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教学模式在遵义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证研究

2017-02-09龙星颖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后测实验班英语教学

龙星颖

摘要: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微课慕课越来越为学员接受的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在一些高校甚至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为与全国接轨,遵义师范学院为跟上全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的步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试行"3+1"的教学模式改革,依托网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05-01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最新提出: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网络对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国内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力求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更好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单一的师范院校,近几年一直在谋求向应用技术型综合大学的转变,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前提背景下,根据之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在中文系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进行了3+1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期找到一种可以全面推广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

1.3+1教学模式

1.1 课程学分:课程学分共4分,其中3学分为语言综合学习学分,1学分为网络学习学分。课堂学分需完成规定学时,学习过程和课程考核获得。网络学习学分需完成在学习平台学习时间量和网络考试达标后获得。只有同时达到这两方面要求,才能满足学分要求。

1.2 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语言综合教学,共3个课时,在教室上课,以老师讲解为主;另外部分为网络学习指导,1个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老师主要是监督、指导和评估。

1.3 考核模式:考核模式分两种,课堂语言综合学习主要采取笔试,任课教师阅卷的方式;网络平台学习采取机考方式,计算机阅卷并自动生成分数。网络机考方式不少于四次测试,取综合成绩为最好的成绩。最后在机考成绩和笔试成绩中采用其一为最终的成绩。

2.3+1的实证研究

2014年11月,外国语学院院长先期草拟改革草案。2015年3月,外国语学院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会议,就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方案制定展开讨论,决定2014-2015第二学期,在人文与传媒学院中文系四个班试点实施了3+1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班(中文2班,中文4班),其余两个班为对照班(中文1班和中文3班),并随机安排两位老师来担任这个教学模式的老师,一位老师上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大学英语的课程学时由每周4学时的程变为每周开设3学时加1学时的自学和答疑。

两位任课教师从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18周)开始对各自的那个实验班实行3+1教学模式。其中,1.2班为一个实验组,1班为对比班,2班为实验班,命名为实验组1,由一个老师负责;3,4班为另一个实验组,3班为对比班,4班为实验班,命名为实验组2,由另一个老师负责。在2015年3月9日和 7月10日分别进行了两次测试(前测和后测成绩), 并用SPPS v17.0 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评估本次教学改革的成果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2.1 学生前测成绩数据分析

2.1.1 实验组1。从1班和2班前测成绩分析数据表来看,实验组1中1班和2班的前测平均成绩分别为38.06和36.39,sig 值为0.448,大于0.05,假设方差相中sig值为0.428,远远大于0.05的标准,证明两个班的前测水平没有多大差异,实验组1中的两个对比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

2.1.2 实验组2。从3班和4班前测成绩分析数据表来看,实验组2中3班和4班的前测平均成绩分别为34.60和33.36,sig 值为0.6288,大于0.05,假设方差相中sig值为0.555,远远大于0.05的标准,证明两个班的前测水平也没有多大差异,实验组2中的两个对比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基本保持一致。

2.2 学生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2.2.1 实验组1。由1班和2班后测成绩分析数据表可以看出,实验组1中1班和2班的后测平均成绩分别为78.36和80.35,sig 值为0.693,大于0.05,假设方差相中sig值为0.128,大于0.05的标准,证明两个班的后测英语水平没有多大差异,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从平均分来看, 2班的平均分比1班高了1.20分,实验班成绩优于对比班。(2)从数据分析结果再结合和后测同时进行的调查问卷表来看(实验2班的学生大多数抵触3+1教改),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3+1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它的优势,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多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2.2.2 实验组2。由3班和4班后测成绩分析数据表可以看出,实验组1中3班和4班的后测平均成绩分别为82.64和78.25,sig 值为0.748,大于0.05,假设方差相中sig值为0.055, 基本持平于0.05的标准证明两个班的后测英语水平有一些差异,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从平均分来看,3班的平均分比4班高了约4.4分,对比班班成绩优于实验班。(2)从数据分析结果再结合和后测同时进行的调查问卷表来看(实验4班的学生大多数认可3+1教改),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3+1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更多的完善。

2.3 学生前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2.3.1 实验2班前后测成绩数据分析。从2班前后测成绩分析数据表来看,前后测平均成绩分别为36.39和80.35,sig 值为0.00, 小于0.05,大于0.01的标准,证明教学改革前后成绩对比,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从平均分来看, 提高了43.90分,学生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从数据分析结果再结合和后测同时进行的调查问卷表来看(实验2班的学生大多数抵触3+1教学改革),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3+1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它的优势和效果,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多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2.3.2 实验4班前后测成绩数据分析。从4班前后测成绩分析数据表来看,前后测平均成绩分别为33.15和78.25,sig 值为45.10,小于0.05,大于0.01的标准,证明教学改革前后成绩对比,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 从平均分来看, 提高了43.90分,学生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从数据分析结果再结合和后测同时进行的调查问卷表来看(实验4班的学生大多数认可3+1教学改革),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3+1教学模式在这个实验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3.3+1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改革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首先,大部分的学生认可本次教学实践的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搭建的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本次的教学实践,并不能完全体现其教学的优势,但其教学方法和模式本身是值得大范围推广的。但是,因为是首次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经验等不足,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网络平台学习的监管不是很有效;让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去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对学校网络正常运转的硬件和软件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本次3+1教学改革是符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潮流的,这也为今后在全校全面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教学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金成星.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0

[3] 马健. 多媒体网络教学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利弊对策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猜你喜欢

后测实验班英语教学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