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探讨
2017-02-04杨松
杨松
(杭州乡愁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探讨
杨松
(杭州乡愁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然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未来国家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开展新农村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本文就新农村的园林景观规划展开分析与探究。
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
1 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开展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时,应全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照人的基本需求与意愿来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打造更为融洽、和谐的活动氛围与生活环境。此外,实施规划与设计工作时,及时尊重当地群众的基本意见与建议,以求在实施景观规划时,能更为符合群众的需求与喜好[1]。
1.2 因地制宜原则
在农村园林景观建设上,需要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当地的特色性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能充分凸显地方特色,以实现对园林绿化树木的科学配置。此外,强化对原有绿化实况的分析,应及时保存好原本的庭院、树木与村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高效利用。
1.3 尊重当地特色的原则
就目前农村园林景观规划的现状,应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保证当地的生态特色,应充分考虑农村的本土性特色,科学开展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村和村、镇和镇间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上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景观类型、特色等不可千篇一律。为充分彰显对当地生态特色的尊重,应及时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等,重视对文化资源的科学性挖掘,以丰富乡村的景观内涵。
2 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措施
2.1 道路绿化
在道路景观规划上,应强调对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以满足园林工程的实际需求。在道路绿化处理上,应以镇区街道、通村公路等为核心设计区域,以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规范性,以求更大程度上完善整个绿化环境。道路两旁的树种应以乡土树木为主,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与地理条件开展园林景观规划,继而发挥好乔木的实际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为从视觉上获取更好的效果,增强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美感,应将灌木、常绿乔木等绿化用的树种进行科学性配置。例如,在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上,应以国槐、杨树、泡桐、柳树、红叶李等为主,采取纯林栽植或混交栽植的方法,株间距为3.5m,若经济条件允许,在主干道上应选择大中型的花灌木、中乔木以及花草等。若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可选择乡土树种,此类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成活率较低。
2.2 村庄绿地设计
2.2.1 街巷绿化设计。在整个村庄绿化体系中,街巷绿化是不可获取的。在村庄中,若街巷呈现宽而整齐的状态,在开展街巷绿化时,应选择大乔木,其遮荫效果良好,如榆树、国槐、杨树等。若在来街巷的门口存在部分空地,可在此区域栽植一定的杏树、核桃、桃树与柿子等,新建的桩基设计要充分按照规则栽培与搭配乔灌木。若街巷的街道比较窄,栽树空间较小,为防止房屋的阳光被遮挡,应栽植一定的绿篱,还要搭配一定的花灌木,进而提高街巷绿化效果[2]。
2.2.2 建设休闲园。在村庄绿化施工过程中,休闲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化村庄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可在村庄核心位置建造休闲园,整个景观的设计应注重设计功能的凸显,主要包含运动与休憩2个部分。在休闲园内部,应及时栽植大树、古树等,还可搭建花架、亭子与假山等小品设施,将其设定为园内的主要景观,且保证设计简约、科学,以避免产生大量的铺装与一些不必要的雕塑,旨在彰显农村特色。实施绿化规划工作时,可遵循自然式设计原则,可借助曲线、路径与折线等构成完整的绿地区域。在选择树种时,应以高大乔木为主,要求乔木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且生长茂盛、冠幅大,还要配置绿色草坪、多姿多彩的鲜花、灌木等。为增强整个绿化环境的视觉效果,要在大树或孤植树旁边配置上石桌、石凳,以增强整个区域内景观的饱满度。
2.2.3 庭院绿化。在庭院内,应种植开花结果的果木、花卉、观赏植物与蔬菜等,保证四季都要有绿色。若庭院面积较大,要及时考量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此时,可选择高大乔木,还可配置花灌木,以形成高低错落之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打造更为优质的乡村生态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态氛围,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好园林景观的重要价值,以求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缓解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可见,开展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工作极为重要。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实施,应从道路、村庄绿地与庭院绿化3个层面出发,以实现对园林景观的科学性设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效果。
1 吕雅静.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原则初探[J].现代园艺,2017(2)
2 张晓庆.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规划和打造[J].住宅与房地产,2016(9)
杨松(1988-),男,浙江诸暨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景观园林设计。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