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影响

2017-02-07毛艳飞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下午茶西方人中华文明

毛艳飞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中国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影响

毛艳飞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它从神农时代发源,历经两晋南北朝、唐宋、明清文化的熏陶,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精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国茶叶又通过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先后将中国茶文化传至朝鲜、日本、印度、印尼等国。到十六世纪,中国茶文化又传播到西方,茶文化在欧洲各国发展,到现在,中国茶文化已然传遍全世界,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内涵开始,阐述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历程,以及中国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内涵;传播;影响;下午茶

1 中国茶文化

1.1 中国茶文化起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的历史,可以上溯至神农氏时代。公元前约2737年,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最开始,茶是作为一种药材用来入药的,经过人们长期的利用和发展,茶逐渐被作为饮品使用。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阐述关于茶知识的著作,它全面地对茶叶、茶饮和茶文化等知识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将中华文明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和古典美学糅合到茶文化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茶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成为一种文明的载体。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总能发现中国茶文化穿插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潜移默化中见证、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1.2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之说。从神农时代发现茶,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茶文化日趋发展。

1.2.1 启蒙于秦汉

西汉时代,人们开始注意茶,“茶陵”就是因其为茶原产地而得名;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将茶的医用价值记录在《食经》一书中。三国时期,茶饼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记录于《广雅》一书中。

1.2.2 萌芽于两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人们“讲门第,好清谈”,在文人饮茶之风日盛的同时,茶文化的萌芽开始发展,茶开始被作为诗词歌赋的内容,被文人引入文化圈内。《世说新语》有言:清谈家王潆好饮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客,有士大夫以为苦,每欲往王漾家去便云“今日有水厄”。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茶文化已经在当时士族中开始萌芽。

1.2.3 成型于唐朝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成型。《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阐述关于茶知识的著作,它全面地对茶叶、茶饮和茶文化等知识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将中华文明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和古典美学糅合到茶文化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1.2.4 兴盛于宋代

茶事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当属宋朝,在当时民间盛行“斗茶”。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嗜好喝茶,当时宫廷还有专职的司茶机构。宋徽宗赵佶著有《茶论》一篇,被人们称为《大观茶论》,它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部由皇帝著述的关于茶的书,代表了宋代茶文化的发展水平。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共20篇中对茶的种植需求的地产天时、茶叶制作的有关采制品目、茶饮时的烹煎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体现了当时茶文化的最高水平,为我们研究宋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1.2.5 普及于明清

到明清时代,茶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随着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逐步向海外传播,为海外文明所接受、吸取、融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3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1.3.1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国茶文化是伴随中华文明发展的衍生文化,它的发展寄托了作为文明发展主流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理念。中国茶文化贵中和、法自然、讲平衡、求意境,“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核心思想,讲究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它提倡人们看待事物不偏不倚,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和谐相处。儒家文人将中庸和谐的思想寄托在中国茶文化中,主张在茶事活动中平静内心,秉持公正和谐的心态与人进行交流;道家提倡“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家提倡“茶禅一味,梵我一如”。在将茶寄托文化韵味的同时,人们还在饮茶活动中发展出了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中继承了儒家的修身立德的思想,通过茶事活动对茶人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中国茶道文化提倡“廉、敬、和、美”,人们通过享受茶道文化时,还通过茶事活动提升自身品德、以礼待人、追求和谐、发现并享受美学。

1.3.2 中国茶文化的美学理念

中国茶文化讲究择水、识器、茶艺等内容。择水讲究水的清、甘、轻、活。清即取水要清澈不污,宋朝茶人蔡囊在《茶录》中有言“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清朝皇帝乾隆有言“水轻者泡茶为佳”;“活”即要取用流动的活水。在茶具的择取上,主要选用的有陶、瓷、玉器、玻璃、金属、竹木茶具;“茶艺”则侧重茶事活动的美,在茶事活动中泡茶者的茶艺、容貌、姿态要给人优雅和艺术美的感觉,茶事参与者在精神、意境、心灵上产生美的共鸣为最高追求。中国茶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包含茶诗、茶歌、茶谚、茶联、茶舞、茶曲、茶戏等多种内容。

2 中国茶文化向西方的传播

中国历史上,随着战争与贸易的发展,茶马古道延伸范围逐渐加大,茶马的互市也越来越兴盛。茶马古道在漫长的700多年里,将大量的茶以及用品穿越中亚、印度、阿拉伯带到了西方国家。此后,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不断来往于中亚等区域与西方之间,将中国茶叶运往西方,中国茶作为东方的贡品和奢侈品在西方国家上流社会推广开来。有文字记载的是,中国茶叶最早直接运到西方销售是1607年。当时,荷兰的船队从爪哇到中国澳门收购茶叶再贩运到欧洲。最初,中国茶叶是以来自东方的药效神奇的“药用饮品”进入到英国上流社会。在1658年,英国伦敦一家名为托马斯·加尔韦的咖啡馆首次登出了关于中国茶的广告,内容如下:“一种医家交口称道的中国人叫“茶”,别国又叫“tay”,别名为”tea”的优质饮料,今在伦敦皇家交易所旁的一家咖啡馆出售。”中国茶在西方国家被人们所接受后,在17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将中国茶文化与本土习惯相融合,开始了英国的茶文化发展。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也就是后来的查理二世的皇后,真正地将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开来。凯瑟琳皇后喜好中国功夫茶,她认为茶不仅能提神,还能减肥,具有保健作用,其嫁妆中就有来自中国的名贵红茶和精美的茶具。因为其对饮茶的特殊偏好,凯瑟琳被西方人成为“饮茶皇后”。凯瑟琳皇后的喜好影响了当时英国的宫廷文化,进一步带来贵族们的效仿,中国茶文化在贵族圈里推广流行开来。之后,随着茶贸易的发展,茶的价格也逐渐下降,能够为民间所接受,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品,中国茶在西方逐渐风靡,饮茶成为时尚。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到19世纪,中国茶叶几乎传遍全球。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量达到268万担。中国茶文化也随之传遍全世界,现在无论是茶的种植、制作、烹制、文化,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独有特色,但细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都能看到中国茶文化留下的痕迹。总之,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民用勤劳智慧将茶文化带给了全世界。

