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7-02-04王静
王静
摘要:现代企业的根本目标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获得利润最大化。企业都是以利润为首要,因此要优化管理企业的有限资源,通过各种成本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成本,获取企业最大化的利润。其中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是最最关键的,所以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唯有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开源节流,合理的降低成本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
(一)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含义
在当今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企业依据原先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发现并总结出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根据这些因素和条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行为。企业成本的控制过程就是去正确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企业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尽一切努力去降低成本。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包括财务领域成本控制、生产过程成本控制、采购领域成本控制、销售领域的成本控制等内容。合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可持续发展和壮大,使企业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
1.合理降低成本。在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随成本的变动而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首先就是降低成本。以成本竞争为中心是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利用降低成本优势在竞争中取得较高的利润。首先在一定的经济环境、技术条件、质量标准等的因素下,进行合理的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措施,如: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安排生产等其他措施;其次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行改进,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一系列措施,也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2.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成本也被降低了。通过成本控制,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而且有限的资源也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有限资源的改变,也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加利润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的边际收益,企业就必须要使有限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
3.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强有力的竞争,也是现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质就是要不断地能保持持续的领先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应该运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一些要素之间的联系,依靠成本控制来实现质量、价格等对成本的需求,让企业的利润得以最大化。
(三)新经济研究企业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形势下,如何降低企业成本
1.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根据对比,发现差异部分,并以此来进行改进,在管理工作中,已形成的成本以标准为中心,在大程度上靠近标准,这就要求需要加强成本控制责任中心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并且认真的贯彻落实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
2.可以加强企业成本数据的准确、真实。成本控制,贯穿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中,主要是监督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纠正不利的差异因素。但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前提,都是源于这些真实、正确的成本数据资料,所以要求与成本相关的信息必须与实际一致,原始成本记录工作必须建立、完善。
3.成本控制直接的结果就是降低成本。当其他对成本有影响的因素保持不变时,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就等于是利润的增加。这既增强了企业抗御风险的实力,也使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了。与成本控制紧密相连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4.可以促进企业的责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降低成本。
二、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成本管理理念滞后
传统成本管理重点在“省”字上,只注重“节流”。导致成本管理重点集中在生产领域,在生产中片面追求低成本,以降低人力成本、原料成本、制造成本为主要方法,使陷于单纯降低成本的怪圈是成本管理,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信息,信息成本失真,各环节流程不能客观体现在管理信息中。
(二)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虽然在现阶段,国内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成本管理试点,并获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从整体范围而言,成本管理方式缺少创新性,与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国际生产趋势已经向多品类小批量格局发展,因为消费洗好的差异性,形成了个性化消费的主导潮流。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订制式产品,而生产企业也已经具备了差异化服务的实施基础。在这样的消费需求环境下,生产厂家的生产线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对于生产成本的核算则更适与利用分批计算法。当前国内企业利用这一算法的仅为5.7%,这一数据说明,国内企业的细化生产模式还有待完善,对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够重视,在成本核算中方法过于笼统简单。当前成本管理较为通用的模式为:计算出标准成本,制定计划成本,最终确定目标成本。对于较为先进的成本企划法以及实用性较高作业成本法应用不够。
(三)成本管理主体不明确
在成本管理领域,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片面认知,即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和管理层的工作,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收益是管理层和财务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基层生产人员无关。这样的片面认知造成了成本管理中的人才脱节,懂得管理的缺乏技术、而占有技术优势的管理者却对财务一窍不通,而基层生产者对于成本控制问题更是一无所知,认为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很多基层职工甚至没具备成本管理意识,认为这些都是管理层负责的问题,自己的工作成绩与成本管理毫无关系。这样的错误认知使职工成本理念淡薄,工作中没有成本压力,工作积极性难以真正发挥,进而造成工作中的原料浪费,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意识不强
现代企业应当以客户需求作为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作为运营主导,但是,一些管理者尚未更新管理理念,没有明确的竞争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成本的较量,仍然存在着经济条件下的“等、要”思想,在成本管理上未采取积极的措施。
(二)忽视人的智能对成本管理的促进作用
市场竞争条件的不断升级,促使企业整体管理、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技术知识的人才。而现在有些企业漠视人才,任人唯亲,培训工作可有可无,素质高的人才招聘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招聘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的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的制约
现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的流动性比较强,为了实现在职业绩的最大化,极少有管理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着想,造成了成本管理缺乏前瞻性,尤其是在企业费用成本、折旧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计提坏账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刻意调整成本配置行为,以前公司遗留的问题严重,这样便给后面的管理者改进成本带来了困难。
四、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途径
(一)树立企业成本经营理念
在开发市场需要并适应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应立足于社会大的环境市场,建立并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重视成本管理实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具体管理内容进行细分,并对管理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制定成本计划,作为成本的控制的依据。企业的管理要放在制度上,使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形成体系。
(二)树立企业依靠成本竞争概念
成本控制是重要的地位。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均包括成本控制的因素。如果同一质量的产品投放市场,其竞争将主要是在价格环节,产品价格的确定与成本有着直接关系。只有让成本下降,才能实现产品价格的下降。因此,成本管理应当贯穿于生产全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成本管理应当覆盖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事实证明,只有全程不间断的成本控制才能使成本真正下降,从而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日益复杂。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在于成本,这也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成本优势的发掘不应当仅局限于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应当将其提升到财务管理的高度,深度发掘企业的成本潜力、效益潜力等。尤其是国内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更新管理观念、采用新型管理方式是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关键,成本管理应当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以更为科学的成本控制模式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始终贯穿整体管理领域,尤其在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及生存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企业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降低成本仍是企业一直的核心目标。但是这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必须对成本控制的各个方面措施落实,因为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成本控制管理与诸多变化多端的影响因素间关系的复杂性,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降低成本就不一定是合理的,因此,这需要将成本和与之相关的可变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成本控制与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紧密相联,所以企业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统一协调、规划成本控制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将成本控制的各项措施具体落实,使企业能够真正的降低成本,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走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杜明俊.浅析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10-13.
[2]张丽.成本控制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商贸,2011(8):10-14.
[3]王忡兵.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J].财务方略,2008(5):05-07.
[4]王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8):05-08.
[5]张晓玲.企业财务成本控制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6):01-03.
[6]魏威.民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措施探讨[J].财经界,2010(11):02-04.
[7]王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05-04.
[8]杜国莉.浅议中小型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2(11):20-22.
[9]王爱海.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策略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26-27.
[10]李秀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2):6-12.
[11]周君.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其治理[J].科技资讯,2007(4):10-14.
[12]段青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09(4):54-60.
[13]宿凌楠.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外资,2009(12):30-32.
[14]聂彩仁,牛元帅.浅谈企业成本控制问题[J].技术与市场,2009(5):40-42.
[15] 陈焕平.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9(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