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期智库研究
2016-02-26朱敏
摘要:新型智库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应运而生,呈方兴未艾的发展之势,其内在核心资源是人才。本文从国内智库人才现状与问题入手,结合转型期对智库人才综合要求以及中外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方面典型案例或模式,尝试提出改善和创新中国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推进国家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国内智库人才结构、加大智库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智库管理运营人才、完善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途径,进一步激活中国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基于对智库专业研究人才与管理运营人才的区分,智库教育借鉴商学院经验,可由第三方市场平台、国家一流智库与高校管理学院合作创设专门培养智库人才尤其是智库管理运营人才的国家智库学院,同时促进智库管理学构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关键词:新型智库 人才培养 国家智库学院 智库管理学
一、引言
伴随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以资政启民为任的智库①日益凸显其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价值。对于任何一项事业而言,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要素。智库作为以政策研究为主业、以影响公共决策为目标,生产新知识、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的“思想工厂”,其竞争力及成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优秀人才团队,以及人才在选拔、配备、使用、考核、培训等环节是否科学与合理。近年来,中央先后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②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③,前者出现“人才”一词12次并专设“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一节压轴,提出要“把人才队伍作为智库建设重点,实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培养规划”;后者则要求“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选好配强首席专家,建好专业研究团队”。另外,教育部此前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④专门用了一个部分来阐述“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的重要性。
中国智库春天来临,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成为智库建设重头戏。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简称国研中心)为例,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国研中心将人才视为“政策咨询研究的第一资源”,围绕打造“一流智库”发展目标,提出要探索实行“智库创新工程”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等一系列思路(李伟,2015a)。国研中心在智库创新实践上的常抓不懈和不遗余力,加之身为国家战略研究部门非比寻常的高位势能,其一举一动对于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具有独特的标杆意义。
诚然,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智库建设在国内还是新课题,背后的智库学问尚未构建成为一门可资传授的专业。迄今为止,一些讨论主要集中在宏观智库理论及外部治理问题,而对智库组织架构、运营机制、业务流程、绩效考核、成本控制、人力资本管理等内部治理问题即便被零星论及,也鲜有深入研究,从而为我们探讨这些问题预留了空间。本文通过比较中外智库在人才培养管理方面典型案例,管窥国内智库现有人才创新机制的不足,并在区分智库专业研究人才和管理运营人才的基础上,提出借鉴商学院经验,由一流智库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专门的国家智库学院,逐步让智库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二、问题与需求
无可否认,智库在中国呈方兴未艾之势发展,同时也有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愈加凸显,成为中国新型智库发展短板。因此,基于国内智库现状,尤其是智库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转型期究竟需要怎样的智库人才,方能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
如果给国内智库分类,大致可分为政府智库、高校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等几类。不同类型的智库在人才问题上既有差异,也有共性。从整体上看,国内部分智库的人才现状还有待改善,诸如偏学术轻政策、国际视野不足、培养使用机制僵化之类问题亟需破解。有公共政策学者在调研北京几家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后,归纳出这些智库在人才上较为突出的情况:第一,部分智库缺乏专职研究人员,其研究主要依赖外部专家,难以形成稳定研究积累;第二,有的智库人员流动性较大,甚至领头人也变更频繁,研究团队和行政团队不稳定;第三,编制对智库人才构成困扰;第四,高校智库存在职称评价标准问题(林辉煌,2015)。
除较为纯正的政策研究机构,国内部分智库模式上依然沿袭传统学术机构,与智库作为公共政策思想库的本意有明显差距,导致其在用人导向上偏向学术型人才而非智库型人才。而且,国内智库人才培养也期待一个完整土壤和良好氛围,无论是为政府培养后备精英还是为国际组织输送尖端人才都显不够。在这方面,美国和欧洲有着成型的“旋转门”机制,其智库学者有的出自政府高级官员,熟悉政治决策规则,与国内智库专家履历相比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在输送精英前往重要国际组织方面他们也不遗余力,这些精英往往都有本国智库相关经历并会保持与原机构交流,从而成为占据国际话语主导优势不可忽视的力量。反观国内智库,从制度设计到人员配备和培养,从用人理念到机制建设乃至大的体制环境,都有着一定提升空间。
要真正使这些现状有所改观,则需通过机制革新,在智库人才管理和培养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实现。往往富有实效的举措,都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结合国内智库人才现状的上述现状,以及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期对智库人才的时代需求,能够较好地定位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着力点。那么,中国经济转型期对智库人才的时代需求有哪些?
