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视野解读妹岛和世的建筑
2017-02-02季璐璐
季璐璐
1.妹岛和世建筑的女性特征
近年一位日本女性建筑师妹岛和世通过建筑展现与众不同的女性设计内涵,源于其置身于日本女性艺术中女性触角的敏感表达。日本的女性艺术深受欧美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但是,日本的女性艺术并没有欧美地区那种完整的体系。许多女性艺术家们根据这一通行观念——“女性特有的规范”[1]进行丰富的表现和创作,即从自身性别出发,借助女性的视角来表达社会各方面带给自我的感受。因而,日本的女性艺术在表现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女性特征,即一是以自我强烈的女性感受为出发点,敏锐地捕捉社会现象;二是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易于注重细微的感性变化,往往依靠直观感受来完成情感的抒发。
因而,妹岛在女性艺术共性的影响下,以女性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的内在精神。同时,妹岛个人的女性特征也在建筑上突显:一是建筑的轻柔性,源于妹岛将设计中的生硬以一种柔和设计语言呈现,让人感受的是建筑弥漫着轻盈的基调;二是建筑洋溢着浓浓的女性情感,妹岛以女性的身份对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作出情感性的回应,以此增强建筑的内在品质。
图1 小住宅
妹岛建筑的轻柔性特征源于其对日本文明与女性艺术的吸收,呈现出两种文化调和的化学反应。妹岛作为一名本土的建筑师难免不受日本文明的影响。在日本文化阴柔色彩的渗润下,日本国民的性格呈现出复杂的多重性。在叶渭渠先生主编的《日本文明》一书中,他将日本国民性格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在日本人的骨血里天生就存有调和与统一的性格,源于日本自古就善于吸收和容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因而,日本人的处事大多采取相对主义、调和折衷的态度;第二种是由于日本自然景观的小巧,养成了纤细的感觉与素朴的感情,乐于追求精致和清纯的东西;第三种是日本清幽的自然环境和淡泊的简约精神形成了日本人简素淡泊的性格,喜好以柔和简约作为事物的外表,而内里蕴涵着深刻的精神性的东西;第四种是日本人处事喜以感性为出发点,又以“感觉制约”作为原则,单纯表现主观的内在感情,具有强烈的含蓄性和暧昧性,直接影响了日本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定势。[2]这四种国民性格的多样性与女性艺术的感性、直觉、本能等元素在相互迸撞之间擦出了轻柔性的女性特征。
妹岛建筑的另一女性特征情感性则是其关注人对建筑空间真实感受的反映,源于其“公园模式”设计理念。在她的眼中,“公园模式”只是模仿现实场景中可以进行交流、玩耍、娱乐等行为,是一种再现精神性的媒介。她将“公园模式”看作是一个人与人相聚的场所,让建筑进入到人的一种行动中为出发点,强调建筑仅作为事件、人和社会的“容器”。[3]所以,妹岛通过“公园模式”将女性情感附着在建筑上,使得建筑散发出浓烈的女性气息,以及女性对于周遭事物的直观感受。从女性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男女生理构造的不同,使得女性行为更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女性倾向于认为自己处于从属地位的结果。因而,这种环境就决定了女性的卑微处境,致使传统上认为女性的性格大多是多愁善感、胆小等。但是,女性在先天条件上也有超越男性的地方,如女性在感知一些非言语的情绪暗示方面要比男性强等。这对妹岛来说,她驾轻就熟地利用女性这种天生的心理特征来完成建筑的创作,以更加浓烈的情感来突显女性的意识。因而,通过“公园模式”来抒发女性自我地位被认同的意图。
轻柔性使得妹岛的建筑语言具有包容性,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以柔和的设计形式来加强人对建筑的感知与体验。情感性使得妹岛的建筑更加具有女性的情调,传达着女性身份的特征,使得建筑到处流动着丰富的女性情感,达到建筑与城市、社会、自然互相沟通的宗旨。
图2 “流动空间”的别墅
2.妹岛和世轻柔性建筑语言的构建
2.1 自由性的结构分析
所谓自由性结构是妹岛设计思考的反映,通过思考还原了建筑的本质——一种让建筑脱离结构的存在去追求自由。通过对空间的有效划分,让其呈现出自由的状态来表现结构的自由性,源于妹岛追求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正因为这种自由的状态,对于空间的体验也会相应存在多种可能性。妹岛以女性的视角精确地判断出建筑空间与人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微妙关系,准确地把握人对空间的某些需求,使空间更加适应人的活动需要。[4]因而,妹岛为空间的延伸提供了最舒适的方式,其具体表现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处理。
