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源县稻渔生态种养 经 验

2017-02-02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养鱼鱼种种养

吴 松

罗源县稻渔生态种养 经 验

吴 松

福建省罗源县地处福州市北翼,素有“八山一水一份田”之称,西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优美,水资源充沛,水生物种丰富,无霜期长且水土保持基本良好,具备发展稻渔生态种养的良好条件。近年来,罗源县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的同时,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步伐。霍口、碧里、鉴江、飞竹等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稻渔生态种养,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通过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鱼产量每亩约50kg。因此,引导部分水资源丰富的山区,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成为农民增收、渔业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有效途径。自2015年罗源县飞竹镇秀岭村引进青田田鱼(瓯江彩鲤)以来,总结出一套富有地区特色的稻渔种养新模式。

1.池塘准备

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特别是上游水源不能有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源流入。进排水口对角各开一个,进水口要比田面高10cm左右,排水口要与田面平行,上一块田的排水口是下一块田的进水口,田田相连,鱼溜排水口设在池底,便于捕捞。

1.1 设置鱼沟、鱼溜

可根据稻田大小挖成“十”“日”“田”“井”字形鱼沟,鱼沟要与鱼溜相通。鱼沟的面积与形状因田间地块而异,一般占稻田面积的5%,沟宽50cm,深40~50cm。一般稻田水深管理为:以中稻为例,刚栽秧后,控制浅水环境以利返青;随着植株生长,谷杆长硬,分蘖完毕后,稻株有0.5m高时,水渐渐淹过秧脚0.2m;待稻子成熟发黄时,水深再加0.1m。收稻前,正是“鱼长三伏”的重要阶段,水位不得降低。收稻后,如果田中继续养鱼,要加高田埂,水位尽量蓄深冬养。

鱼溜的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3%~5%左右。田间改建工程要在水稻插播前完成。鱼溜多建在田埂边低洼处,方形或圆形,深1.0m左右,与鱼沟相通,小田块可以不设鱼溜,只挖连接进排水口的鱼沟。

1.2 防范水患

这是稻田养鱼成功与否的关键。开挖足够大的主排水沟,台风、暴雨时节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了解本区域及上游水域降雨量,及时疏通水沟、加高田埂是预防暴雨冲击的有效措施。

2.鱼种、稻种选择

鱼种放养选择那些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优良鱼种。罗源县飞竹镇以主养瓯江彩鲤、福瑞鲤,套养泥鳅、田螺为主要放养模式。放养规格为100尾/kg瓯江彩鲤,投放密度一般为300尾/亩。为提早收获,早出成鱼,2017年在罗源县飞竹镇马洋,6月中下旬放养鱼种的规格选较大个体的福瑞鲤鱼种(12~15尾/kg),水稻成熟时,经110~130d左右的生长期,起捕的商品鱼规格平均500g,亩产50kg,是一项不错的养殖模式。

稻种选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甬优9号、Y两优302、Y两优646、广两优676等高产优质稻品种,一般在5月下旬完成中稻的插播。我们提倡的稻鱼生态种养模式并没有减少稻秧的插播数量,宽行窄株且在沿鱼沟、鱼溜的三排略为密植,就可以把挖鱼溜、鱼沟缺失的插播数量补回来。

3.饲养管理

3.1 田块消毒

养殖苗种投放前10d,用生石灰(用量60~75kg/亩)对稻田进行消毒。方法:将生石灰加水溶化,不待冷却泼向田、鱼沟、鱼溜。如田内留有鱼种或本地泥鳅、水草等无害生物资源丰富的稻田,就无需消毒处理了。

3.2 培育天然动植物饵料

在放养前要深耕农田施足基肥,之后放水入田,培育肥水,当鱼苗投入田间就可获得量多质优的天然饵料,生长快速,成活率高。日常追肥需根据水质情况,适时补施有机肥,确保水质不过瘦,整个种养期,使用生物有机肥150~200kg/亩。

每5亩设立一盏引虫灯(一般设在鱼溜边上),在夜间可以吸引蚊虫,蚊虫扑灯自然掉落水里,就成为鱼类的天然饵料,是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不投饵养鱼的天然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蚊虫被杀灭,减少了水稻病虫害发生,达到稻渔生态种养的目的。

3.3 搭配混养

6月中下旬先投放50~60g左右的小规格福瑞鲤、瓯江彩鲤鱼120尾,同时可混养泥鳅,规格:5g/尾,密度:1.5kg/亩。大规格(400~500g/尾,密度:5尾/亩)的草鱼先在池塘中饲养(只投有机饵料),待稻秧分蘖盛期后放入田中。