就此问题,国研中心主任李伟(2011)基于智库管理者视角及其对政策咨询研究工作长期思考,总结出新时期对智库人才的四条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给政策研究人员的四条忠告:1.摆正政策咨询研究、学术理论研究、经济社会实践等三者关系;2.努力培养与提高先于多数人发现重大问题、抓住和把握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提出科学可行且能为决策者认可和采纳建议等三种能力;3.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切忌欲速不达;4.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说真话。
这四条可视为智库从业者主观素质的关键指标,对应的是智库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才能与学养,不过在现有人才环境和体制机制下,国内智库从业者要从中拿到高分实属不易。也恰恰由于这些要素的指标目前整体上可能偏低,才突显提升上述指标之迫切。因此,需要立足新型智库自身发展规律,学习和借鉴国外智库宝贵经验,进而改善和创新中国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三、中外智库人才培养管理
(一)国外智库
与国内智库相比,国外智库尤其是发达国家著名智库,通常在人才培养管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机制。其中有的在国内智库身上也有相应或相似特征,还有待形成更为长效的机制以及富有特色的模式。在此仅选取几个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智库案例,以资管窥。
1.兰德学院
交流激荡思想,国外智库既对吸引和选拔高素质人才非常上心,也对人才培养交流相当重视。成立智库自己的学院或研究院,是一些智库在人才培养交流上的重要渠道。兰德学院全称“帕地兰德研究学院”(Pardee RAND Graduate School),由兰德公司创办于1970年,是全球决策分析的最高学府、全美最大的公共政策分析专业博士孵化基地。每年招收大约25名博士生,目标是培养出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理论,又能高效解决最高难度、高水平问题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其课程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除了平常课内多学科理论学习外,参加课外在职训练(OJT,One-Job Training)是该博士项目最大亮点之一,也就是边干边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由于博士生能直接参与兰德公司实际研究项目,锻炼其政策分析方法和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毕业时基本能获得近两年第一手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经验,在进入智库后不需再经熟悉阶段便可直接胜任研究工作 ⑤。另外博士项目最终论文,也规定为分析如何解决全球当前最为棘手的政策问题。难怪从这里走出去一批为美国政商各界管理者提供高品质决策服务的高端智库人才,无论是决策咨询机构政策分析师、国家安全机构情报分析员,还是大学公共政策教授,皆为一时之选。
2.“旋转门”机制
国际知名智库拥有人才储备库的重要功能,智库学者和政府官员之间流通机制即“旋转门”,仅仅是因党派执政更迭而产生的职位互换?此看法虽普遍却有误导性。更重要的在于,类似兰德学院提供的高水平智库教育和人才供给,以及智库训练与培养对个人在全面社会交往及思考能力上的提升,正好满足了政府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智库的舆论影响力在“旋转门”机制下,可渗透到政策制定的各个角落。在美国,甚至可以说,智库已经深深嵌入政治文化当中,一旦社会遭遇重大问题,公众、国会和总统会在第一时间求助于智库成员构成的独立委员会。也正由于“旋转门”的存在,青年才俊才更加乐于从事智库工作⑤,因为一旦进入智库成为高级研究人员,就基本上终身不被精英圈子剔除,可以在政商各界有规律地流动,不断转换角色。
3.英国:不拘一格录人才
根据国研中心对英国智库的考察,英国智库主要通过人才招聘、薪资确定、科研评价、人才培养、人才晋升与流动等方面,来筛选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常不拘一格录人才,只要他们认为某人很聪明、见解独到,就愿意录用他,并且帮助其成长,如允许他在该智库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到好的学校去深造。而改革研究所的负责人则讲到他们的研究人员有以前做律师的,有做过记者的,甚至还有离职官员”;同时鼓励人才流动,人员流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其领头人一般都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戴慧,2014)。这些机制对增强英国智库的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日本:灵活的人才管理
日本有些智库实行“相对职称”制度,在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灵活性方面非常有代表性。例如亚洲经济研究所,由研究人员自行申报职称,他们对民间可自称“调查部长”,对官方则是“主任研究员”。尽管职称与薪金并不挂钩,这种双重甚至多重职称让他们开展工作更为便利。此外,在智库人才管理中,日本智库有一种“派出研究员”制度(类似挂职),具体是由政府、高校、商业组织、科研院所派人员到智库从事两到三年工作,薪金发放仍由原单位负责,期限届满回到原机构就职。此举减轻了智库人才压力,如综合研究开发机构33名研究员中只有3人是长期聘用,其他皆采取这种挂职方式。
5.新加坡:人员随项目流动
