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研究

2017-02-10赵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人才

赵冰

摘要:随着对制造业大省——山东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实行改革的当下,人才战略对推动产业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山东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山东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人才;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55-02

一、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区别,同时也不同于区域当前的主导产业与支柱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在重大技术突破与发展需求下,发挥对经济社会全面及长远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表现在知识技术密集性、较少的物质资源消耗、拥有较大潜力及良好的综合效益等。综合以上特征,同时在我国国情及科技和产业基础之上,相关研究人员普遍提出,当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含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型能源及相关产业等。

二、山东省高职技能型人才存在问题

就市场对于高职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大幅上升来说,目前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唯有持续创新才可以确保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我省想要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应该强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将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妥善处理。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当前,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中,有14.86%为高技能型人才;在高技能人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98%,总量严重不足。山东省每年所需高技能人才达40万人,但实际培养的还不到四分之一,人才需求严重供不应求,极大地制约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

2.高技能人才年龄偏高、学历偏低,断档现象严重。由年龄结构来讲,青年所占比例极低;技师和高级技师面临着断档的危险;高技能人才则年龄较大,通过山东省一些大企业抽样调查结果可知,在当前的技师与高级技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35%—46%,年龄在35—44岁之间的占总数的34%—41%,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不足2%。伴随年龄大的一些高技能人才的退休,在技术指导、攻关以及后继承者的培养上显得力不从心,造成原来奇缺的高技能人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这对于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发展主向的山东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3.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技能型人才应当在专业知识层面有充足的储备,并且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而言是具有相当明显的差异的,后者尽管教育水平较高,但缺少实际操作经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应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制度,探索促进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更有甚者,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对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准确的定位,觉得其目标就是“专升本”,此种状况导致教育资源没有获得高效的运用另外,目标层次定位不清会导致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仅如此,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学校,学生仅需要两证就能够毕业,前往企业面试、工作。然而,其拥有的能力与企业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招聘的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技术以及实力,并不十分重视学位证。

4.高职课程设计不能满足要求。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上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根据相关行业的特点设计课程。比如,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考虑因区域差异而带来的专业培养的不同。某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上,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把学习获得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亦有很多院校过度重视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理论层面的教学,因此,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层面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5.人文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企业生产技术获得了较大进步的同时,企业对于高职技能型人才有着愈来愈高的要求,整体水平较高、专业知识较为充分、拥有较多经验的人才愈加获得企业的推崇。但是在实际中,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过于重视职业技能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给已就业的学生带来一些严重问题。比如说在一个团队中,许多人缺乏团队意识,自私自利,没有上进心等,某些人甚至在性格上呈现扭曲。显而易见,这些是没办法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无法满足职业对其在素质层面的需要。同时,学校所进行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许多教学内容的基础,只有做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够进行更好的专业技术培训。

三、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1.调整适应区域经济的专业结构。为了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加高效,应当统筹考虑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深层次、全方位地对此区域的产业结构展开考查,牢牢地把握此区域的主导性产业与有关产业链,尽可能地让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特色相适应,进而提升此类人才的总体水平,促进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山东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该产业的发展,许多职业院校陆续增设了机器人专业、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2.优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是否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时应该充分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预估社会有关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本着就业的导向问题,培育合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使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为有效,由专业的设置、专业结构合乎区域经济发展等局面着手,实现职业院校与社会之间无缝的人才输送的目标。

3.整合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人才的培养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特色资源与区域优势,研发、设立一些新型的教学课程模式,最大程度培育出高质高量的高职技能型人才。比如,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大胆改革本院的教学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进程,目前已经实现的一体化课改专业达到10个,其他的专业改革也在进行中。通过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改革,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使我院培养的高职学生毕业就能实现上岗,实现了与企业的零对接,受到了企业的一致欢迎。

4.提高职业教育的双师水平。“双师型”教师是未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发展的方向,是未来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要求。要强化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可对现有的专业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在职研修、挂职锻炼等。广泛地吸引企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型人才、技术人才到学校充当兼职教师,以便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企业技能知识,为企业吸纳人才。

5.开放技能型人才培训平台,以高职学院作为基础的培训模式,由政府展开统一化的管理,这不仅离不开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同时也要求学员本身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培训模式,不管是在校学生、在职人员或是社会人员,均可自愿地选择参加培训。这样的开放式培训平台,加速了针对高职技能型人才展开的培育,同时对达到公平教育及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推动效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达到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建设的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尽快建立、健全及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殷新红.构建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2]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9.

[3]孙荣良.煤矿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与教学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简新华.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9,(1).

[5]雷世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与高职教育的发展[J].中国培训,2010,(5).

[6]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6).

Research on the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handong

ZHAO Bing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Yantai,Shandong 264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large province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andong,a large number of emerging industries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reform,the talent strategy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emerging industry in Shandong area,specifically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high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ndong,and gav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Key words: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人才
人才云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