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构建体系与综合评价
2017-02-04蔡仰虹
蔡仰虹
摘要:循环经济统计体系是一个区域内诸多要素相互协调并相互约束的复杂系统。本论文将结合国内外目前的区域循环经济的相关统计与评价体系,以循环经济论及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办法,使其不仅能获取多层次多系统的统计数据,而其能对总系统及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有助于构建区域协调度模型,以正确反映各系统循环经济的变化趋势及其协调程度,从而对区域整体循环经济的运转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统计指标 体系 综合评价
在全球可利用资源数量急剧下降伴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构建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社会发展人类继续生存的共同出路,特别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多是污染耗能大的工业企业并且资源人均水平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更亟需推行区域循环经济。当今我国政府也积极鼓励支持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加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减轻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尚处于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统计与评价体系的探索阶段,并且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如何增强循环经济的可操作性,如何增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合理评价等,这些都是相关部门需要解决处理的关键性难题。
一、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总思路
区域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项复合生态的系统工程,以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为手段,以扩大环境容量为目的,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的经济生态相协调的社会生态经济体系。
(一)基本原则
因区域循环经济的构建的重点是节约自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首先要遵守3R原则。其次基于其复合性与多层次性,应遵守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在整体上宏观把握调控,同时注重各层次的具体特征,做到经济、资源、社会、环境各层次的协调发展。最后,任何体系的构建都应遵守可操作性原则,对于数据应便于收集便于统计并就具有参考价值。
(二)基本思路
基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复合性,首先应确定统计指标体系中的不同结构层次,其次应初选评价指标,在统计历史性探究的经验基础上,搜集查阅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指标及相关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循环经济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时调整,最后不断优化完善统计指标系统。
(三)具体结构构建
循环经济以3R为基本原则,在其构建过程中,首先在目标层上,循环经济应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目标层是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中的最高层,是对发展过程中具体指标的概括,其代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其次在准则层上,因准则层能具体反映目标层,其设置的内容包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循环利用及污染减排和资源节约等四项指标。再次在指标层上,依据每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最终循环经济的最高指标,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区域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
1、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无纲化处理
可通过卫生年鉴、统计年刊、科技公报,以及建设厅、能源局和环保局等渠道收集统计数据,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为了缩小各项指标与标量纲之间的差异,应对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
2、确定权数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权数的确定,若使用不同方法的赋权方式,则评价的最终得分也不尽相同。依据特定的区域循环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数据,应将层次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赋权。同时由于该体系中包含的指标比较繁杂,如果仅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38项指标,可能会出现逻辑错乱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与原统计指标相背离。因此应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个子系统赋权是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
3、建立因子分析的评价模型
将各个评价指标及其对应权重标准化后,可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其在形式上与多元回归模型相似。
4、因子求解过程及因子得分
将数据标准化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再依据主要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依次计算出各个子系统的贡献率、特征根以及累计贡献率等数据,其中被选取的因子应能够反映出各个子系统的统计信息的80%以上,比较80%与各个子系统的累计贡献率,方可确定因子的可选择个数。
(二)区域循环经济各子系统的协调度分析评价方法
协调度是衡量发展过程中各系统之间或者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运转的程度,是其协调和谐发展状态的测定指标,依据已建立的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系统,可对其复合系统中的各个分系统进行状态协调分析。具体在循环经济复合体系中,协调度是衡量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区域循环经济的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对该区域的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内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化使用、循环利用、生态安全以及排污减排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耦合性关系,进而表现出区域循环经济的整体优化效应及功能。
三、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同时也是其发展成果的考核依据。以广东省为例选其经济发展、资源节约投入、减少废弃物排放及生态安全水平这四个水平构建其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据其循环经济指数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下表为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循环经济指数:
从以上对广东省部分市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其14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类: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广州市、深圳市、中山市、佛山市和惠州市,其综合评价的指数领先于其他各市,其发展优势在于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因占有一定的经济及社会基础,在其经济比重构成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也权重较大,在废弃物减少排放、资源节约投入、能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也都较大突破并基本实现了其相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东莞市、江门市、梅州市及茂名等市,这类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处于广东省的中流水平,尚未形成资源节约投入、废弃物减少排放及能源可持续利用等的协调发展体系,并且4个子系统未能全面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潮州市、韶关市、汕尾市以及阳江市,这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实力较薄弱,未能做到能源循环利用、精简资源投入、减少废弃物排量等,从而也就未能在该区域形成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体系是实现经济及社会、环境及资源可持续相协调发展的关节环节,也是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其复杂性,应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因子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权重,标准化处理收集数据,进而对其指标进行客观评价。要加快推进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政府应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同时大力引进绿色技术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其次还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蒋欣言,陈国生,杨凤鸣.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与综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N].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李婧,周广涛,蒋冉冉.山东省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导报,2015
[3]俞金香.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