在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上,关注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着重表现在使用过程中人与物的对应协调。例如为Prada设计的专柜。为了使专柜销售产品的便利化,妹岛将零售空间和家具原型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适用于世界任何一个商场化妆品层的Prada Beauty专柜。[5]室内简洁大方,没有多余的装饰,一眼就可以纵览所有的空间。室内的陈设通体白色与桌椅细节的圆滑设计,创造了一个安静柔和的氛围。同时将储藏空间也进行开放,让其成为商店展示的一部分。这种贴心的设计还表现在每一位顾客的尺码都可以在墙上的单元格中找到。这种细腻化的女性手法,使得使用者可以对建筑内的物以最快地速度在脑中建立相对应的取用模式。因此,这种人与物的对应协调关系在妹岛的建筑哲理中展现为以建筑为依托渲染物的精神性表达,以此来顺和使用者的要求。
在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上,以协调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为核心。如小住宅(图1)对于空间的分割完全是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为出发点,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亲密性。由于在空间小的限制下,致使小住宅的平面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可见,妹岛通过几何形体微妙的搭配既展现了微妙的空间变化又满足了复杂多变的功能需求。由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在此空间内建立与消散。
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妹岛将建筑作为人接触社会的庇所,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关系。例如金泽美术馆,该美术馆作为社会公共建筑具有为公众提供知识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责。它与公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公众通过它来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的发展;美术馆也因公众融入到社会中去,发挥其最大化的功能。妹岛在美术馆的结构上巧妙地利用了柱承载结构体系。柱承载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比墙承载结构更容易形成连续通敞的空间。从平面看,美术馆是由在巨大的圆盘上排放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组成。圆盘的下方散落着细长的钢柱,这些纤细的钢柱首先是承受和传递竖向荷载,承受的竖向荷载来自于柱自身重力荷载;其次是承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6]显然,在这种承重机制下,这些错落有致的钢柱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柱子的固有印象,使得公众乐于参与美术馆来与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事实上,妹岛从女性视野捕捉到的这三种建筑关系是为显示女性的反抗精神,这与女性不甘于臣服男权社会有着莫大关系。在过去的时间里女性一直处于地位低下的状态,并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男性生理优势的群体。她们往往被动地去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以一种“自虐”的心理沉浸在这种影响中,往往表现出压抑的心理。这些女性在日积月累的精神斗争中,生成了全新的女性思想,更加敢于捍卫自我的地位与权利。因而,妹岛作为一名女性建筑师自然而然是通过建筑营造关系空间来反抗男女主次二元对立的传统思想,使女性平等融入社会群体中,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2.2 漂浮性的形态表现
在视觉上,妹岛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整座建筑悄无声息地漂浮在地面上。而这种漂浮的状态首先是选取易于营造出漂浮感的几何形体;其次是材料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对几何形体和材料的针对性选择强化了内部空间的交流,以建筑特有的女性气息传递其主观性,丰富了建筑的内容。
