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之初探与构想

2017-02-04马宁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马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人的研究和思考,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明确学科地位、更新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196-02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大学教育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好大学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既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前提,更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都普遍将其开设为公共课,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本人发现,许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现状仍然令人十分担忧,存在诸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手段的低效率等问题,进而导致该课程处于边缘位置。本人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与构想。

一、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学科处于边缘位置,地位相对较低

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的基础学科地位相对低下,教学随意性现象比较严重,部分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有所建树,他们狭隘地理解学科的专业性,认为大学语文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和直接的价值效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所占比重非常之大,认为实训课程非开不可,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非专业性课程,课时安排比较随意,可多可少,有些院校甚至有不开该课程的想法。因此,大学语文时常受到其他实训课程的挤压,课时越来越少,以至于其学科地位越来越薄弱。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多高校语文教师都遵循着老式的语文教学套路,把大学语文课程简单地理解为中学语文课程的延伸,忽略了学生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审美情趣培养的高层次的语文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用圈定的某些思想内容去教大学生,其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学本应有的感染作用和教育功效。学生缺少了语言表达和练笔训练的机会,学生个体的体验、反应、能动性等方面被忽视,很难让学生在心理上对大学语文产生共鸣,从而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很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还相对较低。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组成比较繁杂,往往是兼课教师居多,而专任教师屈指可数,即使有一些专任教师,也是良莠不齐,总体教学水平不尽人意。由此可见,现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比较薄弱,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4.教学评价体系相对滞后

评价系统即考试模式是检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考试模式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有着明显的体现,大多高校往往采用中小学所广泛采用的评分制—百分制。例如,命题比较单一,考试题型以作文和客观选择题为主,标准答案唯一,缺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大学语文的身份和课程设置目的,确保其公共基础课地位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14日教育部高教司“教高司函【2007】38号”文件以《通知》形式转发了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要求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并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与会代表认为:“居于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但应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而且应当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高等院校应当把该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并给以应有的地位。

2.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1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守正出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使大学语文成了“高四语文”。徐中玉教授认为,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应侧重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教育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基于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和改进:

第一,文学欣赏。这是该课程的主导内容。鉴于目前教材的选文情况,首先,应增加外国作品和现、当代作品的篇幅和份量;其次,应认清当代文化的发展脉搏,不断为其注入鲜活的时代精神;再次,应适当选择当今报刊上的精美文章进行解析,以此加强写作教学。

第二,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乃至一切课程的基础。针对高等院校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的褒贬词不分、语法知识不牢固、修辞和逻辑推理能力差等现象,应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字、词、语法、修辞、标点、逻辑关系等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第三,应用文写作。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只把应用文写作知识放在“附录”中作些简要介绍。应用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公务的工具,是具有直接社会效用的文书。很多大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连一份简单的计划、总结都不会写,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面对社会?因此,应用文写作应作为重点列入教学大纲。

第四,口语训练。具体说来可采取朗诵、辩论、即兴发言、演讲等形式进行。

第五,书写能力训练。具体包括在规定时间内,用规范的格式,工整书写或记录某些信息。

2.3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师应适当采用朗诵、演讲、辩论、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手段运用上,大学语文所面对的大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手段,把课堂教学连接到课外,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提高他们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洞察力,实现更丰富的人生。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而且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的精髓,从而使其受到心灵受到陶冶,在中外古今名著佳作中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懂得应该如何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3.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大学语文教学团队

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在谈到大学语文如何走向精品课程时,把“好老师”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只有少数的好老师显然是不够的。在许多高等院校,被安排上大学语文的教师大都是中文系教师和兼课教师,这些老师往往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或把大学语文上成现代文学课,或上成写作课,但是教学效果都不甚理想。诚然,要改变现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高等教育的专业化特点使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的心不会放在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学上,从而造成该课程教学的随意性。但是,已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我们至少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热情的精神,为我们身处的高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添砖加瓦。

4.改革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地位

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的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授为辅,教学的重点放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与中、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选择评价体系的方式就应区别于中小学所广泛采用的评分制—百分制。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的考核应摒弃“百分制”这种单一的、绝对化的评价体系。

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也是评价和推动教学的一个手段。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使学生能够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再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在了解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把过程与结果看得同样重要,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还要把创新能力的考察和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在同等地位,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系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最终实现本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

总之,本人认为目前的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然,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用创新教育思想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坚持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并在“新”字上做文章,不仅教学内容要新,而且教学方法要新。只要做到求新,就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和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只要做到求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余丹清,张曦微. 强化母语一时,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 [J]. 长沙: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6:(6).

[2]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 [J] .李亚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5).

[3]王峰: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3).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