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2017-02-06杨雪
杨雪
【关键词】 物理教学;建构主义;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73—01
一、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区别
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即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观点可以引出许多概念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建构主义学习观则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相对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识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即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是对文化的继承,是一种较高组织化的社会行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 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非客观性。 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世界真实的表征。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学生所见到的物理知识,基本是简单的理想条件下推导和结论,和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差异。现实世界的表象是由许许多多规律的叠加而成,是复杂的。理想条件下得到的规律,在各种条件下进行验证,有时会出现令人疑惑的现象。这也正说明了物理规律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比如,牛顿三大定律的适用条件是:质点和惯性系;适用范围是:忽略相对论效应和量子力学效应。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没有普及之前,人们认为牛顿力学是不可逾越的真理。但是随着人们对物理规律认识的加深,牛顿力学被认为在极端条件下是不适用的。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加深这样的印象:现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物理理论,若干年以后可能会被更加正确的物理理论所代替。建构主义知识观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前人的思想或结论,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就不会挫伤学生努力探索物理世界的信心和勇气,从侧面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强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理解新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
一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领悟了多少。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选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否则便会吃力不讨好。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笔者认为,应该查阅学生之前和现在的数学课本,了解其数学知识的储备情况,因为数学知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再查阅之前学过的物理书,了解其物理知识的储备情况。还可以进行摸底考试,了解学生现在的实际物理水平。课堂中适当提问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3. 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应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传递或转移,学习是依据经验进行创造的活动。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课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物理概念的理解有正误之分,而教师要做的是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建构主义还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中的应用才能真正被理解。这点古人早有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么对于不能去实践的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提到“切己体察”,意思是读书时不但要明白书中的要义,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这其实就是对知识的主动加工和构建,找到相同点使其联系,找到不同点使其清晰,形成相关知识的网络结构,便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然,这种主动构建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不是顿悟。然而一旦形成,所获知识就会比较牢固,易于发生正迁移。所以,当条件限制我们无法用实践去获得知识时,这种主动联想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关系的“切己体察”方法值得借鉴。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