妹岛的建筑平面大都是直观的几何形体自由随意的组合,同时她对几何形体形状的选择是因物而异。为了表现建筑的漂浮感,妹岛往往选择易于在视觉上营造漂浮形态效果的几何形体。如目前正在建造的位于南京佛手湖畔的“流动空间”别墅(图2)。该别墅由一个撑满整个基地的玻璃材质的环形走廊作为交通空间,随地形起伏而嵌入水面,沿途七个大小不一的立方体作为功能空间,分别是工作室、卧室、会议厅等。[7]别墅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一个流通的环形,封闭的环形走廊是唯一被明确限定的交通流线,通过走廊可以到达建筑的任何一处,将外部环境和建筑串联在一起。虽然功能空间统一采用方形作为建筑的外形,但是这种方形尺寸和摆放位置的不同,顺应着环形的交通空间的轮廓安置在周围,反而弱化了方形的棱角。加之周围浓烈绿意和蓝蓝湖水的映衬,更加突显建筑似要远离地面的视错感。另外,妹岛对材料的选用往往聚焦于透明材质,用透明的特性来表现建筑的通透,从而在视觉上造成建筑漂浮的假象。这一手法在2001年设计的迪奥旗舰店(图3)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妹岛将亚克力板弯曲成类似裙褶形状的半透明板,同时,让亚克力板与外墙的高透明玻璃形成双层表皮来固定建筑的稳定性,然后将灯管安排在双层表皮之间。在内部空间上,由于光的补给增强了视觉延伸,恰如其分地展现了Dior旗舰店的高贵。
妹岛从女性视野突显建筑形态的漂浮,在于女性对于本质的追求,一种对事物原本形态的表达。女性较之男性往往以感性的思维模式为起点,在她们的思维定势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其本来的面目。这种面目正是自我本质的所在。因而,女性在对待问题时总是喜欢深究到底,转而进行丰富地联想,超越原本具体的形象,得到一种仅只有女性才会体会的某些精神性的感受。而妹岛就是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后获得的感受赋予在建筑中化为“飘”的形态,展现女性对自由地向往,对自我本真面貌的探索。
2.3 去除阶级色彩的白
妹岛的建筑通常以白作为底色,在某种程度上,采用白作为建筑的主体色与日本的自然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本人的眼中,白被视为代表太阳光之意,是纯洁的象征,富有巨大的诱惑力,同时表示对生的强烈意识。妹岛说:“我常使用白色,是因为不想在空间中让色彩产生阶级的差别。另外,当距离有深浅时,较远的空间看起来会变暗。如果是白色,导入光线后会让空间扩散,让照明效果达到整体上的一致。”[8]因而,她的建筑大多数是去除一切阶级色彩的白,让建筑抛弃固有的束缚,呈现出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
白给空间营造了轻盈、通透、纯净的环境,散发着暧昧、朦胧、柔和的氛围,仿佛在眼前只存在柔和的光线,让人身处其中,感受的是建筑在平静外表下暗藏着百转千回的幽思和律动的生命,体验着来自心灵深处的玄妙。因而,白给建筑空间增添通透趣味性的同时,也反映其呈现出表象与真实的状态。如通体洁白的李子林住宅于周围灰暗的建筑中脱颖而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住宅的内部空间呈现的是简单明了的视觉透视效果,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视觉感受在悄无声息地展开,延伸。同时,妹岛将人们对观念性色彩的视觉引向对精神世界的冥想。用白去除装饰,显露形式,将白作为建筑与城市交流的桥梁,达到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的状态,让建筑透射出本身的性格与情趣。显然,妹岛通过实在物化的可具体描述的实境作为物质存在的基础,然后将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相互联系起来共同感知氛围的构成,使审美过程超脱了有限的物象,延伸向无限的界态。从而,妹岛建筑的白所带来的享受,只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中,反映在物象之外。
在培训启动之后,鄞州区疾控中心就主动提出,希望能够将该区500位社区医生轮训一遍;而且,如果其他区报名不积极,就优先考虑本区的医生。这给了励丽很大的信心。
从女性视野的角度来看,妹岛之所以选择白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源于女性对性别认同的重视。性别认同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和个体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对于妹岛建筑中的白来说,首先白是一种接近无色的颜色,同时它又介于所有颜色的中间,具有不确定性。妹岛正是抓住这种白的特性来表现自我对于女性身份的默认,同时也表现出淡化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甚至是无角色。其次,白在视觉中是一种醒目刺激的颜色。妹岛抓住这一特性来突显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与众不同的地位,希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因而,白在妹岛的女性视角下变得更富有内涵,成为了女性身份的标识。
3.妹岛和世对建筑的情感性表达
