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类相关英语词汇音译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和成因研究

2017-02-05张艳华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茶类意译音译

张艳华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茶类相关英语词汇音译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和成因研究

张艳华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本文介绍了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的大致分类,分析了茶类词汇英语翻译成因,提出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如下:尽量利用英语中既有的茶类词汇;遵循系统原则创新。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

央视纪录频道曾经在2015年播出过一个名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纪录片,讲的是国内一位九零后的年轻导演驾着一台挎斗摩托车出国境,穿过蒙古、俄罗斯进入欧洲诸国,每到一国就想方设法寻找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故事。就在这个导演进入北欧某国寄宿在一个当地人家的客厅时,他发现主人桌上摆着一袋“Rock Tea”,十分奇怪什么样的茶被称为“摇滚茶”。等他弄明白茶叶的中文名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包装袋上的“Rock”并非是指“摇滚”,而是鼎鼎大名的武夷“岩”茶。看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恐怕也要发出会心的微笑,中国茶的种类品名繁多,即使是中国人自己面对浩如烟海的茶名时也常常需要好好思索一番,更不用说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接纳中国茶千奇百怪的名称时的困窘。

1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的大致分类

关于茶类词汇翻译成英文曾经有过一个趣味十足的谜语:某个单词开头是“T”,结尾是“T”,中间也是“T”。打一日常生活用品。谜底就是“Teapot”茶壶。这个单词的开头和结尾都“T”,至于中间的“T”,指的是茶壶中盛装的内容物,自然是与“T”谐音的“Tea”了。从这个谜语不难看出,茶类词汇翻译成英语时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意译,比如上面这个单词“茶壶”就是由茶“Tea”加上壶“Pot”组合而成。与此类似的还有“tea cup”(茶杯)、“tea towel”(茶巾)、“Tea spoon”(茶匙)、“tea canister”(茶罐)等等。这些用具类的茶名翻译起来还相对容易,但当针对用于冲泡饮用的茶叶名的翻译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采用意译手法翻译茶叶的大类还属于比较容易识别和理解的英译内容,比如green tea绿茶,black tea红茶,white tea白茶,scented tea花茶,yellow tea黄茶,dark tea黑茶等。在此基础上稍稍细分一下以意译出来的茶名也还勉强属于好分辨的情况,比如:Jasmine tea茉莉花茶、Steamed green tea蒸青绿茶、Sword shaped green tea剑片绿茶、shredded black tea碎形红茶、Jasmine scented green tea熏花茉莉等。

但事实上茶叶名称毕竟是从古老的东方古国传到遥远的西方,相当多的茶叶名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按照本来的意思进行翻译,毕竟汉语中有不少词汇根本就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此时能够使用的办法就只剩下纯粹的音译,比如Oolong——乌龙;souchong——小种;pekoe——白毫;Sunglo——松罗等。

还有一种更加灵活和广泛使用的英语翻译手法就是音译加意译或是意译加音译也可,比如fenghuang unique bush凤凰单从、jun mountain silver needle君山银针、yellow mountain fuzz tip黄山毛峰等。

2 茶类词汇英语翻译成因

中国茶叶名称被翻译成英语后呈现出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西方国家的人们为了最大限度理解茶这种来自古老东方的神秘树叶而做出的努力,但从实质上看,对茶名的翻译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交流与碰撞。

中国的茶叶作为贸易商品外销的历史十分悠久,从陆上和海上若干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可见一斑。茶叶作为大宗商品销售到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开端是在十七、十八世纪,但茶叶在欧洲的热销不能被视作一件孤立的事,相反,早在罗马帝国时期,通过西域商人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的丝绸和瓷器就已经让西方人为之着迷甚至疯狂。这些来自古老东方、尽显异域风情的商品让当时无法亲自前往中国的欧洲人对这个东方帝国充满了想象,丝绸和瓷器的华贵、精致代表着古代中央帝国优雅、时尚的生活情调。

而当英国出现“饮茶皇后”之后,茶这种源自中国的朴素的饮料逐渐成为风靡整个欧洲的时尚饮品。这位“饮茶皇后”就是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凯瑟琳(1638-1705),这位出自葡萄牙皇室的公主嫁给英王时陪嫁了超过两百磅的茶叶和众多精美至极的中国茶具。而嗜茶成性的凯瑟琳在出嫁后丝毫不改初衷,无论是皇宫宴饮还是日常起居,人们总是看到她端着特制的茶杯品尝那种琥珀色的饮料。而这种奇异的饮料不仅不会象酒那样让人醉倒,反而让凯瑟琳看起来神采奕奕。“饮茶皇后”常葆青春和美貌的秘诀被认为正是其多年坚持饮茶的结果。不仅如此,这位“饮茶皇后”兴之所致时常常邀约各豪门贵妇入宫品茶,自此饮茶之风便自英国皇室始,逐渐波及整个欧洲。物以稀为贵,彼时欧洲获取中国茶叶极其艰难,茶之价与白银比肩。欧洲豪门贵妇将在各自家中专辟茶室、购中国茶具、饮茶视作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从此茶成为了欧洲上流社会炫富和修身养性的“法宝”。

