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调研报告
2017-02-02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赵淑清张伊南张宸赫董俊伶
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赵淑清 张伊南 张宸赫 董俊伶
巩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调研报告
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赵淑清 张伊南 张宸赫 董俊伶
一、巩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政府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巩义农网”是巩义市农业工作的政府官方网站。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提高运行质量,2013年,巩义市农委对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由市信息办负责管理维护,成为中国巩义网站的二级网站,并拿出专项资金6 000元,重新设计网站。网站设有7个一级栏目和27个二级栏目。通过通知公告栏目,为涉农工作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提供便捷途径;设置农业科技﹑农事指导等栏目,结合农时季节,适时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农业管理技术知识;设置供求信息栏目,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发布供求信息,解决卖难问题;设置组织概况,为关注巩义农业发展的社会人士提供最新的巩义农业发展概况。1—10月,在巩义农网上共上传信息218条,其中工作动态86条,农业技术信息76条,通知公告11篇,行政审批7项,供求信息2篇,上传新闻图片20幅;并对巩义农业概况﹑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认证﹑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内容进行了及时更新。2015年9月,又成立了农委工作群,全体干部职工均为群成员,为推进农委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自2015年以来,巩义市一些镇﹑村利用网络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如大峪沟镇柏林村,投资10万元建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于8月5日投入使用。截至10月底,累计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种子360 kg,化肥670袋,服务群众269人次。
(二)农业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物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助推巩义市一些农业企业健康高效发展,如众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竹林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众诚水产位于河洛镇黄河滩区,占地93.35 hm2,拥有鱼塘70个,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26%。2014年,该合作社被确定为水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2015年,该合作社利用省﹑市项目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引进水生动物疫病远程诊断系统1套﹑鱼塘增氧自动控制器60套及其他检测仪器设备,建成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室,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物联网渔业管理平台,并聘请3名技术人员进行管理。2015年,该基地水产品总量达到2 200 t,同比增长2.6%,节本增效110万元。竹林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巩义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年存栏生猪3.5万头,出栏生猪6万头以上,实现利润1 500万元。该公司2011年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监控室,在28栋猪舍安装摄像头60个,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可以了解猪舍的饲喂情况,减轻了防疫压力,对生猪的健康安全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提高巩义市农技推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先后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重点工作中。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通过取样化验建立了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并以专栏的形式在巩义农网予以公布,农户若想查询本村的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施肥建议,只需在专门制作的巩义地图上点击村名,就会显示出本村的化验结果和施肥建议,有力地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中,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16年7月初,建立了农技指导员微信群和农技推广微信公众号。7—10月,根据农情农时,及时在农技指导员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上传植保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要点110条,帮助科技示范户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10个。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通过建立短信平台﹑巩义农业人QQ群,以及公布“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员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助交流。截至目前,通过巩义农业人QQ群共上传果树﹑水产等学习资料70份,其中学员自己上传50份。同时,还邀请巩义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有经验的农村电商员﹑有机食品联盟﹑农村经纪人等加入了该群,为双方建立了有效对接平台。
(三)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情况
巩义市现有23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其中19家通过网页对企业进行宣传,7家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站,4家网站运行良好,其余均是以企业黄页的形式对外开展宣传。除了传统的实体销售以外,越来越多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开始通过开通网店﹑微信营销等方式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销售,如杜甫街道美景农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玫瑰产业,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种植食用玫瑰23.33 hm2,研发出了玫瑰精油﹑玫瑰饼﹑玫瑰黑糖等八大系列,近百种产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主要采取微商销售的方式,销售代理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2015年销售收入235.8万元,其中微商销售达到18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76%。芝田镇万丰黑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2011年在慧聪网开通网店,产品远销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2015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其中网上销售约占30%。