妹岛对建筑的情感性特征集中反映在人对建筑的直观体验与自然和建筑的共生上。前者源于妹岛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将日常生活的细节考量在内。并且,她时常感受外部空间和社会现实的变化,因而,她所解读出的意义覆盖面更加广泛,即以日常需求与欲望为导向。后者是妹岛对建筑内在品质的表达。她说:“我在意的是建筑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或者是模糊而难以言明的,但只要对人心灵有所触动就足够了。”[9]因而,妹岛通过共生性的庭园建筑来烘托建筑蓬勃的生命力,引发使用者对生命的思考。
妹岛希望庭园建筑与环境具有共生性,同时在喧闹的城市中,用庭园建筑隔绝外界的吵闹,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样,植物与建筑之间就构起了场所意象,首先丰富并软化了建筑外部环境,使得建筑外环境具有诗情画意。其次,赋予了场所意象以动感,加深了人体知觉的感受,引起人们的思绪触动。最后,植物的引入能够作为建筑内涵的引导,为人们理解空间意境做出铺垫。因而,妹岛的庭园建筑注重自然共生系统,特别是在室内广泛种植树木,以此来创造闹市之中的一方净土。
此外,妹岛还借助日本庭园的思想解决了现今人们普遍关注的住宅私密性问题。如M屋由于该住宅与周围的建筑之间的间隔过于窄小,致使大多数居住者为了保护隐私而挂上窗帘和遮挡物。妹岛意识到这些现象后,将业主需要的娱乐场地设计在地上,把主要的起居设计在地下,光线通过顶部的百叶窗与另一端与地面齐平的铁屏风透射进来,这样就确保了建筑的私密性。在这个庭园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正方形穴里的单株树上。这株树是妹岛从美国引进的多花梾木,因其细长的树干、优雅的树形而出现于此。可见,妹岛将庭园建筑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演绎得尽善尽美,进一步诠释了建筑与自然的沟通,也显露出拥有自然气息的庭园建筑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份安慰良剂。
妹岛将现代建筑与日本传统庭园的自然共生系统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正是为了让生活在建筑空间内的人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在四季的变化中洋溢春之新生、夏之繁茂、秋之萧瑟、冬之寂寥的季节美感,可以更强烈地体会到人的生命的搏动与自然生命的搏动是息息相通。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与自然的联系增多,使得空间的交流性、流通性在这样有趣的形式中萌芽。从女性视野的角度来看,由于女性多愁善感的性情,易于对敏感事物产生怜悯之情,使得她们善于对生活中的琐事予以高度的观察,并从中获取到男性体会不到的情感,再通过行为嫁接到自己关注的事情上。而妹岛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感受毫无保留地抒发在建筑上,完成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另外,女性对于自然的崇尚可以看作是对生命的讴歌。由于女性天生肩负着繁育后代的伟大使命,对于新生命的期待、呵护以及与生俱来的深挚母爱是远远超越男性,并且对下一代的感情也是复杂浓厚,这更多的是与女性自身的生理构造、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莫大联系。因而,妹岛将这种女性所特有的情感释放在建筑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位女性对于生命的希冀与热爱。
4.结语
图3 Dior旗舰店
妹岛和世的建筑在视觉上显现为简约、轻盈、素雅等特征,这都是其女性身份的使然。在自我性别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妹岛的建筑潜移默化地呈现出丰富的女性特征。显然,以女性的身份赋予建筑以生命,是远远不同于男性建筑师的表达方式,并且,女性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洋溢着关于女性的思考模式。
[1]廖文.女性主义作为方式——女性艺术[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叶渭渠.日本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沈昕.建筑漫步空间的当代表达[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2
[4]孙坤.妹岛和世建筑设计的解读及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5]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周子婷.日本女性建筑师之魅[J].大众文艺,2014(3)
[7]城市建筑编辑部.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暨南京佛手湖建筑师酒店[J].城市建筑,2010(5)
[8]同[6]
[9]王吉鑫.妹岛和世建筑创作的时代适应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