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理论视阈下的《茶经》翻译
2017-02-04穆然
穆然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1)
功能理论视阈下的《茶经》翻译
穆然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1)
功能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的总称,它解决了传统翻译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对这一理论的评价一直褒贬参半,争论也从未停止过。鉴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优越性,将这一理论引入《茶经》翻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翻译《茶经》要考虑到其所蕴含的禅宗思想、语言特色及美学特色,从而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和功能功能理论视阈下的《茶经》翻译的分析,试图为《茶经》翻译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茶经;功能翻译;评价;要素;先决条件
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发展至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功能翻译理论是由许多有着丰富翻译经验的翻译家提出的一系列翻译理论的总称。这些翻译家所从事的是由某一国家语言翻译成另一国家语言的工作,因此,功能翻译理论所探讨的也是由某一国家语言翻译成另一国家语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一理论传播到中国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这一理论对中国的翻译界所起到的作用更大。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远比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大。将这一理论借鉴到《茶经》翻译之中意义重大,原因在于《茶经》产生的时代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水平都与当今的水平大相径庭。把功能翻译理论中“追求内在功能进行翻译”的理念融入《茶经》翻译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1 功能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的总称。它是在解决字面语言翻译与功能翻译的矛盾中产生的。众所周知,当原语文本翻译成目的语文本时,一定会遇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字面意思与要表达的实质意思相矛盾的时候。比如说,英语中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译成汉语一般会说“雨后春笋”,而不会说“雨后蘑菇”。因为中国人形容事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时就会说“雨后春笋”,如果说成“雨后蘑菇”会让大多数中国人瞠目结舌。这就是字面意思服从实质意思的直观例子。
1.1 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功能翻译理论从本质上说是提倡翻译不能拘泥于将一种文字从字面上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要综合考虑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在翻译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及人文特征进行翻译的一系列理论。由于翻译过程极其复杂,因此这一理论也分为不同的学派,各个学派之间甚至存在若干分歧。功能派的主要理论包括四种,一是卡塔琳娜·莱斯的理论,她强调翻译要达到译文在功能上表述清晰的目的;二是汉斯·维米尔的理论,他的理论是说,翻译应该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来确定最终的翻译方法,具体说就是,翻译应按照不同的委托者或者不同的客户的需求,按照他们的具体要求来选择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并且接受的翻译方法;三是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理论,她认为翻译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发起翻译行为的人或者公司、与译者相连系的中介、被翻译文本的作家、进行翻译的翻译家、翻译完成后进行商业行为的人或者公司、最后是译文的读者,在这么庞杂的一系列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译者要充分考虑这其中的所有目的,最后决定翻译的方法;四是诺德的理论,她强调的是注重功能并且忠诚原著的理论。功能派从本质上都是强调翻译不能仅仅拘泥于字面意思,一定要兼顾文字所表达的功能。
1.2 功能翻译理论的评价
功能翻译理论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继承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忠实原著”的合理成分,同时提出“兼顾功能”这一翻译方法,这一理论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因此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但是,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理论提出后也遇到了褒贬参半的境况。支持者认为这一理论为原著与译著搭建了一座桥梁,使译著不仅在形式上忠于原著,更在实质上忠于原著,遵循这一原则的译著,会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的内容和人文特征;而反对者则认为,按照这样的理论进行翻译,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译著会与原著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翻译是将原著改编成另一种文字的复杂过程,原著所产生的人文环境和读译著的广大读者的人文环境必然不同,而不同的人文环境恰恰是原著真正魅力所在,人文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使大多数读者不能理解原著的含义。因此,合理“兼顾功能”才是真正地“忠实原著”。
2 功能理论视阈下的《茶经》翻译
《茶经》是唐代陆羽辗转二十余年,游遍著名茶山,尝过成千上万种茶叶后几易其稿所成的巨著。书中所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在现代更加历久弥新,也为当代的翻译界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1 功能理论视阈下翻译《茶经》的必要性
《茶经》创作于1200多年前的唐朝,作者陆羽被称为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内容最详尽、题材最完备的专门记述茶事的书籍。《茶经》对中国流传数千年的茶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数千年来,《茶经》在中国广为流传,更为后世研究中国茶文化乃至当时鼎盛时期的唐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高质量素材。因此,世界各国对《茶经》的翻译从未间断。
