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

2017-02-04刘月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刘月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面临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资源瓶颈突出,线性经济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困境。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瓶颈;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D669.9;F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会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短期内仍然不能彻底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在科学技术和其他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采取了忽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生产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但是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领域处于过度的成熟阶段,有的领域却处于起步阶段。如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过分的依赖国外市场,出口压力极大;生物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处于低级阶段,距离先进生物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现在的新能源产业不能带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二)资源瓶颈突出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短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加剧,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经济的增长更多依靠资源高投入、高消耗,导致废物的高排放,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可再生的资源更是不断的大量减少,使资源供需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资源的匮乏最终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线性经济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线性经济生产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它缺少对于经济和生态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面性考虑,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的现状,随着社会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产生了严重污染,人们饮水问题受到影响。大气污染问题也是现在困扰人们的首要问题,大气污染的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未经处理的大量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严重的超过了大气的容纳量,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困境的应对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困境对我国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在经济领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循环经济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减量化原则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原材料的使用量降到最低,再使用原则就是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再循环原则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废弃物重新成为资源。循环经济作为一个大的概念,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关于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生产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的保证循环经济得到发展。

(二)全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当前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直接的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促进资源的节约。要充分的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象,改革资源的管理方式,要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视市场的调节。严格控制资源的数量,建立健全资源的管理制度以及资源的评价制度和监管体系,重点的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与全球一体化融合,作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社会主体,在推进资源节约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领域面临的这些困境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只有这样,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性与复杂性:从多中心场域困境走向总体性治理[J].社会主义研究,2014(6):31-41.

[2]何克东,邓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实践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1-105.

[3]王翠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19-23.

[4]郇庆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68-78.

[5]喻包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J].探索,2013(6):179-183.

[6]马湘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力量[N].青海日报[N],2015-07-30(5).

作者简介:刘 月(1993-),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