的国际电影品牌。本文通过探究遗产电影于民族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从创作角度提炼其类型法则,力图为打造中国遗产电影,提升国产片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形成国家文化传承与输出的电影渠道提供参考。
一、“差异性”策略:遗产工业促生遗产电影
20世纪80年代初期,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入侵严重挤压了英国本土电影的生存空间。1981年,英国电影年产量仅为24部,跌至谷底。时逢撒切尔政府推行遗产工业政策,将强调文化传承的遗产保护与具有革新内涵的“企业化”市场竞争巧妙结合,把传统文化包装为商品推向市场,让“遗产”变身工业,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和1983年,英国颁布了为遗产工业保驾护航的《国家遗产法案》。该法案不仅先后推动了‘国家遗产纪念基金以及监管组织‘英国遗产(1984)的成立;还从商业开发、展览、陈列等方面对文化遗产的公用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鼓励通过完全市场导向的遗产工业来营销‘过去。”[2]51-52遗产工业政策对电影人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种创意启示。在《烈火战车》《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影片相继成功之后,英国电影人开始积极响应、纷纷效仿,让古装片流露出一种类似的遗产质感:在过去的年代中缓慢且细节地展示精致的上流社会、清新的英国乡村、壮观的文化遗址;从经典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传记中攫取素材,并用油画般的质感传达保守、怀旧的浓浓乡愁。这种迥异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风格,加之低预算确保的安全底线,以及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让遗产电影开垦出利基市场,并吸引了大量好莱坞资金的投入,最终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影品牌。
在遗产电影发展的推动下,英国电影开始迎来复兴:“直至1990年代后半期,电影年产量从1981年的24部升至年均100部”[2]86-87;许多影片于国内外收获可观票房的同时,还在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欧洲电影奖、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多次斩获殊荣。遗产电影因传统文化的融入而产生强烈的风格“差异性”,从而突破好莱坞的大片重围,挽救并复兴了低谷中的本土电影产业。遗产电影也因此成为传统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一种文化传承与输出的稳定渠道。各国民族电影的发展虽模式不一,从本国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中挖掘优质内容,形成区别于好莱坞电影的“差异性”文化创意,增强电影的文化辨识度,确保电影的文化认同力,却是一种可借鉴推广的普适策略,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创作者需要坚守的文化自觉。
二、魅力“遗产秀”:遗产电影推动传统文化消费
遗产电影所呈现的是一个传统、怀旧,令人愉悦、向往的魅力英国。精致大气的庄园、神秘诡谲的城堡、风景如画的乡村、复古典雅的服饰等魅力景观透过遗产电影的镜头向世界呈现,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使其在接受电影的同时,认同、喜爱并向往英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1996年,英国旅游局将最高荣誉授予BBC改编的《傲慢与偏见》(1995),只因其对英国旅游业的杰出贡献。”[3]“三部1995年拍摄的电影——《罗布·罗伊》《勇敢的心》和《尼斯湖》,各自为其中呈现的苏格兰景点带来了估计1500万英镑左右的收入。1998年,英国旅游局制作了一张串联遗产电影拍摄地的地图,超过25万份被送往北美、远东、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旅游代理机构。推动制作此地图的时任旅游局局长说:‘感谢这些电影的成功输出,英国的许多地方已经全球闻名。”[2]59
除了遗产旅游,遗产电影推动的传统文化热潮还带来其他诸多经济文化效益,为服装、图书出版、饮食、装饰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创意灵感。如“英国品牌服装店罗兰爱思开发的古代服装时尚;英国高端生活杂志推广的古代室内设计、古代家具和织物;食品商店热衷提供的传统下午茶;经典文学作品因改编电影的上映而重新出版且销售火爆等”[2]60-61。传统文化的加持让英国遗产电影进阶为享誉国际的类型品牌;遗产电影的持续繁荣又对文化传承形成一种有力反哺:它将遗产内容化作源头活水,推动其于产业间持续流动,促进传统文化消费热潮的形成,并在消费中实现对国家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助力于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三、融合共生:遗产电影的借鉴价值与类型范式
