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

2017-02-07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生物电薄型内膜

闵 敏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12)

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或给予黄体支持当日,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8.0mm[1],其与宫腔操作、感染史及患者年龄、内分泌状况、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2]。薄型子宫内膜厚度与其容受性密切相关,是不孕症的常见病因。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应用调节激素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子宫内膜的机械性刺激等,但效果欠佳。

笔者选择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生物电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讨论生物电刺激技术用于该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年龄24~38岁,所有患者连续观察3个排卵周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8.0mm。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我院引进的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SA9800生物刺激反馈仪,实验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于月经第8日开始至LH峰日,进行生物电刺激治疗(频率40 Hz,波宽250μs),1次/d,30min/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患者侧卧位或半卧位,将两个电极片粘贴于两侧腹股沟处,另两个电极片粘贴于腰骶部,均左右对称。电流调至患者能够接受的较大强度;对照组不予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使用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实验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有明显增加,多数已达8.0mm以上;对照组无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mm)

3 讨 论

薄型子宫内膜可由内膜损伤、粘连等局部因素造成,也可由雌激素减少、孕激素不足等全身因素造成。单纯内分泌因素者临床上可用激素治疗改善内膜厚度。但雌激素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头晕、恶心、乳腺增生、失眠焦虑等。

本研究采用的生物电刺激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理疗手段,通过外部电极贴片,释放不同频率的电流,加速损伤肌肉及神经恢复,放松肌肉的紧张性,降低血管阻力[3];增加盆底及子宫的血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恢复,促进子宫内膜生长[4-5]。生物电刺激避免了雌激素的副作用,不加重肝脏负担。

本院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生物电刺激治疗安全有效、简单经济,为薄型子宫内膜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LYODO,MATSUBARAK,KAMEDAK.EndometrialInjuryIncrease sSide Population Cellsinthe Uterine Endometrium:A Decisive Role of E strogen Yohoku[J].JExp Med,2011,224(1):47-55.

[2] 何淑明,梁丽霞,黄惠芳.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12):1851-1852.

[3] 王永莉,何淑明,刘琛姝.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子宫内膜薄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38-139.

[4] 徐 梅,杨 菁,赵 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反复着床失败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624-627.

[5] 胡 艳,光晓燕,李 环,等.仿生物电刺激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的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3,20:17-19.

猜你喜欢

生物电薄型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硅溶胶增强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卓越的薄型系列机心
——MIYOTA薄型GL/N/M系列机心
揭秘“生物电”
离子电渗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薄型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