同一田块也可以套养不同规格的田鱼,当大规格鱼达到商品鱼要求时,要及时用大网目网具起捕,捕大留小,调节养殖空间。

3.4 水质管理

保持稻田一定的水位、水容量,稻田水位的深浅直接关系到鱼类生长速度的快慢,“宽水才能养大鱼”,水位过浅,易引起水温突变,导致鱼类死亡,稻田养鱼的水位要比一般稻田高出10cm以上,约每2~3天灌注新水一次,保证水环境新鲜、爽活。

3.5 巡逻查看

经常巡查进排水渠道是否畅通,拦鱼栅是否破损,及时疏通鱼沟、鱼溜,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架设防鸟网,及时捕捉水蛇。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较多,鱼类的活动旺盛,鱼沟、鱼溜易被堵塞,沟、溜水深不足,栖息空间缩小,影响鱼类生长繁育。应疏通水环境,确保鱼沟宽50cm、深35cm,鱼溜深1m左右。沟沟相通、沟溜相通方可有效提高鱼类成活率。

4.捕捞上市

一般稻田养鱼,需先捕鱼,待稻田泥底适当干硬之后利用收割机收稻,这种捕鱼方法,适用于稻田比较平整,田中鱼群能顺利随排水沟进入鱼溜的田块;也可先排水集鱼,割稻后再捕鱼或割稻捕鱼同时进行。如果是深水田、冬水田,收稻之后还要继续养鱼,则先收稻穗,留下稻秆集水养鱼。

捕鱼前,要先疏理鱼沟,然后缓慢放水,当鱼慢慢游入或人为驱赶到鱼沟中,再用小网、抄网或捞海捕鱼。如果鱼多,一次性难以捕完,可再次引水集鱼排水捕捞,之后需检查沟、溜中是否还留有鱼。在捕鱼过程中,为保护鱼体,要及时把鱼放入网箱或容器,避免鱼体受伤缺氧死亡,确保活鱼上市。

对于不符合食用标准的小个体鱼种或暂时卖不完的商品鱼捕大留小,及时转入附近鱼种塘或溪河水库的网箱中暂养,以备翌年放养或适时出售。

5.效益分析

项目组于2017年5月底播种广两优676水稻,6月24日放养100~200g福瑞鲤100尾/亩,养殖过程采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投喂饲料,保障稻米及鱼产品质量,经3个多月的养殖,现场抽样结果下:样品稻田面积:26.7m×18.5m=493.95m2;收稻谷316kg、福瑞鲤39.0kg,鱼规格平均464.7g。折算稻谷427kg/亩;福瑞鲤52.7kg/亩。福瑞鲤售价50元/kg,亩产2635元;稻谷10元/kg,亩产4270元,合计亩产6905元。实现利润2600元/亩;较稻谷单种利润每亩提高2000元左右。项目设定的示范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基本达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示范效果优异。

6.产业延伸与展望

6.1 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稻渔综合种养向休闲农业方向发展,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知名度,还可以增强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空间,为生态农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主要措施有:修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旅游观光栈道、休闲场所;规划配套养殖观赏鱼类、垂钓等项目;配套发展餐饮、住宿、会议、烧烤、休闲娱乐等项目;设置产品(有机农产品伴手礼)展览厅,通过观光旅游项目,带动产品销售。福建乡状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在飞竹镇秀岭村通过开展瓯江彩鲤稻田生态种养以来,目前已发展餐饮、住宿、烧烤、水上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乡村休闲旅游已初具规模。

6.2 创品牌,脱离传统销售模式,网上销售有机米、有机鱼

鼓励稻米企业打造生态米、有机稻品牌,精心包装、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产销一体化,让稻田综合种养生产出来的优质生态稻米实现优质优价。

自2014年以来,罗源县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整合涉农资金,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农(渔)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投入资金进行优化,确保重点农业项目建设的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支持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水资源丰富的稻田均可通过田间改造实现一田两用,水稻可增产5%以上,基本不施农药,只施有机肥,全力打造无公害水稻品牌,通过线上宣传、精致包装,进行网络销售,提升稻米、有机水产品销售价格,每亩稻田可增收1500元以上。发展“稻花鱼”生态种养,把农业生产与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推动了产业发展,为罗源湾海水养殖退养后渔业产业发展开拓了“分流”渠道,为罗源县渔业产业再发展提供了新的源动力。

(通联:350600,福建省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罗源县凤山镇司前新村22-2 电话:15960156831)

猜你喜欢

养鱼鱼种种养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养鱼记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鱼经
冬放鱼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