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智库建设,近年来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并通过政策带动市场投入经费,鼓励智库进行独立政策研究,并善于将智库作为与民众沟通渠道及加强国际交往桥梁。新加坡对智库人才培养,主要是依靠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不同项目吸引各领域专业人才,人员随项目流动,同时设立各种奖励机制保障人才的供应。政府投入和鼓励颇见成效,依靠本地优秀人才和外来引进人才,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在狮城迅速生长。
(二)国内智库
长期以来,尽管和国外比较起来,国内智库在人才培养管理方面有诸多需要学习和改善的地方,也绝非乏善可陈,部分智库有些做法亦可圈可点。这里不妨试举几例。
1.国研模式
自2011年以来,国研中心从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上下功夫,对重要科研岗位加大竞争性选拔人才的力度,注重从中心内部培养和面向社会引进优秀人才;改进研究人员科研业绩统计和评价机制,鼓励年轻研究人员参加重大课题研究并发表成果,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人才专家协调机制,有效集聚各类智库包括国际智库的力量参与决策咨询研究;着力推进“人才创优计划”,计划实施“创新岗位制度”“英才资助行动”“体制创新探索”,建立“引得进、稳得住、用得好、出得去”的科学用人制度和体系完整、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激发研究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李伟,2015b)。从而,为中国高端智库建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国研模式”。
2.智库办学
国内部分智库在履行智库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研究生教育任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上世纪70年代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并创办研究生院,为社科院系统各研究所培养后备人才,使研究生教育成为智库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探索出的“集中办院、按所设系、分片教学、统一管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了社科院学科较全的特点,在为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为自身培养了大批科研后备人才。通过稳定的渠道招收到质量和层次较高的储备人才,经过几年专门性培养,能够保障及时和高效培养出智库所急需的人才,降低了从社会招收研究人员的不确定性成本以及人才青黄不接的风险。多年实践表明,智库办学是一条可行且可靠的捷径。与美国兰德学院专门培养公共决策分析专业博士不同,国内智库学科设置更为宽泛和齐全。
3.人才网络
国内智库拓展人才队伍并扩大影响力的另一路径,是直接邀请政界、企业界、智库和学术界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海内外知名人士担任顾问、理事和学术指导,形成较广阔的人才网络。通过整合现有人才汇聚效应,短时间内将智库发展提上较高层次。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为例,2008年成立以来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强大人才阵容支持。其目前拥有80余名全职研究和工作人员,在TTCSP《全球智库报告2014》(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智库排行榜上位列中国内地智库第12位、社会智库前三甲。此种方式倚重外部专家、顾问作用,自身持续培养后备人才机制略显薄弱。
四、对策建议
人才培养管理是智库战略核心命题之一,笔者针对国内智库亟待改善和创新的几个方面提出以下初步建议:推进国家新型智库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国内智库人才结构、加大智库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智库管理运营人才、完善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途径,激活中国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改善国内智库人才结构
当前,无论是智库人员配置,还是人才素质结构等方面,国内智库有着不小的空间。一是人员配置方面,与海外成熟智库相比,国内智库职员中以研究人员为主,管理运营和行政人员不多,研究人员精力被其他事务挤占,不利于思想产品集约化生产。二是素质结构方面,目前国内智库人员以学术型研究人才为主,而从智库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具备丰富经历、多元学科背景、高度国际化、善于交往等特点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将是新型智库中流砥柱(图1),“T型人才”博中有专、专博相济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团队综合研究和专项研究能力。
为此,国内智库需进一步在人事制度上改革和创新,既给智库人才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又更好地激发其思想活力。同时也要对政策研究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考量,不仅仅以学术发表或领导批示为指针,而应综合其政策影响、学术影响以及社会影响。还有就是形成中国式“旋转门”,不拘一格地在智库平台上培养与运用人才,可定期选派智库专家学者到各级政府挂职锻炼,并选拔一些官员重回各类智库锻造(王文,2014),以促进智库、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此外,在研究团队及管理运营团队培养成型后,要塑造团队合作模式及智库文化。这是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石。
