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校开设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课程的探论

2017-02-05莫岸洪

戏剧之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吟诵

【摘 要】面对当今高校古典诗歌教学乏味、大学生对古典诗歌兴趣下降的大环境趋势,我们应加强古典诗词吟诵教学,并推广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结合教学,这样能展现诗词的音乐美,加快学生对诗词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对诗词创作产生兴趣,掌握吟诵构思的创作方法,从而提高文言诗词的教学效果,让大学生在学习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中得到情感疏泄、陶冶性情和健全人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吟诵;文言诗词;诗词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91-02

高校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一直以来是只重视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及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重文学史论和作品解读而不重视甚至不关注文学创作的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而在高校学科应用化的趋势下,相比秘书学、新闻写作、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古代文学课程在文科专业中正处于日趋被排挤和边缘化的趋向。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处于重作品解读和批评史论而轻诗歌创作教学的现状,在功利化学习的潮流下学生学习兴趣正日趋下降。为改变古典诗歌教学这种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古典诗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我们应加强古典诗词吟诵和诗词创作的教学,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高校推广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结合教学是十分必要和极其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吟诵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目前高校吟诵教学的现状

吟诵是中国传统诗文特有的诵读方式,又称为“中国式读书法”。“吟”,许慎《说文解字》说:“吟,呻也,从口今声。”段玉裁释为:“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1]“诵”,《说文解字》说:“诵,讽也,从言甬声。”《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信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2]南京师范大学的陈少松教授在综合研究古代文献后明确指出“吟诵是指拉长声调像歌唱似地读”。[3]因此,“吟诵”就是拖长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古诗文,是古代诗文的传统教学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吟诵教学在中国大陆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在近几年,由于在一些包括专家学者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和实践下,古诗文吟诵有日渐复兴的态势,但高校对于吟诵的教学观念认识和教学实践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吟诵应是古典诗文唯一的且是最有效的诵读方式。吟诵因为是采用汉语言文字四声的发音规律,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有节奏地诵读,并且往往使用某个吟诵曲调像歌唱一样吟唱,因此能更好地体现古典诗歌的韵律,展现诗歌的音乐美,能更好地引导学习者产生兴趣,并让学习者入情入境,并加快对诗歌的理解与记忆。而这是采用常规的朗诵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但目前高校教师多数还是采用普通话朗诵的方式教学古典诗歌,并着重于通过对诗歌字词章句的理解去解读和鉴赏作品。而大学生对这种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感到乏味,从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其次,受目前课程安排内容的限制,一些高校教师进行吟诵教学时也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情况下,教师仅仅是播放一首古典诗歌的吟诵录音或者是示范吟诵一遍就了事,没有花时间去教学生吟诵,导致学生没能具体掌握吟诵的法则,没能通过吟诵提升对古典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大学生进行文言诗词创作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言诗词”,是相对于白话新诗而言,指我国从古至今所有以文言为语言载体进行创作的诗歌体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古诗词”、“旧体诗词”、“古典诗词”,但现代人创作的诗词不宜指称“古诗词”、“旧体诗”、“古典诗词”,而统称为“文言诗词”较妥。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学的重要瑰宝,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大学生高雅的性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人格精神。但长期以来,高校诗词教学偏重于作品解读与鉴赏,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教学与训练。这导致诗词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具有的让大学生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因为学习文言诗词如果仅停留在观渔者的角色,只是临渊羡鱼,而没有退而结网,终究是浅尝辄止。唯有通过学习和实践诗词创作,才能深入体会诗词的文学特质,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从而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得到陶冶性情、疏泄情感,实现修身养性的功效。

要学会文言诗词的创作以及提高创作水平,需要创作者具备较好的文学修养,需要熟悉诗、词这两种文学体裁,掌握诗词的语言特点、格律要求、音韵知识及意境创造等;并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因为作品的立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质量的高低;这势必能促进创作者阅读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探索诗词创作的规律和技巧,在这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创作者的理性思维,也能提升形象思维。而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提升必然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其语文能力和文化素质有了质的提升,其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已打下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通过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文言文及古典诗词作品,提升其对诗词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能力,然后再学习文言诗词创作完全是可行的。因此,高校开展文言诗词创作课程,通过引领大学生学习古今优秀的诗词作品,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法,并进行诗词创作的训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人格精神,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在今天高等教育提倡通识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相结合进行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和教学作用

