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样化教学方法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017-02-10周小英
周小英
摘 要:对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可以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的教学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多样化;探究式;多媒体式;角色扮演
对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可以一改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的教学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行探索,旨在改变当今语文课堂高付出、低收效的局面。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新课改提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个性被压制,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这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遵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课堂主人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期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通过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死板灌输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本节课教学效率的大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呈现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种种教学优势,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如此,既能为死板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为例,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诗作的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同时,播放由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这样,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加上歌曲的音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小令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所蕴含的感情,为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采取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开放性特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论哪门课程,都不应该将学生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牢笼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汲取,无法构建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如,给学生分配好角色(范进、胡屠户、众相邻等等),然后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扮演活动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形象。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能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针对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孙晓鸿.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