(二)加大智库人力资本投入
作为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智库业态属性决定了其在人力资本上的高投入要求。从国内智库当下情形来看,需加大力度、拓宽来源,进一步提高智库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图2)。国内智库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一是丰富人才知识结构,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鼓励智库年轻人到高校、研究机构跨学科学习,使之成长为学识渊博、创造力强的智库专家;二是改善人才阅历结构,多创造机会让人才到海内外考察和调研,使之成长为能全方位做中西比较研究的智库专家;三是提升人才社会影响力,鼓励人才在业有余力时,多到大学讲坛、教育培训机构、高端论坛、电视台,以及各地区不同单位开讲座,鼓励人才参加各类学会或智库活动,使之成长为智库专家里的“达人”、“红人”(陈朝宗,20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⑥,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本投入是智库搞活的重要源泉。
(三)培养智库管理运营人才
智库的组织目标和独有特点,使其与政府行政部门不同,也与商业营利组织有区别。按照政府事业管理或单纯商业运营二者其中任一方式,都难发挥好智库在公共政策研究咨询活动中的成效。从人才角度看,当前中国智库发展较缺少的是能够适应新型智库建设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包括擅长政策研究的高端领军人(专业研究人才),也包括精于组织运营的智库经理人(管理运营人才)。鉴于中国新型智库发展实践还较短,且部分隶属或脱胎于官方系统,对擅长智库管理运营人才有需求。就此而言,中国此番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可在国家扶持一批高端智库试点的同时,引领更多市场主导的社会智库健康发展,丰富中国智库类型和人才要素构成(图3)。这离不开对智库管理运营人才甚至新型智库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有赖于建立一个立足于智库管理方向的创新型综合教育体系。
(四)完善智库人才管理机制
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是系统工程,在改善国内智库人才结构、加大智库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智库管理运营人才基础上,应从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入手,打破传统用人管人体制机制,尤其要注重增加青年智库学者比例。可以制定实施青年智库人才支持计划,使之通过实际参与锻炼,奠定未来智库人才队伍长期发展基础;构建开放式智库人才使用平台,除保有一批高水平核心智库团队外,可通过建立智库专家库模式,吸纳来自各领域优秀人才资源(“中国智库研究”课题组,2015)。此外,从智库人才作为高端智力劳动者属性出发,在智库人才日常培养管理方面多采取一些人性化创新举措,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结语:开拓智库教育
教育乃立人之本,人力资本核心是教育投资,培养一流智库人才需要一流智库教育。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多方愿望和迫切渴求,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朱敏,2011);而对于智库教育,其旨在加速推进智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智库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建言能力,需统筹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使后备人才既能拥有较为深刻的专业知识,又能具备跨学科思维视野和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复合能力。以笔者近期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智库领导力”交流项目(2015)情况看,开拓这类面向智库人才专业教育势在必行。其中,如前所述,中国急需培养适应智库事业及市场发展的管理运营人才,基于对智库专业研究人才与管理运营人才的区分,借鉴商学院经验设立智库学院机制,会是一个可行选项。
具体可结合商学院教育培训机制及人才培养经验,基于智库特点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办学活动资源配置主体,则由传统行政力量转向新兴市场力量,以发挥企业家精神主体作用。即由第三方市场平台、国家一流智库、重点高校管理学院合作,分别发挥市场、政策、教育方面资源优势,共同创设可称为国家智库学院的教育培训载体,由该载体与国内外更多智库机构联合开展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以及在职教育培训项目。此模式培养出来的智库人才,如能兼备实践前沿、政策前沿、理论前沿等综合素养,其决策咨询建议将更显厚重得体并具实效。除了像兰德学院定位于为智库机构专门培养一批从事公共决策分析的高学历专业研究人员,若借鉴商学院模式培养知行合一的管理运营人才,在此过程中促进相应智库管理学构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则可望从更高段位上填补此类教育空白。就此下一步或将在实务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本文暂不做方案讨论。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改革深水区,新型智库肩负起重大时代使命。智库发展须紧抓战略转型机遇,促进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探索智库专业教育新思路、新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力支持与优质人才保证。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