从以上故事中不难看出,那个年代东西方文化的强弱对比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东强西弱的状态,东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成为西方追逐和效仿的对象。就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基本规律看,强势文化的一方在包括语言等各方面都会对弱势的一方造成“异化”的影响,形象一些的说法就是接纳异域文化的一方会先将输出一方的文化如囫囵吞枣般全盘接收过来,再随着时代和国力等的发展变化缓慢地“归化”。仅就茶叶名称的英语翻译来说,早期茶叶英文名称中不少都是从其“始发站”进行双边贸易的商人口中传入西方。比如封建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分布在闽、粤等地,于是当地的土语方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英语中不少茶类词汇的翻译。如“茶”这个字的发音在闽语中发音为“tea”,在粤语中发音为“cha”。粤语中的“hyson”就是“熙春茶”,闽语中的“pekoe”就是“白毫”、“Oolong”就是“乌龙茶”。这些在当下说普通话的现代人读来既不似汉语拼音又并非常规英语的单词恰恰是古代强势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相对弱势的西方文化的影响结果。

而当欧洲的经济、军事等实力随着其工业革命的完成越来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封建中国文化影响力则日渐削弱。时间的推移也同时让曾经十分强势的文化“异化”现象慢慢地向“归化”发展。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功夫茶”原本用闽语方言发音是“Congou”,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功夫明星李小龙打入好莱坞后,汉语“功夫”的英译变成了“Kungfu”,随之,“功夫茶”演绎成为“Kungfu tea”。这就是“归化”式文化变迁的一个例证。

3 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策略

自一百多年前被枪炮打开了国门后,曾经的中央帝国被上百年的战争与动乱重创、分割又重新组合,再到进入新中国、新世纪。如今的世界格局中,英语文化已经成为了最显眼的强势文化,再不可能如几百年前般全然地“异化”式接收异域文明,此时中国的茶类词汇英译翻译的策略必须据此现实情况有所调整。

3.1 尽量利用英语中既有的茶类词汇

尽量利用英语中既有的茶类词汇,适当叠加或变更后形成新的英译茶类词汇。比较早期的英语中茶类词汇不少,比如“Peoke”(白毫)、“souchong”(小种)。可将类似的老词视作词根,在此基础上叠加意译或者音译的其他词汇,形成新的茶类词汇。像“flowery orange pekoe”、“broken orance pekoe fannings”、“pure souchong”、“broken pure souchong”就可分别译作“花橙白毫”、“碎橙白毫片茶”、“正小种”、“碎正小种”等。而“Oolong”乌龙其实并非从一开始就沿用下来,而是出现过如“black tea congou”和“black dragon”的别名,但“Oolong”最终成为了乌龙茶的最终译名。因此时下与之有关的茶名英译就可以在“Oolong”的基础上变化,比如台湾地区十分知名的乌龙茶“Dongding oolong”冻顶乌龙茶,又如“Phoenix oolong”凤凰乌龙茶和“Anxi oolong”安溪乌龙茶等。

3.2 遵循系统性原则创新

但是既有的古老茶类英译词汇毕竟数量仍然有限,若是确有必要新创则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也就是能够形成可关联性的术语,以“普洱”茶为例,以音译的“Pu’er”作为类似于词根的基础词汇,再在其上衍生众多细类茶名是比较可行的英译方式。例如生普洱与熟普洱就可以英译为“raw Pu’er”和“cooked Pu’er”;而“aged Pu’er”和“large-leaf Pu’er”则可顾名思义译为陈年普洱与大叶普洱。

但无论是利用既有的老英译词汇还是创新词汇,茶类词汇英译翻译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性,比如准确、简明、稳定、系统、单义、理据、能产等。即作为术语类的翻译,其必须具备足够的术语属性。

4 结束语

茶类词汇英译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交流结果,早期的中国茶类词汇凭借强势的传统文化使其输出对象如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大量的“异化”现象。因此比较古老的茶类英译词汇中意译、音译并存,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而随着英语文化逐渐“统治”了世界,当前中国茶类词汇的英译则不能再如从前般势如破竹。

[1]姜智芹.中国:英国的典范——17-18世纪英国文人眼中的中国[J].国外文学,2008,28(3):58-63.

[2]魏向清,张柏然.学术摹因的跨语际复制——试论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研究意义[J].中国外语,2008(6):84-88.

张艳华(1981-),女,山西孝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茶类意译音译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茶类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