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的研讨式解题模式探讨

2017-02-05陈木莲

考试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陈木莲

摘 要: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是通过研究曲线运动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运动规律。不仅讲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和条件,还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时还有关于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加速度等,既是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知识重点,又是教师比较重视的教学难点。研讨式解题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曲线运动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解决学习难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解题模式 研讨式 物理教学 优化教学

引言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课改明确提出要转变陈旧教学模式,由之前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学改变为倡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以课堂实例入手对物理研讨式教学实践进行初探。

一、研讨式解题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研讨式解题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自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解题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利用研讨式解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不仅能相互启发和学习,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益处。而且研讨式解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研讨式解题模式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价值

研讨式解题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使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增加

研讨式解题模式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是教师把问题和结果一并告诉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再给出自己的答案。整个过程中都有很大趣味性,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研讨式解题模式和新课改的侧重点是一致的,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仅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可以进行探究性活动,不会受到教师的干扰。如学生要验证某个概念或者原理,教师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实验验证,然后根据实验结果验证相关知识,再得出需要的结论。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帮助和指导。

三、研讨式解题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结论形成教学的优化策略

高中物理中有关曲线运动的知识,为了验证曲线某点切线方向的结论,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1.通过炽热微粒的圆周运动体现不同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及运动的不同方向,得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是沿切线方向运动。2.在任意曲线轨道内做实验,实验中所用的小球脱离曲线轨道后沿着切线方向飞出。3.用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个概念,在曲线的A、B两点做割线,沿着A点向B点方向的代表AB的平均速度,如果时间接近于零,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几乎相同,当B点几乎接近A点时,割线就成为过A点的切线。由此可以得出质点在做曲线运动时,经过某一点的速度是沿曲线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由于教材中只是列举圆周运动概括普遍的结论,因而并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再加上第二点只是简单的实验,并没有理论分析,因此并不能形成科学结论。第一条中提到的部分事实可以得出猜想,但第二和第三条中提出的是对猜想的实验和理论的验证。当然,如果利用研讨式解题模式的话,可以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分析实验的验证结果,对结论进行探究,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对曲线运动中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还能加强记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

(二)基于教学重点有效解决向心加速度难点问题

从前高中物理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因此学生对向心加速度并没有明确概念,只是了解向心力会导致向心力加速度产生,却难以理解向心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版,有关向心力的知识放在向心力加速度之后,学习向心力速度的难度反而增加。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题,还要将速度变化量作为高中物理教学重点,然后通过作图方式找出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另外,在讨论向心力速度时,教材通过五个步骤分解,沿着圆周运动速度变化量的思路,对向心力速度方向进行分析。产生加速度的力是物体受各个力形成的合力,所以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就是向心力。而向心力是由合力提供的,在具体物理现象中,向心力是由某个实际力提供的,如摩擦力、拉力和重力等。同时物理教师可以采用极限思想设置合适台阶,对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特征进行讲解和分析。再利用研讨式解题模式,让学生对向心力加速度公式进行推导和探究,得出最终结论。学生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不仅锻炼独立思维能力,还激起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曲线运动研讨式解题模式练习题设计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要对学生课后学习引起重视。如课后要布置作业,设置课后练习题时,不仅要把握练习题难度,还要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将书中所讲的教学重点都囊括进去。另外,课后习题的布置,还要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实例,如将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或过山车等作为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实例体现物理问题,从而便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当然,运用研讨式解题模式做这一类生活化物理知识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方式更好地完成课后习题。而且,这一类物理练习题体现出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教学目标。

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难题之一就是解题应用,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曲线运动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解题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总之,研讨式解题模式作为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中物理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解题应用能力。因此文章以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为例,采用研讨式解题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依据,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振梅.高中物理研讨式教学实践研究——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6:64.

[2]鲁世明.浅谈“探究·建构·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以“曲线运动”为例[J].物理教师,2016,08:25-28.

[3]李展华,陈晓明.以“曲线运动”为例谈有效教学的“出发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04:9-11.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