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7-02-09高梅

魅力中国 2016年3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高梅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及《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要》中,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相应地,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中都突出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一、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其次,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最后,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二是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二、教师应给创新一定的鼓励

因为人具有的社会属性,所以,不管在任何领域人都需要被认可,作为奖励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为语文是多角度多思维的学科,教师对学生创新的观点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同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鼓励,就会激发学生创新意愿,也会激发那些不愿创新的学生的意愿,鼓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奖励,达到语文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过去那种被动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执教《五人墓碑记》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众多凡夫俗子或高爵显位却贪生怕死者,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

四、用心交流 创建和谐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交流是掌握良好学习策略,且有良好学习交往素质的表现。学生在教师启发进行思考,虽然也懂得思考的方法,但仍然是内在的思维活动。好学、会学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见解之中正误及时得到验证,通过思考——交流一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见解。即使一时不能形成看法的学生也是希望听听同学怎么说的,以开启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师应用激励学生多说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述见解、谈感想.谈评论,甚至演讲,答辩等,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可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

五、巧妙提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老师的问题的质量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问题提得好,很有可能就会使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好好研究课上所提问题,问题要具有全面性,可以使学生展开大面积的思考。比如说,在讲《拿来主义》的时候,完全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心中的拿来主义是指什么?”学生可以有大量的想像空间,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锻炼了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的内容中有着许多创新内涵,所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大胆改变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月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0,15(7):55-57.

[2]孙春瑞.浅论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价值工程,2010,13(36):178-180.

[3]骆书泽.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观周刊,2012,17(23):134-136.

[4]韩丽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1,3(2):45-47.

[5]刘明华,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M] 教育界,2011.1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