西村镇绿银花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开始利用QQ群了解发布供求信息,并在微信和专业网站上进行苗木销售,2014年销售额达到1 000万元,其中网上销售约占75%。河洛镇丰盛生态园种植葡萄6.67 hm2,通过手机微信途径,销售10 000 kg,占总销售量的20%。其中,巩义市农委通过农技推广微信群帮助销售500 kg。此外,巩义市农委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期间了解到,巩义市红香酥梨品质好,却总卖不上价钱,通过帮助果农与几家电商联系对接,2016年国庆节期间,巩义市红香酥梨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销售完毕,不仅时间比2015年提前了4个月,而且平均销售价格在1.25元/kg,远远超过2015年的0.75元/kg,其中通过互联网销售的终端价格更是达到了6.5元/kg。据统计,国庆期间,巩义市果农学员通过赵伯伯农场店﹑凤凰岭农业等淘宝﹑微信销售平台共销售南河渡石榴﹑早熟富士﹑红香酥梨1 500 kg﹑小米2 500 kg,网络销售额约9万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农业信息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益,2015年4月,巩义市供销社依托所属金鑫果品批发市场﹑巩义市升和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与巩义“企业网”联袂合作,投资1万元,打造了巩义市农副产品电子流通网络平台。巩义市夹津口嵩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芝田万丰黑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米河明月专业合作社﹑杨里温旺粉皮加工厂﹑小关绿源农副产品加工厂﹑康店旺旺商贸公司等1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在网上销售,产品覆盖小杂粮﹑红薯粉条﹑野生葡萄酒﹑柿子醋﹑原生态粉皮﹑山核桃﹑玉米糁﹑土鸡蛋﹑小磨香油等,产品主要在本地销售,外地销售份额占15%。自平台建设以来,交易量快速增长,辐射面迅速扩张至周边城市和省外,实现了巩义市农副产品线上和线下的同步交易。4—10月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交易额达到170万元,为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促进农户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
同时,巩义市依托佰德集团的“商务广场网”电商平台,6月12日开通运营“巩义菜篮子﹑果篮子”网上商城,入驻100家商户,注册会员2万多人,产品涵盖时令蔬菜﹑时令水果﹑米面油﹑鸡蛋﹑冷冻食品等农副产品,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网上购买﹑送货到家”服务。截至10月中旬,网上订单量达到2万个,交易额约6万余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对信息技术需求层次较低
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受教育程度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多数靠经验,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能力较差,对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较低。
(二)农业信息化成本偏高,取得效益的周期较长
农业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需要的农业技术装备,如监测仪﹑计算机﹑各类软硬件装置等设备价格昂贵,而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整体较低,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广泛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化体系服务水平不高
当前从全市的实际情况看,缺少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截至目前,全市以及各镇(街道)还没有建立起一支比较专业化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不足,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信息服务的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利用信息化发展农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提高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的思想认识,转变其农业经营理念。
(二)加大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政府部门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口各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加大对接力度,争取农业信息化项目资金,帮助涉农企业做好信息化建设。同时,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三)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等具体实在的措施,帮助一些规模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合作化组织和中介组织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并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等应用信息化,创办网站﹑网店等线上交易平台,宣传自己﹑推介自己,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四)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建立一支由市级信息管理员﹑农技推广人员和村级信息员组成的信息服务队伍,抓好相关业务培训,为农业信息化在全市的有效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2.认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在充分调研农民群众信息化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举办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指导农民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家致富。
(五)加强部门协作和网站功能完善,共享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化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并非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及大专院校等相关部门要做好联系配合,加强合作,对涉农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工作协同开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专业网站栏目设置。在网站的主页上链接其他各类涉农的特色网站,便于农民记忆和查找。根据本市农业生产的特色和优势,全力打造几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专业服务网站,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使用率,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综合信息。
(六)拓宽信息服务渠道,努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质量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形式进行及时﹑准确﹑到位的信息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其他的服务方式,如立足基层农技服务点﹑农资销售点﹑专业大户发展信息网点,利用送科技下乡﹑农业培训﹑明白纸等传统方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推进信息化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