(一)理论依据

在高校开展文言诗词创作教学,必须引入和加强诗词吟诵教学,因为诗词吟诵与诗词创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没有“诗词写作”或“写诗”的说法,只有“吟诗”或“作诗”的说法。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志乎!”[4]贾岛有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苦吟诗》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有:“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可见,古人作诗都是一边进行艺术构思,一边吟咏推敲,铸字炼句。[5]“吟咏”一词,最早出现在《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吟咏”一词时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6]《说文解字》也说:“咏,歌也,从言,永声。”可见,“吟咏”与歌唱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将“吟咏”定义为按照一定的音阶旋律有节奏地吟唱文言诗歌。“吟咏”相比一般拖长声调有节奏地诵读,是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音阶旋律去吟唱,因此“吟咏”可作为“吟诵”的其中一种高级的诵读方式。而“吟咏”式的吟诵更适合古典诗词的文学体制,因为中国古典诗歌是抒情文学的传统,吟诵古典诗词不仅有利于把握诗词的字音、韵律,也有利于把握诗词的感情脉络、体会诗词的意境。故古代诗人进行诗词创作,皆是边吟诵、边推敲字句。明白此,我们就应该提倡文言诗词的创作教学必须结合吟诵教学,方能符合文言诗词的体制以及创作规律。

(二)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在高校进行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相结合教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文言诗词学习要坚持吟诵、鉴赏和创作三者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并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吟诵方式大量学习文言诗词作品,并提升鉴赏诗词作品的能力,然后大胆尝试诗词创作,加强诗词创作的训练和实践。

首先,学会吟诵是学习文言诗词创作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中,按不同的诗词体裁精选古今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作为范例供学生吟诵学习,让他们通过吟诵了解诗词的字音特点,学会辨别平仄四声,了解不同诗词体裁的格律、押韵规则,进而理解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把握诗词的感情脉络。

其次,鉴赏作品是学习诗词创作的有效手段。指导学生在吟诵学习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进行鉴赏学习,通过分析诗词作品的遣词造句、章法结构、意象构造和意境创造,让学生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技法。

再次,加强诗词创作的训练是学习文言诗词的升华。在吟诵和鉴赏学习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后,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创作实践进一步学习文言诗词,提升其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教学作用

笔者在进行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结合教学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采用诗词吟诵教学,能激发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兴趣。通过吟诵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和一定的吟诵曲调,能充分展现诗词作品的音乐美,让大学生对学习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因声入境”能更快地理解诗词的思想意境,从而更好地记忆诗词作品,激发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兴趣。笔者在某一诗词体裁的吟诵教学结束后进行作业布置时,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并没有将其作为学习的负担看待。

其次,通过诗词吟诵与创作结合教学的方式,能让大学生学会吟诵构思的创作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诗词创作的技法,提升创作诗词作品的质量。文言诗词因其讲究平仄节奏、音韵协调,故适合于吟诵,而一首诗词作品是否优秀,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其是否符合平仄节奏、音韵协调以及意境是否高雅、气韵是否生动。故构思成一两句诗或完成一首诗词作品的初稿后,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来检查诗句或作品的质量,考虑是否需要修改。因此,我们推广诗词吟诵与创作结合教学的方式,其实是为了让大学生掌握诗词创作的最佳方式,即边吟诵边构思的创作方式,并学会通过反复吟诵来修改诗词作品,从而提升诗词创作的水平。

文言诗词因其特有的音韵美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吟诵和创作诗词具有情感疏泄、陶冶性情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在高校开设文言诗词吟诵与创作课程,让大学生掌握诗词吟诵与创作,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也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2](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95

[3]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3).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5]华锋.吟咏学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47).

[6](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

作者简介:

莫岸洪,男,广东省封开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吟诵
让古诗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有声有色
让吟诵回归课堂
吟诵,拥抱经典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韵兮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