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土地流转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2-02确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张富银
确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张富银
确山县土地流转工作的几点思考
确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张富银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意义﹑原则和工作重点。如何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健康发展,是今后确山县“三农”工作的重点。
一、确山县土地流转情况
确山县辖12个乡镇,191个行政村,2 971个村民组,12万农户,农业人口44.9万人,耕地面积6.7万hm2,全县共有1万hm2土地进行了流转,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5%,涉及189个行政村,2 897个村民组,15 547户农民。
从初步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民土地流转意愿高于流转实际情况,在了解当中有60%的农民愿意流转土地,但实际流转的仅为35%,愿意但事实上并未流转的比例为25%。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土地收入和农业劳动力量是否充足问题。土地流转后,土地收益大幅度提高,可给农民带来双收益,转租土地的农民不仅获得了流转收益,还可返聘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工人,更多的农民通过经商,外出务工或创办私营企业,获得工资性﹑经营性收入。
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集群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水平。将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解脱出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原来的收入增加3~5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信息不畅
土地流转信息不畅成为有流转意愿但难以实现流转的主要障碍。有的农户不知道要流转,也不知道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流转意愿,无法获得好的项目信息。据走访调查有50%的农户是因为信息不畅造成的,还有10%的人不清楚什么是土地流转。
(二)土地流转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1.土地流转应对措施不健全。如个别地方土地流转给公司后,由于经营问题,公司中途倒闭,造成土地抛荒,农民权益受损。
2.流转法制性不强。有大多数农户签订了书面协议,但仍有少数土地流转户只有口头协议,且这种形式多见于农户之间土地流转之中,往往埋下土地纠纷和争议的隐患。
3.土地流转权益受政府强制性影响,欠缺退出机制。在进行土地流转的人群中,有15%的人是在集体干预下不得不流转土地,从而导致群众担心土地流转后难以收回,利益难以保障。
(三)流转后规模经营者的种植结构呈现非粮化趋势
除农户间少量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外,一般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公司租赁土地或反租倒包农户土地,大多是从事非粮食种植或养殖,或者发展都市型农业,如旅游观光休闲等。现代牧业集聚区﹑生态菜园﹑蔬菜水果基地﹑药材种植园区等,这些经济效益较高的农牧业生产用地是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流出方向。土地流转后的非粮化倾向,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思考和建议
(一)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
在制定土地流转政策与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农民意愿,土地流转的速度与规模,要符合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形成农民自主,运转规范。不搞一刀切和强制﹑命令方式的错误做法。
(二)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
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及时提供农户所需的土地流转有效信息。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加大土地流转信息传播和宣传。引导和扶持土地流转中介公司,从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建立多层次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体系。
(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利益保障机制
1.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完善合同签订﹑备案等手续。
2.健全就业﹑养老等保障机制。
3.放开城镇户口迁入门槛,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经商,助推土地有序流转。在养老及风险防范方面,制定针对无地农民的养老办法。
4.建立流转退出机制,使土地“转得进”“退得出”,主动权在农民手上,更大程度地保护农民权益。
5.统筹安排粮经比,严禁农用地非农化,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应规定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或者相应轮作方法,完善粮食生产用地利益补偿机制,保留一定比例的粮食生产用地。