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2017-02-05庞庆
庞庆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新“名片”,开始进入高速传播时期,如何克服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成为促进戏曲对外传播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价值以及遇到的阻碍,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国戏曲艺术的对外传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中国戏曲;法国;传播;文化障碍
中图分类号:J8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30-02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它包含了文学、乐曲、舞蹈、武术和杂技。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文化的舞台。1735年杜哈德编撰的《中国通志》记载了法译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在法国传播的戏曲译本。在此之后《西厢记》《琵琶记》《汉宫秋》等作品相继传入法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戏曲在法国的传播。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戏曲在法国宣传过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碍,很多观众无法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地文化中,如何让中国戏曲艺术突破文化障碍,成为很多学者思考的话题。
一、戏曲对外传播的价值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中,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中国文化面临安全危机。在今天的中国,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占据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展示出来,成为了文化传播学者艰巨的任务。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对外传播是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戏曲中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宣传中国戏曲相当于大力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与日俱增,中国需要制作出符合中国文化的名片,并将这张名片推向世界的舞台。中国戏曲文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担当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载体。中国戏曲呈现出多面化,不仅蕴含了戏曲本身的特色,更蕴含了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戏曲文化拥有独特的历史性。
二、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戏曲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东方的审美认为,戏曲需要有自身的特点,对于弹奏、唱功和动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戏曲的古典美,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戏曲给出了很多负面评价。比如,在法译《赵氏孤儿》这个戏曲中,法国学者认为,戏曲中很多词语累赘,语调含糊不清,不易理解,因此,对其进行了改变,将戏曲中很多词语进行删减,语调进行调整,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便于法国观众理解,但是也使戏曲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其艺术价值也降低了。伏尔泰对中国戏曲也给出了很多负面的评论,他认为,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只是将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堆放到一起。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中国戏曲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阻碍,特别是一些偏颇的评论阻碍了戏曲的传播。
(二)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成为了戏曲文化传播中最大的障碍,其矛盾也非常明显。在戏曲的教授和传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的沟通和理解,有些戏曲经过翻译后很难表达出其真正的内涵。因此,要想解决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戏曲准确地翻译出来。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翻译不仅是为了转换语言,更是为了传播文化,因此,翻译工作者有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实现跨文化传播。虽然很多学者都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但是被翻译成外语的戏曲只有50多种,主要集中在戏曲、传奇和南戏等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戏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想要翻译成外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戏曲翻译工作者只有了解每部戏曲的精髓,遵循戏曲翻译的原则,才能使戏曲翻译工作顺利进行,才能将中国优秀的戏曲展现在国外观众面前。
(三)传播内容有待完善。中国戏曲的结构属于“一本四折”,如果只是将原著的一折进行演唱,那就把该段戏曲称之为“折子戏”。由于中国观众对于中国戏曲非常的熟悉,了解基本的构架,因此,很多表演者只是提取了其中一折戏曲进行演唱,中国观众也能了解戏曲的精髓。但是在国外演出“折子戏”,很多观众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演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国外观众对于“折子戏”没有了解,也就很难和戏曲产生共鸣。中国戏曲表演者在传播中国戏曲的过程中,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丢失了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将西方戏曲的舞台设计运用到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中,虽然能够拉进与西方观众之间的距离,但是很难将中国戏曲文化展示出来。
(四)传播媒介单一。一般情况下,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是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手段之一。由于中国戏曲的表演大多数是面向各国的首领和知名学者,这就使得传播媒介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虽然中国戏曲也会在民间表演,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导致中国戏曲失去了很多宣传的机会。作为新时代的传播工具,中国戏曲传播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才能有效的缩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文化传播。
三、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的建议
(一)重视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技巧。在翻译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学语言的翻译。翻译中国戏曲,不仅要展示出文学特色,还要展示出戏曲的精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翻译者不仅要有很高的英文翻译技巧,还要具备很高的文学造诣,了解专业的戏曲知识。为了使翻译的译本能够让外国读者看懂,在翻译过程中,要借鉴西方文化大家和读者的意见。中外翻译学者相互交流,不断提升翻译水平,使中国戏曲得到很好的传播。
(二)淡化文化差异,慎重选择文本。从中国戏曲在国外传播的经验来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戏曲无法融入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作品在国外可能不受欢迎,在国内有争议的作品在国外可能受到欢迎。中国戏曲中,有些戏曲起源于中国封建文化,其内容不被海外观众所接受,引出了很多争议。中国戏曲传播者在挑选演出戏本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本着求同存异的理念,将传播文本多样化,融入到全球文化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重视媒体宣传,拓宽宣传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国戏曲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的力量,让全世界人们了解中国戏曲艺术。以中国戏曲为题材的作品在网上传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这些戏曲作品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由于在中国戏曲的传播过程中,非常注重观众的意见,与观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扩大了影响力。中国戏曲传播者也进行了其他的尝试,如:通过政府渠道进行传播、与知名学府相互合作,推广中国戏曲。此外,将经典译例编辑成词典,词典中记载经典的翻译语录。将戏曲相关书目的教材发放到留学生手中,作为留学生教材,在留学生群体中宣传中国戏曲和中国传统文化。
四、结语
时代的更迭,戏曲艺术也在发生着改变,融入时代气息的艺术也逐渐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中国戏曲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中国戏曲中融入外来艺术,将推动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文化的舞台。只要克服重重阻碍,戏曲传播必将成为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孙惠柱.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J].中国文艺评论,2016(3).
[2]李峰.新时期戏曲“二度西潮”[J].艺术评论,2016(5).
[3]谷海慧.市场逻辑与文化选择——浅析中国当代戏曲“二度西潮”特征和缘起[J].艺术评论,2016(5).
[4]王征.探究中国戏曲发展历程[J].金田,2014(1).
作者简介:
庞 庆(1995-),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本科,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