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跋语

2017-02-12朱京生

诗书画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汉字

朱京生

跋语

朱京生

诚如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指出的:“五四那一代人完全接受了西方的超常进步的观念。更确切地说,他们接受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一百年来西方把中国社会看成落后的、愚昧的和不道德的社会。同时,五四新一代丝毫没有认识到国家正处于历史发展的特殊转折点;而是基本上把历史看成无价值的时间延续,需要在更根本的文化层次上进行总体革命。”与此同时,“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源头则来自东洋。日本近代赫赫有名的政治理论家福泽谕吉,对儒家思想进行全盘否定与彻底批判,他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鄙薄和蔑视,影响了一大批崇拜他的中国留学生。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是他的崇拜者,五四运动中同样留日归来的吴虞,则最早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从操作层面看,最典型的例子是百年来国人对待汉字的态度。几乎所有新文化运动的精英都发表过抨击汉字的言论,蔡元培认为汉字改革“尽可以直接采用拉丁字母了”,也有主张采用“世界语”的,鲁迅甚至临死前下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断。其实后来所谓汉字的改革,是沿着这些人的思维走下来的,其终极目标是拼音化,也就是消灭汉字、消灭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所幸一九八三年汉字输入计算机问题得以解决,且速度快于西文,在联合国通用的六种文字中,同样内容的文本中文最薄(简洁),而表现力和义含却最丰富,其形音义结合的特点,恰恰易识易记。随之而来的是一九八五年汉字照排技术得以解决。“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终于更名为“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中华汉字及文化得以摆脱一大劫难。

无独有偶,中医在民国是从政府层面进行打压的,一度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虽因新中国领导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才得以存续,但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汉字的优越性,是在解决了输入计算机和照排问题之后才出现的吗!中医的价值是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才得以显现的吗!当经济崛起后的中国不能迎来世界的尊重与向往,方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方乞灵于被自己打倒砸烂的“孔家店”。今天,孔子学院虽已在世界各地得以建立;但这一百年中引自西方的价值标准与核心观点,至今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仍是主流。

今天看来,在对待中西文化问题上,学衡派崇尚“中正之眼光”“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态度更具历史眼光。在艺术界与之相对应的是成立时间早于学衡派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和冰社。三个组织在人员上有交集,例如姚茫父同时是三个组织的成员,他还是学衡派主将吴宓的老师,罗振玉是学衡派和冰社的成员,陈半丁是中国画学研究会和冰社的成员,寿石工、罗惇曧是冰社成员同时与中国画学研究会有着很深的渊源。在理念和宗旨上,中国画学研究会的这一主张由金城、周肇祥、陈师曾、姚华、陈半丁等人共同创办,“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宗旨,是他们共同遵守的理念,而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显然是从中国画学那里借鉴而来,冰社的宗旨“研究学术,发扬国粹”也大致相同。这三个团体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具有同样价值观的精神共同体,他们中很多人留学西洋或者东洋,具有世界眼光,而陈半丁在吴昌硕门下从学十年,故能得到金城的赏识,他们依靠知识和理性在百年狂飙式的反传统大潮中保持冷静,起到了某种制衡作用。

今天,考察和研究“京派”,尤其像研究陈半丁这样秉持儒家“中道”正统观念的画家,忽略上述背景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西化标准,就难免被百年来的自虐逻辑所蛊惑,就不能有同情之理解。

陈半丁的艺术世界,无论是花卉、山水、翎毛、人物,还是书法、篆刻,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且合辙于中华传统文化“雅正”“中和”的正脉,他是深造求通路上的跋涉者和探索者,一方面心仪传统的文人笔墨,一方面又深谙大众的审美审美心理,将文人之雅和市民之俗相融合,赢得了各个阶层的喜好,堪称二十世纪不可多得的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他创作的《共向和平》《春满乾坤》等一批巨幅作品,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雍容气象与新时代的精神意象,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历经近六十年,至今依然在钓鱼台国宾馆、政协礼堂等庙堂之上迎来送往,成为艺术的国家形象。

当代的中国画坛,纠结在前人的后果里面,一方面徒有素描的写实功底,另一方面则是写意精神和笔墨韵致的失却,以及工笔画千篇一律的制作,根本问题就是美术教育体系的西方化,造成的中国画基本功的薄弱和传统文化的匮乏。因此,“陈半丁诞辰140周年纪念展”恰逢其时,可以视作医治当代画坛怪象的一副良药,通过体会他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深湛的笔墨功力,严谨的创作态度,巨幅画面与意境的经营能力,正可矫正当代画坛的浮躁之风,为中国画返本开新重塑辉煌起到作用。

遗憾的是,陈半丁那些陈设在庙堂之上的代表着艺术的国家形象的作品,无法借展,那些收藏在荣宝斋及众多各地博物馆里的大量精品、代表作,由于工作的缺失也没能尽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仅凭这样一个展览就给陈半丁的人生和艺术盖棺定论还为时太早,还需要时间。

陈半丁研究是开放的,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很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尤其青年学人介入到陈半丁研究中来。

猜你喜欢

中国画汉字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汉字这样记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