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水产科技创新联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2-02庞显炳

河南水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短板水产品水产

庞显炳

(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安阳 455000)

构建水产科技创新联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庞显炳

(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安阳 455000)

结合河南省水产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意义,研究探讨了以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和抓手,推进水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阐述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弥补制约水产行业发展的五块短板,推进水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水产;联盟;科技创新;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具体到水产行业,随着我国加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人们对水产食品的需求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水产业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的供需错配问题日益突出,水产行业单凭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河南省水产养殖业要下活这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棋,必须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以科技创新手段弥补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短板,促进水产养殖产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打造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共生创新模式,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升水产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强力抓手。

一、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农业生产管理与科技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农业教学、科研、推广在不同的行政体系下运作,突出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生产经营主体不了解、不掌握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累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多限于自有场地试验,片面追求成果数量,突出存在着重试验轻推广、重成果轻转化的倾向。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与生产经营主体之间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从产业发展实际出发,使科研课题来源于产业市场需求,使科研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及时应用,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的人才、技术、信息、项目及成果等多种资源优势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二、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共生创新模式

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打造了以广大分散的养殖场、养殖户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为骨干,以涉渔科技企业为创新主体,以渔业科技服务机构为桥梁,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支撑的多元主体紧密结合的共生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技术、信息、利益链,形成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水产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养殖生产基地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相对接,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促进科研部门搞研发,促进教学部门育人才,促进推广部门搞服务,促进企业铸品牌,促进经销商卖产品,促进零售商赚利润,促进农民赢丰收。

三、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树立和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理念

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生产组织方式改善等生产要素的提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创新型经济,开辟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集中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创新作用,优化产品结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区域布局、经营体系、资源利用方式,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拓展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集中体现了全方位均衡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转变资源利用和养殖生产方式,坚持生态优先,有度有序利用渔业资源,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开展清洁生产,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提高水产品供给的质量,迎合市场需求,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联盟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在互利共赢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通过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增强水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动力,让广大分散的水产养殖户搭上致富的快车,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来提高供给能力,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四、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弥补行业发展短板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在河南省水产行业的供给体系中,突出存在着养殖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薄弱、品种结构单调、产品质量不高、供需对接错位等五块短板,这些短板的存在,说到底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构建水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以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为突破口,成为着力弥补制约水产行业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

1.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弥补养殖方式短板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行业一味追求高投入、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生产方式,从高密度投放苗种,到大量使用商品饲料、频繁使用渔药、高度耗能调水,这种过度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生产方式不仅直接提高了养殖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水产品质量,最终导致增产不增效,即数量效益增多而质量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联盟的技术创新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高效利用渔业资源上精准发力,深入研发和应用推广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生产方式,促进物质和能量的有序、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节水、清洁、可循环型生产模式,着力降低养殖成本,提升质量效益,实现养殖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2.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弥补产业结构短板

产业结构单薄、产业链短、产业附加值低、综合增效能力不足是水产行业致命性短板。许多水产养殖场长期以来一直以单一养鱼模式组织生产,其主要弊端是:在生产周期中,冬闲夏忙,造成时间、空间、资源和劳动力的闲置;在场地布局上,难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在养殖生产中,水资源一次性注入和排放,物质和能量单向流动,效率低下;在收入构成上,效益结构单一,综合增效能力差。因此要有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要着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乘数效应:

一是着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与大农业的融合,应用系统优化理论,构建生态渔业体系,培育推广水产养殖与其它水陆经济动物养殖、水产养殖与水陆经济作物种植有效结合的互利共生式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态系统,挖掘多方位生态效益;

二是着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延长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中高端水产品,促进水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升水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三是着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与休闲渔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观赏渔业、垂钓渔业、旅游渔业,深度挖掘水产业的餐饮、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娱乐价值,使水产业从业者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要充分发挥联盟的技术引导力,利用各类主体的共生创新优势,弥补产业结构短板。

3.推广适销对路品种 弥补品种结构短板

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种结构短板,表现在传统低端大路货品种供过于求,中高端名优品种供给不足,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错配,卖方因产品滞销难以获得收益,买方因难觅真正需要的产品而苦恼。因此,弥补品种结构短板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减滞销品种的养殖生产,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着力推广生产适销对路的名优品种,着重在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具有独特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特色品种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各类联盟主体的紧密合作,推广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养殖对象,调优品种结构。

4.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 弥补产品质量短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发生了由注重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对健康、安全、绿色、营养、美味水产品的追求已成为时代潮流。消费者选择水产品时,开始对养殖场有无污染、有无使用化学药物、是否采取无公害养殖方式、产品有无认证更加关注。当前水产行业无证经营、无标流通、产品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水产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弥补产品质量短板,根本的手段是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型升级,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发展各类标准化安全生产模式,创建安全品牌,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强调从水体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单靠一家生产企业的力量很难达到要求,客观上需要发挥联盟的联动创新作用来完成。

5.完善生产与市场连接机制 弥补供需对接短板

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求、获得市场认可,才能实现有效供给,获得生产的价值,同时,生产与市场连接的渠道是否畅通也是影响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生产偏离市场需求,跟不上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供需错配,造成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现象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与时俱进,着力创新生产与市场连接机制,弥补供需对接短板。事实上,从养殖生产的起点到养殖生产的全过程直到终端产品进入消费领域都脱离不了市场的制约,生产过程需要不断从市场获取各类生产资料及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的成果需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商品的价值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构建水产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多方位的合作,架起生产与市场连接的桥梁,是实现供需对接的理想举措。创建信息、技术、人才、项目、成果、资金、服务、生产资料等与养殖生产的有效对接机制,创建鱼苗繁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有效对接机制,创建鲜活水产商品与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宾馆饭店、游钓场所、水产品加工企业等不同类型经营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机制,创建订单渔业、网络运营机制,成为新时期联盟服务的重要任务。

Abstract: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fishery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aquaculture innovation alliance was summarized.The alliance was a platform to 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which could make up for the weakness of fishery industry,and promote its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fishery;alliance;technical innovation;weakness

Buildi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to 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ang Xianbing
(Anya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promotion service center,Anyang 455000,Henan,China)

庞显炳(1967-),男,汉族,河南安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动物健康生态养殖。

2017-03-26

猜你喜欢

短板水产品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