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夕阳箫鼓》浅谈钢琴音乐与茶道文化的交融

2017-02-07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艺茶道夕阳

金 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18)

从《夕阳箫鼓》浅谈钢琴音乐与茶道文化的交融

金 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18)

在进行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一般会将《夕阳箫鼓》设计为背景音乐,这是因为这首作品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和茶道中所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有机的契合。通过钢琴版本的《夕阳箫鼓》来向茶艺爱好者进行解读,利用音乐和茶道的相通之处加深其对茶文化的理解,同时对茶艺表演所选择的背景音乐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创新。

夕阳箫鼓;钢琴;茶道;融合

茶艺表演属于现阶段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实现全面认识的主要途径,利用对茶艺表演具体内涵的深度分析,使人们不但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价值理念,而且能够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在进行茶艺表演活动时,所采用的背景音乐对表演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若选择较为适合的音乐内容,则能够使整个茶艺表演活动的内涵更具深意,让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充分运用到茶艺表演活动之中,将会是茶艺表演传承过程中一次较大的创新和发展。

1 在钢琴曲目《夕阳箫鼓》中展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民族理念

1.1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价值的分析

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了我国千年的思想体系建设,其中涉及到的天,便是指自然,其属于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规律,而儒道两家虽在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存在一定的分歧,然而两者在理论上均将自然和人视为互相联系之间存在的整体性,该种理念对于生命的价值极为重要,儒家所宣传的仁和道家所宣传的道法自然都是对仁和自然的理念展现,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则是儒家能够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为传扬的重点,而道家则却强调从实际出发,要求人们能够去伪存真,尊重自然规律,崇尚精神层面的天人合一

1.2 《夕阳箫鼓》的内涵和特点

《夕阳萧鼓》属于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琵琶曲目中的一种,其在明清时期就开始流行。通过对本曲目演奏过程和内涵的研究发现,本曲目中更多地加入了人们的情感理念以及价值内涵,所使用的旋律非常的优雅,在演奏时充分运用了推和拉等多种技巧,在倾听的过程中,鼓声与箫声的巧妙结合,加之疏密有序音律设计,使聆听着仿佛被带入到清秀的江南山水画卷之中。在本乐曲的整个演奏过程中,由于多种声音的巧妙植入,使人们能够充分领悟到其中蕴含着的情感理念与内涵,但现阶段人们所应用的《夕阳萧鼓》钢琴改编曲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黎英海先生,通过充分利用了《春江花月夜》中的有关素材,从而形成包括“渔歌唱晚”等在内的由十一部分组成的现代钢琴曲,其中的每一小段也可以独立的进行演奏。《夕阳萧鼓》的成功改编与应用,实际是一种让钢琴艺术实现民族化的具体表现,在该过程中实现了中西方钢琴艺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活动以及有关内涵理念的有机融合,由此使有关的思想理念得到有效传达。所以本曲目创作成功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正是该版本成功融入了多项传统音乐艺术元素,同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与传承,因此对其内涵进行研究,同时将其价值理念的有机融入,将会对我国整个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3 改编的钢琴曲《夕阳萧鼓》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精神

在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没有西方钢琴作品中惯用的大段和弦应用,而更多的呈现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意境和我国古典哲学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位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对本改编曲目是这样描述的:其借助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段描绘出了我国的秀美景色,通过流淌的音乐旋律表现,使人的身心实现与自然的有效交融。

作品不但借助钢琴形象的模仿出琵琶、古筝和鼓等声音,而且在弹奏技法上巧妙的借鉴了民乐中的部分演奏技法,如在引子部分的弹奏中运用了琵琶弹奏中的轮指手法,用弹跳的手法来模仿鼓声。多种弹奏手法的运用,使人陶醉在钢琴作品天人合一的意境之中,从而带给观众回味无穷的欣赏效果。

2 茶道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精神

“和”属于我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所崇尚的“和”借鉴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其意思是:世间万物全部由阴、阳两大要素构成,只有阴阳达到协调,才能使太和元气得以保全。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在他的《茶经》中指出:煮茶的过程实际是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实现平衡的过程。所以保合太和和五行调和理念属于茶道的哲学基础。以哲学范畴下的“和”作为基础,道家从中引申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其认为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应将自身融入到大自然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在茶道中,通过表达人对自然回归的渴望和人对自然存有的亲和之感,来传递茶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3 《夕阳箫鼓》和茶道文化的有机融合

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和我国茶文化都体现出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也是两者存在的共性。但是怎样能够让两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并开展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就成为人们当前所面临的新问题。我国民族音乐《夕阳箫鼓》具有多个版本,人们通常听到的有琵琶版本、民族合奏版本和古筝版本。这三种版本全部是采用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在开展民族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采用这些版本音乐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传统茶艺的民族特色,然而这种搭配形式略显古板,从而使人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性理念对我国的茶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文人雅士都会对饮茶环境的塑造极为重视,部分文人雅士甚至会找寻山清水秀的地方进行居住,并进行品茗赏茶。在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已经实现了精神意境和茶文化真实内涵的完美结合,儒家和道家都是极其重视天人合一以及美的完美结合,其中茶文化是通过意境建设实现既定理念,而音乐则是通过自然界具有的各种客观环境展现出自身的思想理念,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既定目标。另外,因为钢琴音乐自身的具体展现方式具有极强的多样性,辅以自身优秀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其能够妥善解决民族传统音乐中存在的呆板问题,继而产生更加淡雅的旋律,促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充分表现,在视听上为品茶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这些均与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习惯和需求非常契合。

在针对传统茶艺表演和创新的过程中,应从背景音乐版本的选择上进行努力。如让钢琴版本的《夕阳箫鼓》充当传统茶艺的背景音乐,采用这种结合方式能够带给品茶者一种全新的感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茶艺欣赏者的热情。传统的茶艺表演中,若能够用西洋乐器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奏,则能够使茶艺表演者和茶艺欣赏者均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客观地讲,利用钢琴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奏实际就是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黎英海先生所改编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中,利用钢琴成功的模仿了我国传统乐器中笛、箫和古筝等的声音,不但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钢琴的音色和演奏技法,而且给钢琴这种西洋乐器融入了东方情韵。若将这种创新后的文化重新和我国茶道文化进行结合,则不但能够促进民族音乐的迅猛发展,而且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古代那种悠然于山水之间品茶论道、感悟人生的生活方式显然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现阶段,针对茶文化内涵的传承和体现最佳的选择依然是音乐。根据《夕阳箫鼓》中蕴含的民族和西方文化以及审美已经都进行了极为完美的融合和创新,借助钢琴具有的特殊音色和演奏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种传统民族乐器的模仿,不但使钢琴音乐的表现能力得到了有效拓展,同时赋予了钢琴音乐一定的东方意韵。

[1]韩征.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在茶艺表演中的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12):369-370.

[2]池水婧.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纽带——浅谈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创新[J].大众文艺,2016,(17):169.

[3]吴琼.钢琴曲《夕阳箫鼓》的中国风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1):79-80.

金 铮(1981-),女,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茶艺茶道夕阳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艺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浪漫夕阳
茶道人生
夕阳的见面礼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为让夕阳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