注释
①智库(Think Tank)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
②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该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办发〔2014〕65号),新华社2015年1月20日公开发布,详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10090.htm。
③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先选择若干基础条件较好、专业特色突出的机构进行试点,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
④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全文分为“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等七部分,详见http://www.gov.cn/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⑤此外,兰德公司和伦敦战略研究所定期互派访问学者,野村综合研究所和斯坦福研究所等也经常进行人员交流;通过这种人才交流机制,不仅可以使人尽其才,更能够使智库不断充实新鲜血液,增强活力,使智库保持旺盛的思想活力;因此人员培养交流机制既可以为智库带来大量的思想火花,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安淑新,2011、2012)。
⑥出自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David Smith,1998,“Think Tanks:Whos Hot and Whos Not”,Management Today,Vol.5,pp.56-61.
(2)Donald E.Abelson,2002,Do Think Tanks Matter?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y Institute,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pp.17.
(3)James G.McGann,2015,“2014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Scholarly Commons.
(4)John L.Campbell,Ove K.Pedersen,2014,The National Origins of Policy Ideas:Knowledge Regimes in the United States,France,Germany,and Denma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Paul Dickson,1971,Think Tanks,New York: Atheneum.
(6)Raymond J.Struyk,2006,Managing Think Tanks:Practical Guidance for Maturing Organizations,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7)Susan D.Conway,2006,The Think Factory:Managing Todays Most Precious resource,People,John Wiley & Sons Inc.
(8)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9)安淑新:《加强我国智库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58期。
(10)陈朝宗:《智库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资本投入与培养渠道》,《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1)戴慧:《英国智库考察报告》,《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期。
(12)杜静元:《高校智库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管理观察》,2015年第6期。
(13)李伟:《关于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的思考》,《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
(14)李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光明日报》,2015年1月22日第02版。
(15)李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日第16版。
(16)林辉煌:《如何留住智库人才》,《IPP评论》,2015年8月18日。
(17)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智库报告: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
(18)王辉耀:《中国新型智库功能定位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市场》,2014年第19期。
(19)王文:《重构中国智库理念:咨政、启民、伐谋、孕才》,《文化纵横》,2014年第10期。
(20)“中国智库研究”课题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10日第01版。
(21)朱敏:《不确定的未来与新智库时代》,《中国新时代》,2014年第12期。
(22)朱敏:《中国经济:转型的逻辑》,《新经济导刊》,2011年第8期;另见《转型的逻辑》,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