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脱节的类型与辨析
2017-02-04王涛杨富丁
王涛+杨富丁
史论脱节是史论结合的反面,往往是学生学科能力欠缺的表现,这也是考试关注的重点。从考试角度来看,史论脱节往往是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意图,也是学生非选择题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十分值得研究。
史论结合需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等。而史论脱节恰恰违背了这些原则。因而我们必须对这几个原则充分理解,这样才能提升能力,真正培养学科素养。
一、正确区分史与论
复原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项基础性的任务。历史学更有价值的使命是依据史实,汲取历史智慧,服务于当代社会。这就需要根据史实得出结论,发挥历史学鉴今的功能。以抗日战争为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之间的斗争容易被外国利用而使得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日本趁着国民党围剿红军大举侵华;美苏利用国共矛盾通过了损害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这样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结论:国家内部的统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这个结论对于当今之中国与世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富有指导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部的团结与统一是必要的前提。今天我们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巩固国家统一,可以说是历史智慧在当今社会的运用!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石,史实的真实性是历史学科学性的源泉,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历史学永恒的追求。与史实不同的是,结论是主观性的,由于历史学者的价值观、生活经验、人生修养等自身因素的差异,对同一史实,也往往是众说纷纭。主观性是结论的本质特征。结论是人们对史实所持有的看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情感色彩与态度倾向。
二、史论脱节的类型
从试题命制的思路来看,一般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史到论,另一个是从论到史。无论是从史到论,还是从论到史,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结合历史学科命题的基本趋势,这两个原则可以具体化为几个原则: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等。
1.违背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缺乏真实性往往是试题中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意图。
【例1】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分析:题干反映了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的舆情。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启了救亡运动。故选项A的表述违背了真实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运行了两千多年,根深蒂固,上海作为西风东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气比其他地方要开放。故B违背了真实性。C项违反了逻辑性,用个别代替整体,属于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即在推理过程中人为地扩大了概念所指的范围。D项既体现了改良思想,又反映了革命尚未成为共识。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
全面性和充分性是逻辑性的主要内容。全面性是对结论来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充分性即史料必须充足。
【例2】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分析:A项中史实不够充分,仅从历法一项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这一结论。如果要得出这一结论,还要从农业科技、手工业等多个方面寻找支持这一结论的史实。B项中的史实不够充分,要想得出明代文学蓬勃发展这一结论,需要从小说、戏剧、诗文等方面入手,仅仅用一部小说无法得出这一结论。C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构成了逻辑关系,证据比较充分。D项史实不够充分,仅从扬州这一个城市无法得出南宋的城市化水平高这一结论。故选C。
3.违背针对性
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设置干扰项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
【例3】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分析:材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此复句中省略了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董仲舒神化皇权,贬低民众的地位,这与原始儒学明显不同。A项属于自相矛盾,违背了逻辑性;B项表述正确;C和D两项均缺乏针对性,材料讲的是君民地位的高低,题肢讲仁爱和德治,文不对题。故选B。
【例4】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分析:材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可以概括为:汉朝的抑商政策与实施效果相悖。A项属于偷换概念,官方并没有调整抑商政策,而是商业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获得了发展。B项属于偷换论题,题干谈抑商政策的成效,题肢谈消费观念的变化。C项错误,属于过度推理,商人虽有财力,有能力生活奢侈,但是未能改变被政治歧视的命运。D项正确,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官方抑商政策的限制,使得抑商政策的初衷与实施效果背道而驰。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