遗产电影的巨大价值揭示传统文化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传统文化需要融入电影等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来实现创新发展;电影要和民族文化高度内在相关,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内核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遗产与电影的融合共生却是中国电影发展现实中缺失的部分。由于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之间尚无有效的类型连接,国产片中真正触及传统文化表达的佳作只是几点星火,无法形成广泛且持续的文化影响力。匹配类型的缺失,也让某些电影中目的明确的遗产推广等同于广告植入,导致电影情境与遗产项目貌合神离的尴尬。打造遗产电影是实现电影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共生共荣的有效路径。英国遗产电影植根于英国传统文化,拥有自己的价值内核和艺术风格。创作中国遗产电影不是原样照搬英国模式,而是借鉴其已然成熟的类型范式去呈现中国内容。
然而,遗产电影的类型范式并无明确的剧作理论可依循。现有研究多将遗产电影视为一种批评构建,对其类型特点只作学术批评立场的大致描述,没有从创作出发给予明确的解释或规范。事实上,遗产类型同魔幻类型相似,“没有叙事建构的规范和要求,是一种需要与其他故事类型匹配来完成叙事的次类型”[4]。不同的是,魔幻主要用于构建超现实的故事世界,制造人物和场景的幻想性;遗产类型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取材,制造人物和场景的民族性。因此,遗产电影的类型标准可落实在取材、人物和场景三方面。遗产电影主要取材于文学和历史。文学改编以忠实于原著强调其文学性为旨归;书写、阅读等文学相关动作也时常于影片中大量呈现,人物生活的诗意化被重点突出。历史改编允许虚构叙事和细节重塑,但人物主要特质和关键事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史实。人物多以古装呈现,在传统礼仪和价值规范中生活。如果涉及当代故事(如《女王》),不再穿着古装的主角须秉持某种传统价值观以体现遗产性。场景主要是遗产景观、充满传统装饰的房间和英国乡村。取材、人物、场景三项类型准则为遗产电影的传统文化空间撑起基本框架。
无情节规范的遗产类型需要融合其他故事类型来完成叙事,其融合度取决于“遗产”参与叙事的程度。比如,传统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是电影《莎翁情史》中被突出呈现的英国文学遗产,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相爱也围绕该剧的写作、筹备、演出展开,两条线相互促成并彼此见证。文化遗产查茨沃斯庄园在《傲慢与偏见》(2005)中获得了震撼的视觉呈现。它的优雅大气、纯净美好也与达西的身份地位、英俊样貌和优良品质相互映照,让伊丽莎白放下偏见开始爱上达西,两人的感情线因此扭转。遗产电影因融合爱情等通俗故事类型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接受空间,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只有遇到理解与欣赏才能真正发挥。英美两国文化上的亲缘性,促使英国电影人目标明确地将美国作为遗产电影最大的国外市场和影响世界的前沿阵地。打造中国遗产电影应借鉴这一经验,将目标市场重点放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在内的汉字文化圈。凭借这些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欣赏的长久积淀赢得相应的电影市场。
四、结语
近年来,为了与好莱坞电影争夺国内市场,中国电影业推出大量模仿好莱坞的商业片,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却形成了一股同质化的亚好莱坞电影风潮。电影在创造资本的同时,还应追求艺术价值和文化品格。遗产电影理念对于解决中国电影发展中的文化特色缺失问题,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颇有启示。打造中国遗产电影,提升国产片的民族性与文化性,为深入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的作品提供可依托的类型平台,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国家文化传承与输出的电影渠道。一系列触及中国遗产文化表现的先行作品,如《敦煌》(1988)、《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卧虎藏龙》等,奠定了“中国遗产电影”发展的实践基础,为将来的作品提供了直接参考,也提示出中国遗产电影研究的广阔空间。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文化传承语境中华语魔幻电影内容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PY19);2015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传承语境中大足石刻电影内容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5SKG08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2] Higson Andrew.English Heritage,English Cinema:Costume Drama Since 1980[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Sargeant Amy. The Darcy Effect:Regional Tourism and Costume Dram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1998(03).
[4] Selbo July.Film Genre for The Screenwriter[M].New York:Routledge,2015:172.
[作者简介] 唐瑞蔓(1982—),女,重庆人,硕士,重庆交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