由于《茶经》成书年代较早,《茶经》所用的语言在当今的中国已经被称为“古文”了,其语言风格和内容即使在当今的中国也需要被翻译才能读懂,更别说译成其他国家的文字了。至于书中所涉及到的思想和美学内容更不是字对字,句对句的传统翻译方法所能做到的。因此,在《茶经》翻译中适当运用功能理论,追求译出作者字面含义所表达的功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2.2 功能理论视阈下翻译《茶经》的要素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茶经》所记述的内容从茶叶的种植到采摘到冲泡到品饮五花八门,又因为《茶经》是经过充分的考察后写成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陆羽本人自幼出家,有深厚的佛学功底,二十岁后立志写《茶经》才还俗游历各大产茶区,又因见多识广,所著《茶经》不仅带有佛教禅宗思想底蕴,更具有美学特色,并且极具语言魅力。翻译《茶经》就要充分考虑《茶经》的以上要素。
2.2.1 翻译《茶经》要考虑书中蕴含的佛教禅宗思想
禅宗是佛教的一大宗派,由于其六代祖师之前教义口授相传且只单传一人,与尧舜的“禅让”相类似而得名。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及“心性本净”。禅宗在中国流传时间最长,其教义绵延至今,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有所影响。陆羽所在的时代禅宗思想已经广为流传,并且陆羽自幼出家,受佛教禅宗影响较大。陆羽与茶的不解之缘来自佛教,他出家为僧时的师傅就是品茶名家,陆羽自幼耳濡目染,体会到的是“茶禅一家”的意境。《茶经》所记述的茶事从种到采到冲到品无一不渗透着作者追求宁静平和的心态。这就给《茶经》的翻译提出了立意的考验,《茶经》的译著应该充分考虑到作者通过表层文字所表达的“茶禅一家”、“茶禅一味”的内涵,给译著定下宁静平和的基调,并且注重文字的修饰,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
2.2.2 翻译《茶经》要顾及书中的语言特色
《茶经》的语言如诗如画,言简意赅。“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薄却可以明志”仅仅是其中之一,对仗工整,意义深远。但是,这样优美的文字却是翻译工作者最大的难题。因为单个字的意思翻译好了,却做不到整句话意义相同,即使整句话翻译好了,文字的对仗和语境又没了。这样的文字在《茶经》中处处可见,文字的翻译却给译者以极大的挑战。我们最常见的体会是,一部好的世界名著,译成中文却味同嚼蜡,所有文学评论上的赞誉都成了溢美之词,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严谨的故事结构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于是,“读原著”成了无奈之举。这就是翻译的败笔,因为做不到对文字意境的转换而使译著走了样。由此可见,相对于当代作品而言,《茶经》的翻译对译者是更大的挑战,仅仅依靠传统翻译方法很难做到翻译出意境,这就需要译者借鉴功能翻译理论了。
2.2.3 翻译《茶经》要兼顾书中的美学特色
翻译美学是翻译学中的理论,意指从美学的角度考虑译文的成败。好的译著不仅能在文字上“传情”,更能在整体上“达意”。《茶经》的很多文字,给人以美的感受,比如说“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寥寥数语,将白、红、黄、紫、褐、黑各种颜色跃然纸上,同时让读者感受到美茶美器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语句的翻译,就为译者提出了挑战。要翻译出《茶经》的美学特色,就要从《茶经》所描述场景的外形颜色的美感、诗情画意的美感、语句修辞所产生的美感和全文质朴飘逸的美感等方面来把握。这种美感的体现,同样需要借鉴功能翻译理论。
2.3 功能理论视阈下翻译《茶经》的先决条件
曾经流传过一种理论,就是“用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记忆英语”,这在很多年前被无数次地提起,也被当时的人们深信不疑,但是,如今它销声匿迹了。原因是,作为一个从未出过国门的学生,怎么可能有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呢?人的思维方式不是空中楼阁,思维方式的产生一定要有基础,这些基础可能通过父母尊长的教诲、自己读的书和自己亲身经历去累积,但是绝不可能通过想象凭空产生。翻译也是一样。要想合理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翻译出完美的《茶经》,也有其先决条件。
2.3.1 译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底蕴第一是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精通,因为译著的最终读者是目的语国家的人,只有翻译出目的语国家的人能接受的译著才有市场;第二,这种文化底蕴还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因为《茶经》是中国1200年前的著作,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对《茶经》的翻译无异于纸上谈兵。
2.3.2 译者要充分了解《茶经》
《茶经》是茶文化的专著,所记载的不光是茶叶的种、采、冲、品,更记载了中国的茶文化。它是中国茶文化的最早载体之一。要想译好《茶经》,不仅要了解茶,更要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2.3.3 译者要有足够的文字掌控能力
翻译最终是要将源文字转换为目标文字,翻译《茶经》就是要将其转换为目标文字的过程。如果译者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也读懂了《茶经》的一切内涵,却没有能力将自己的认识转换成文字,造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局面,那翻译就成了水中望月,根本无从谈起。
3 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流传到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快速的发展。虽说对这一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这一理论在翻译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茶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茶文化专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茶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吸收和重视,《茶经》的翻译也越来越普遍。但由于《茶经》成书较早,内容庞杂,翻译难度很大。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翻译《茶经》能在较大范围内保留作者意图,还原原著的风格,是个有益的探索途径。因此,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翻译《茶经》在现代意义非凡。
[1]董书婷.《茶经》中的禅宗思想以及翻译补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刘静.陆羽《茶经》的传播与接受[D].华东交通大学,2011.
[3]孙德玉.语言文化比较与英汉翻译技巧[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12(1):45-47.
[4]莫菲菲.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历史文化,2016(2):198-200.
[5]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1):119-121.
[6]龚永新.促进茶文化产业形成打造现代“大茶业”经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5):44-46.
穆 然(1983-),女,四川雅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