3 中国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影响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并被西方人所了解、接受、利用,中国的茶文化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对西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3.1 下午茶

西方人将中国的茶文化同自身喜好相结合,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例如英国人饮茶喜欢添加糖、牛奶、柠檬等辅料,饮茶舞会是很流行的社交形式。家庭下午茶时,家中女主人会准备茶、点心等招待家庭亲友;在工作中,人们会利用下午茶的时间进行工作交流,寻求灵感,这种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英国下午茶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发展到现在。在下午茶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茶文化受到一些西方文人的大力推崇,英国文学家塞缪尔经常举办茶会招待友人;剧作家皮内罗曾有言“茶之所在,也是希望之所在”,可见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崇。

英国下午茶起源于贝德福公爵夫人。这位公爵夫人为了打发漫长悠闲的下午,每天下午3时到4时,就用红茶和精美糖果、烤面包、奶油来缓解空腹感。之后,公爵夫人便经常邀请好友一起通过享用茶点来打发无聊的午后时光。后来,下午用茶点的风气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上流社会所喜爱的生活习惯,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一种优雅的社交方式,是英国文化的代表。在英国上流社会,下午茶非常讲究,一般情况下首先需要清净舒适的环境,比如环境优美的花园,或者舒适的客厅等等;其次,茶点必须丰盛,奶油、面包、糕点、糖果等等;在考究的下午茶会上,精致高档的茶具也是必备的,西方人偏爱瓷质或银质茶具;优美的古典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作为参加下午茶会的礼仪,参与人都要穿着打扮得体。随着下午茶的普及推广,英国下午茶文化成为当时的流行文化,并衍生了一套下午茶礼仪,成为西方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了具有英伦特色的西方英式茶文化。

3.2 生活节奏的改变

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张。在人与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很大,节奏都很快。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西方人开始了解、研究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中讲究“品茶”,追求慢而闲适的精神放松。中国茶道中从烹茶到各泡次不同的回味,能够给人带来安静、放松的好心情。与高强度的快节奏相比,中国茶文化中的自然、美学、不急躁、闲适正在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成为他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以及生活工作节奏。

3.3 中国茶文化理念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讲究“尚中贵和”,提倡“廉、敬、和、美”。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即自身正派,行事有度,以礼待人、和谐自然。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影响了西方人的民族性格。中国茶文化天然带有儒雅安静的韵味,在茶传播到西方之前,西方人偏爱酒精类饮品,急躁好斗的气息较明显,同时在举止上也显粗鲁;现在的西方人,绅士风度的温文尔雅成为主流。中国茶文化的以礼待人、追求安静平和、恰到好处的平衡正在潜移默化中伴随文化传播影响着它所接触的每一个西方人。

3.4 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科技的影响

在十六世纪,西方人就发现了中国茶叶。1565年,意大利传教士路易斯·阿尔梅达在一封信中说道:“日本人非常喜欢一种被称为“茶”的药草”。在后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传播中,茶的药用价值以及具有“异国风情”中国精美的茶具为西方人追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医学还不发达,引进自东方的中国茶叶,被西方人认为具有药用价值,作为保健品为当时西方人热捧。甚至有一些西方人认为,茶对中国人的长寿起到很大的作用。早在十七世纪,荷兰人首先发现东方茶的效用,之后茶在其国内风靡。当时茶被视为奢侈品,它被西方人当做药物使用。1658年,英国《政治快报》在一则广告中写道:“医生们皆认可的非常好的中国饮品,在中国被称为茶,在西方被称为tea,在苏丹王妃咖啡馆出售。”在中国茶文化的带动下,中国的茶器也逐渐在西方流行。英国人还根据当地风情制作了符合自身的茶具,影响了西方国家的陶瓷文化,对西方的陶瓷加工科技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向西方国家的传播,在影响西方社会生活的同时,还将茶文化的发源文化中国文化也带到西方,西方人在了解接受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为世界文明大交流、大融和具有深远意义。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庄国土.18世纪中国与西欧的茶叶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67-80.

[3]何丽丽.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4]麻欣.中国茶道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5(6):202-204.

[5]张思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J].质量探索,2007(9):48-49.

[6]王建萍.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环球人文地理,科技视界,2014(30):173-173.

毛艳飞(1983-),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下午茶西方人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下午茶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英式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