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思想课程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思考

2017-02-10曹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培育

曹莉

摘要:高校是传承和创新先进性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高校非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当前高校非思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从四个角度加强高校非思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关键词:非思想课程;培育;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34-02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表达形式,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进步、国家昌盛和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和精神支柱。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而高校的非思想课程,是高校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非思想课程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其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日常言行是否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高校培养的人才乃至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二、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创新人才和合格建设者培养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新生力量。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将落在一代代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肩上。高校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用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引领青年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发展培养可靠的创新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及和谐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高校才能努力提高科研和学术竞争力,培养更多具有开拓创新性的青年人才,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优秀人才支持和保障。同时,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全社会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全社会意识形态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最后,也是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有效、艺术地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等,实现和谐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即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把校园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念辐射和传播到社会中,为在全社会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三、当前高校非思想课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敬业精神缺失。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内涵是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背景下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一小部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其次,为人师表欠佳和社会道德的缺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是中华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差,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再次,科研学术道德失范。科学研究也是高校的功能之一,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高校的科研工作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面对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少部分教师在学术道德方面自律意识淡薄,学术道德失范。最后,育人意识淡薄。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知识,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国内高校排名和教师职称晋升的压力,导致一些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评价的重视,忽略或淡薄了教师在学校中的育人功能。

四、高校非思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首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高校非思想课程教师应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正确的信仰,正确认识和领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时时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课堂教育与课后教育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由而健康地发展。其次,与师德建设相结合。自古以来,高尚的道德品行一直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引。高校非思想课程教师要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师德楷模力量,引导教师以身作则、规范情操品行,在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引领下,身体力行,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对大学课堂有敬畏之心,认真备课、授课,课堂讲授既教书又育人,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课后经常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最后,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高校的各项制度在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与持久性的特点,是高校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贯穿、融入制度体系,才能获得师生的坚定认同。因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各项制度结合起来,让制度充分体现、承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得高校的制度体系成为核心价值观切实有效的制度载体,如规范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公平的高校教师师德考核制度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并通过制度体系的持续稳定运行,逐步产生规范、引导高校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的制度效应,引领教师自觉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秩序的轨道,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文化、观念文化,转化成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实现知行统一。

五、结论

高校非政治思想课教师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力量之一。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引导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来教育和感染青年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给青年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落到实处。以高校制度建设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高校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通过高校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才能使之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53-186.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c.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c/x7060/ 201305/152333.htm1.

[3]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3):4-7.

[4]惠锡萍.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创新教育,2013,(9):21-23.

Thoughts on E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Values of Non Ideolog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O Li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37,China)

Abstract: Because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places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dvanced culture,there is a strong pertinence and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the n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In this paper,we hav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n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 of universities,and then proposed key points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n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 of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Key words:n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